张海文:整合时空关系,拓展国际视野,聚焦重点产业

广州大道
+订阅

■编者按

海洋,始终是广州城市发展的战略要地。

广州2000多年的城建历史,见证海、港、城的互动演进:从1000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到100多年前的一口通商,海洋成就了历史上广州城市繁荣的高光时刻。

近年来,上海、深圳等国内多个滨海城市均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将海洋经济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是广州建设海洋强市的战略选择。为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海上新广东部署、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等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局)组织编制了《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本期观点邀请多位国内知名专家,为广州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建设出谋划策、凝聚共识。

本期主持人:刘珊



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是一座沿海城市。广州编制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提到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以及最新的建设海上新广东等落实国家战略和省市重大部署。

广州编制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海洋发展的问题,而是关乎广州近期和中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来看,这份规划与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等中长期规划衔接,贯彻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思路。

从空间来看,首先是统筹广州各方资源、各个空间布局的整合;第二个是周边协同发展,往外扩圈如何与深圳、香港和澳门等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第三个是江海、陆海统筹,要在规划中落实下去;第四个是国际合作层面,广州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此前开展的国际合作是很多的,本轮规划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定位。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州需要深刻了解自己的优势以及在全球海洋治理的地位,在编制规划时增加与国际规则对接的内容。如国际航运领域,需要对接绿色发展、脱碳减排等国际新规则;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领域,需与国际接轨,强化软件与智能化技术的研发;政策法律方面,国际条约融合趋势明显,特别是气候变化与海洋污染方面,充分研究国际法对广州等沿海城市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广州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要聚焦重点,结合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强船舶、航运、海洋生物、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新材料、蓝色金融等产业发展,把国际新规则、新要求融入进去,这样才有国际竞争力。

此外,在投入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注重软件能力,在立法和政策上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要强化品牌意识,提升海洋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海洋立法是重中之重,比如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江苏已经实施了海洋经济发展条例,类似的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包括前面提到的新质生产力,这些需要法律政策保驾护航。

广州还需强化品牌意识,提升海洋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比如国内的帆船或者海洋运动、海洋赛事是值得强化的,争取利用现有的基础打造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海洋赛事,让世界说起中国,会想到广州的品牌是什么,这就需要用规划来做好各方力量资源的整合和引导。

作者系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原所长张海文

编辑 程钰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