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组合港、消费、会展……随着深中通道通车,跨越珠江口的“超级流量”将最先在商务领域兑现,珠江两岸一条新的“出海”线路、消费线路、产业线路浮出水面。
“深中通道开通意味着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圈将因深中通道得到交融呼应。”中山市商务局局长黄识航说。
而作为三大都市圈交汇点的中山,正在不断深化与深圳在产业互助、消费互补、会展互动、跨境互联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断“刷新”双城融合新高度。
中山市商务局局长黄识航。 南方+ 廖瀚 拍摄
双城“出海”:
搭上跨境直通车
据最新数据,今年前5月,深圳进出口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4.3%,占同期全省进出口规模比重超50%。而在珠江口东岸,中山同期进出口同比增长11.6%,增速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前列。
双城“出海”的无限潜力,随着通车日期的临近越来越受到关注。“两市的产业合作,必然伴随着外贸领域的影响和渗透。”黄识航说。
对中山来说,这座外贸依存度近70%的外向型城市,必然渴望向“全国外贸第一城”靠拢;对于深圳来说,中山成熟的特色产业供应链以及工厂优势,对于外贸高质量发展也不可或缺。
双城“出海”的先声,首先体现在港口联动上。近年来,中山持续加强和广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和盐田港等国际枢纽港的组合联动、错位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湾区一港通”航线越织越密。两地港口实现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效提升中山本地货物的通关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目前,已经开通12条组合港航线,其中深中组合港航线有9条。
更深层次的互联则体现在跨境电商这一新兴业态中。近年来,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深圳则是全国跨境电商的高地。黄识航介绍,深圳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跨境电商卖家,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及专业机构资源在深圳高度集聚。“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推动上述资源和要素在深圳和中山两地更快速流动。”
今年5月,中山启动“中深跨境直通车:深圳-中山跨境电商选品对接交流系列活动”,组织深圳卖家参观中山灯饰、小家电、五金、美妆等重点产业带工厂和考察园区,带领有意向的中山企业到深圳学习交流。
“随着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中山的区位优势有助于‘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的快速发展,我们要积极主动链接大桥两头的产业及生态资源,推动跨境电商联动发展的快车道。”黄识航说,“中山企业急需通过新模式新技术拓展新的订单渠道,而深圳跨境电商企业出于市场需求也需要跟产业带更紧密结合,两地企业因地制宜、各取所需,可以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目前,中山共有超百万平方米园区可用于承接电商企业落地扎根发展,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已建成3600平方米的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和16万平方保税仓,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便利化通关条件和保税仓储服务。
消费互补:
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消费目的地
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友谊书城、福生超市、盛乐购……今年,中山高密度刷新前所未有的消费新业态,背后是城市能见度的提升:这座珠江口西岸城市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列为重要市场目标。
黄识航介绍,过去中山长期缺乏较为高端的消费场所,原因在于人口规模相对于大湾区其他城市少,又以制造业而闻名,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对中山的消费力了解不深入。这一情况随着深中通道通车时间的临近而改变:“今年,我们成功招引了山姆会员店落地中山,在项目洽谈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就是向山姆项目方展示了中山消费市场的潜力和活力。盒马鲜生考察完中山仅半年,就确定落地意向。”黄识航表示,随着两地间交通时间和成本的下降,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总部企业选择来中山开店。
新业态背后是新的消费格局,深中通道的通车带来了一条流量巨大的新消费线路。在珠江口东岸,深圳市常住人口约1800万人,仅宝安区就有600万人口,2023年深圳社消零总量占全省比例达到22.3%。
“深圳市消费市场庞大、消费业态丰富、消费群体年轻、生活节奏紧凑,是一座标准的‘消费之城’。”黄识航说,“与之相对,中山市消费市场的特点则是偏向慢节奏、休闲化、舒适性。”
人的交流往来是消费的“血液”,黄识航认为,深中通道开通将为中山人民带来更加高端的消费体验,也将为深圳人民带来更多新颖的消费体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升级成为世界级旅游消费目的地。
从短期看来,更多中山等珠江西岸的消费者将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消费环境,在周末两天时间内,就可以去深圳、香港等地“拖箱消费”;从长期看来,深中通道为中山“向东取经”打通了一条快速通道,将会有更多优质的消费场所的打造、升级、运营的经验被“从东向西”输送过来,为中山消费场所更新换代提速。
截至目前,中山3万平方米以上商业总量已经超300万平方米,万象汇、利和广场等大型商圈陆续崛起,未来,富逸城、海雅缤纷城等更多新商圈也将陆续开业,为更多高端零售品牌进驻中山提供优质空间。
“事实证明,中山市场有能力支撑起来更丰富更庞大的消费载体,有能力消化吸收更多的消费群体,我们对中山的消费市场发展充满信心。”黄识航说。6月14日,“深中新通道 香山新体验”中山消费月活动启动,其间发放六项“大礼包”,涵盖吃、住、玩、购四大方面,吸引深圳游客来中山游玩、购物、品味美食。下半年,中山将携手深圳共同举办“黄金内湾”消费季,共同发布一批高品质消费新场景,推动深中两地形成优势互补。
会展互动:
打造“产业展会名城”+“湾区会议之芯”
会展业是城市的名片,深中一体化发展也离不开会展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深圳致力于建设会展之都,会展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知名会展公司在深圳扎堆,全球营收规模排名前十的展会企业有80%在深圳落地独资子机构或合资公司。
中山同样拥有较好的会展业发展基础,经过多年发展与培育,形成了一批会展企业,以及产业会展品牌,会展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全国同等级城市前列,目前拥有中山博览中心、古镇灯都会议展览中心、黄圃国际会展中心、中山火炬会展中心以及新世界会展中心等五个专业的会展场馆。规划建设的翠亨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深中通道的中山起点马鞍岛片区,建筑面积超十万平方米,计划室内展出面积超3万平方米,将作为下一阶段深中会展合作的最主要的载体。
黄识航认为,深中通道开通将进一步促进中山和深圳会展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休闲旅游、商务酒店、地方特色美食的发展,进一步带旺消费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
未来,中山会展业将在大湾区会展业态中扮演什么角色?根据中山的产业基础、城市发展定位和会展业资源条件,中山提出以“产业展会名城”+“湾区会议之芯”为发展定位。
“产业展会名城”是对中山会展业现有基础的提质增效,基本内涵是紧紧围绕服务于中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展览主导作用,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展会基础,打造产业展会品牌,进一步突显中山会展业的比较优势,巩固中山会展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打造成为产业展会名城。
“湾区会议之芯”是对中山会展业未来潜力的创新突破。基本内涵是充分发挥中山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尤其是翠亨新区承东启西、连通三大自贸区(南沙、前海、横琴)、面向港澳的独特优势,在深中通道建成后,翠亨新区有望承接来自深圳优质溢出资源。翠亨新区具备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会议中心的条件,成为中山会展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黄识航表示,去年以来,中山组织了600余家企业抱团参加深圳展会,支持在展会搭建中山产业馆,借助深圳展会帮助中山企业打入全国大市场。推动本地展会融入深圳元素,古镇灯博会期间,在主会场特设“深中品牌区”,举办“深中融合 科技创新”大湾区灯饰照明创新产品发布会,进一步加强了两地会展业互动。
编者按:
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深圳、中山两市对迎接大桥经济提前布局、互动频繁。即日起,南方+推出中山部门“一把手”访谈,聚焦深中两地在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方面融合发展的新突破,敬请关注!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通讯员】钟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