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司法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清远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近年来,清远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在清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党组的统筹部署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深化便民措施,工作亮点纷呈。
打造特色亮点
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
近年来,清远司法行政机关围绕“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时俱进”这一抓手,根据清远地区实际情况推陈出新,打造了全省首个中学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首个省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成为全省公共法律服务的一大亮点。
建立广东首个中学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建立广东首个中学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清城区飞来湖中学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工作室整合律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深化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等各方面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法治校园建设保驾护航。2023年至今,清远司法行政机关以“公共法律服务+法律顾问”等形式先后3次进入清城区飞来湖中学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校园活动,覆盖师生300多人次。
成立广东首个省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成立广东首个省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站由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司法局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司法局签订协议共同组建,两地因长期人员往来密切,省际边界地区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省际边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建立有效整合了两地司法行政资源,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方面链接,维护两地群众合法权益,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搭建了一个更加便捷的平台,也为省际边界地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2023年7月成立至今,工作站为两省边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50多人次,解决省际边界矛盾纠纷9宗(两地联合调处4宗),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两地联合开展普法宣传走访4次,覆盖群众400多人。
此外,为助力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打造,清远市司法局建立起(红茶、麻竹笋)百亿产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成立清远高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工作站以满足产业集群法律需求为导向,组建了专业的律师团并建立完善了工作模式与运行规则,推动产业链法律服务由节点型服务向流程性服务转变,为红茶、麻竹笋产业在拓展涉外经贸业务、培育高价值商标品牌、申请“湾区认证”资质等方面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高效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问题,全方位提升百亿产业法治营商环境。
2024年至今,英德市(红茶、麻竹笋)百亿产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应园区企业需求开展涉外法律服务座谈交流会1场,组织工作站律师参与企业法律问题研讨会1场,服务企业30多家。
优化服务方式
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把服务做新之余,更要把服务做细做好。清远司法行政机关强化结果导向,将公共法律服务的质效放在心上、落在行上。
积极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辖内公证处可以进行“一证一次办”公证事项数量达50项,占常规公证事项三分之一。近年来,国信公证处每年办理涉不动产案件超600件,为方便群众,指导国信公证处与清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同设立“不动产登记+公证”便民服务窗口,推行“公证+不动产”业务联办,群众有办理涉及不动产继承、委托等公证事项需求时,可以在国信公证处同步申请不动产登记,一次性让市民提交全部材料,避免群众“来回跑”“时间长”“环节多”等问题,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保障偏远地区群众享受公证服务。积极推广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当事人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里面的“广东公证在线公证服务平台”选择离自己最近或者心仪的公证处申请远程视频办证,视频公证服务能够在线申办大部分的常规公证事项,有效帮助偏远地区、无公证服务地区人民群众解决办公证难的问题。针对连州市公证处只有一名公证员无法正常执业的情况,清远市司法局指派清远市国信公证处工作人员定期前往连州市公证处开展巡回办证服务,近4年共办理公证业务582件。引入广州市南方公证处在阳山县设立办证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公证服务,为“无公证员的山区县”填补公证服务空白,2021年11月至今,南方公证处支持阳山县公证处开展公证业务800余件,直接服务群众近3000人。
强化数字赋能,实现法律服务随手办。积极宣传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广东法律服务网,并安排多名律师全年无休在广东法律服务网提供法律咨询。建设清远“智慧司法”微信小程序,在“清远司法”微信公众号平台接入“智慧司法”法律服务模块,覆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咨询、查询、业务预约等功能。
强化行业管理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着力建章立制,强化行业管理。”清远市司法局积极创新工作举措促进司法鉴定等行业规范化发展,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加强思想教育,管住思想“总开关”。建立司法鉴定工作约谈制度,将约谈机制纳入常态化工作中,强化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是机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督促其切实履行对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监督管理职责;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司法鉴定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警示、自我分析,并开展相应预防、修正、整改等,进一步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发展。
建章立制,织密监管网。针对涉司法鉴定人单人鉴定的投诉件高发问题(占投诉总量三分之一),指导清远市司法鉴定协会出台《清远市法医类鉴定规范执业措施》,通过录音录像、邀请当事人家属和办案人员见证等方式有效防范不足两名鉴定人违规实施鉴定的行为,堵塞监管漏洞,措施自2023年7月1日施行以来,实现单人鉴定零投诉,规范了鉴定行为,保障了被鉴定人、保险机构等利害相关人的合法权益,提升服务质量。
主动服务大局,推动司法鉴定增项扩能。推动成立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和广东中能司法鉴定所,填补清远市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和毒品毛发检测司法鉴定业务空白,为保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下一步,清远市司法局将持续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在供给端发力,推动清远市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努力提升清远人民群众法治幸福指数,为清远地区全面依法治市添砖加瓦,助力清远市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陈立楷
通讯员 李绍杰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