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 黄坤明高志丹周长奎李家超岑浩辉孟凡利出席

打开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启动四级应急服务响应

打开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汕潮揭都市圈迎交通大变局

南方+ 2024-06-20 08:55

6月18日,连结汕头、揭阳两地的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顺利合龙,冲刺年底通车。除此之外,粤东城际铁路、漳汕铁路、广澳港区铁路、新建汕头站等加速推进,汕头、潮州、揭阳三城的交通联络日益密切,三小时、一小时、半小时……日益通达的交通网络正不断拉近潮汕地区各城市的时空距离,汕潮揭都市圈正借力交通提速成形。

交通项目建设,一直是各城市群、都市圈实现一体化突破的重点领域。在《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之后,三市交通一体化的建设进度如何?未来还有哪些跨城交通项目?潮汕地区的跨城通行还需如何改善提升?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探访多个项目建设现场,并采访相关行业专家,梳理汕潮揭都市圈的交通大变局。

“等这天好久了!以后不用再绕远路去揭阳了。”6月18日上午,汕头潮阳关埠镇村民陆锡泉激动地看着顺利合龙的京灶大桥。待项目通车之后,将串联起汕头、揭阳两市,有效解决潮汕地区榕江南河两岸数十万群众交通往来的需求问题。

不同于如今高速网络的四通八达,曾经,跨城通行是许多潮汕人的烦恼。“以前哪有这么多高速公路,出一趟门费时费力。”年近六旬的陆锡泉回忆,自己年轻时经常到潮州、揭阳做买卖,当时只能骑摩托车或自行车上公路,一来一回光通勤就要花费半天时间,且沿途坑多路窄,交通十分不便。

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文化同根同源,且产业合作联系紧密,市民往往有亲朋好友分散在其他地市,日常工作、生活往来频繁。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交通不便,不少市民体验过跨城通勤的奔波,人们十分渴望建立便捷、快速的城际交通网络。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陈卫 摄潮汕环线高速公路。陈卫 摄

事情在1995年迎来转机。1995年,南接深汕高速公路、北联汕汾高速的海湾大桥正式通车,结束了汕头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14年,汕揭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潮汕机场、潮汕站等站点串联成线;2016年,潮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高速路网延伸至潮阳关埠、金灶等地;2018年,全长63.3公里的揭惠高速全线通车,由北向南纵贯揭阳榕城、普宁与汕头潮阳、潮南……俯瞰潮汕平原,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纵横交错,潮汕地区的高速网络越织越密。

2020年,一条穿过汕潮揭三市,连起练江、榕江和韩江三条江河的高速公路——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连通周边的甬莞高速、汕昆高速、沈海高速以及高铁站、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与国省道和主要地方公路互通互联,进一步优化粤东地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让汕潮揭都市圈的高速通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如今,作为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含潮汕联络线)三期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京灶大桥进一步打通潮汕环线高速公路网络的堵点,让高速公路铺设到更多村落,惠及更多居民。

京灶大桥主桥顺利合龙,冲刺年底通车。陈卫 摄京灶大桥主桥顺利合龙,冲刺年底通车。陈卫 摄

作为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含潮汕联络线)项目的三期工程,京灶大桥进一步推动高速公路深入潮汕平原,让更多粤东地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便捷驶入高速。据悉,大桥起于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欧厝村,顺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潮汕联络线,并与潮惠高速公路相交设金灶(枢纽)互通立交,向北跨越榕江南河,终于揭阳市空港经济区京南村,顺接发展大道。

大桥之下,一艘轮渡正载着若干辆客车和货车从汕头驶往对岸的揭阳。“轮渡几分钟就有一趟,周边不少村民坐船将农产品销往其他地方。”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京灶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将便利南北两岸居民的日常出行,更将为沿线乡镇等地农产品运输提供便捷通道。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项目将完成桥面护栏、桥面铺装,机电、照明等附属设施施工,预计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在潮汕大地,粤东城际铁路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沿途桥梁、隧道、站房建设等多点并进。在中铁十二局金平制梁场,粤东城际全线首榀箱梁成功架设;在汕头一中站、潮州半岛广场站、揭阳南站等各个站点,主体结构正在逐步成形;盾构机“中铁1330号”于日前顺利下线,即将开启掘进作业……

迈入都市圈时代,城际铁路的建设尤为重要,沿线更多站点、乘车更加便捷等特点,让城际列车成为打造都市圈的重要配套设施。日前,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广东城际“四线”贯通连接湾区5城,让大湾区人民为之欢呼雀跃。

在潮汕地区,“城轨时代”悄然而至,建设中的粤东城际铁路连结起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将改变汕潮揭都市圈的交通面貌。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线路总长约140公里,细数粤东城际铁路沿线经过的站点:在汕头市内途经时代广场、汕头一中、汽车总站、龙湖、外砂等大型商超、学校、客运中转站等人流密集区,在潮州将穿过潮州东、潮汕站、半岛广场等重要站点与生活区,在揭阳沿途是潮汕机场、揭阳南站、黄岐山等主要枢纽与城区。

除此之外,城际铁路“公交化”的运营模式,将让三地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资料显示,粤东城际铁路项目设计将采用“小编组、高频次、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并采用大站停和站站停相结合的开行方式,开行环线车、城市中心点对点等多种列车交路,更好地满足多种客流需求。参照已经建成通车的广东城际,未来潮汕地区市民也可实现随到随走、快速到达,与地铁一样高效便捷。

除了粤东城际铁路这条“大号地铁”,漳汕高铁、汕汕高铁也迎来新进展。6月初,漳汕高铁(广东段)全线控制性工程——潮汕韩江特大桥409号墩首桩顺利开钻,标志着漳汕高铁(广东段)ZSGDSG-2标工程建设提速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漳汕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承担中长途高速客流为主、兼顾沿线大站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高铁建成通车后,对于进一步加快沿线城镇化,打造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两大经济区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备受市民关注的汕汕高铁也有新动作。日前,汕汕高铁调整列车运行图,多条从深圳、广州东始发的列车新增停靠潮南站、惠来站、陆丰东站等站点,让350高铁驶入潮汕地区更多站点,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乘坐高速列车跨城出行。

广澳港区铁路是省重点建设项目,其关键控制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是国内首条客货共线的海底隧道。近日,隧道矿山段传来好消息,隧道已累计开挖超过3300米,为早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其他客运铁路不同,广澳港区铁路主要聚焦于货物的疏散和转运。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有利于汕头港扩大北向辐射纵深,为粤东乃至赣、湘等内陆腹地提供便捷的入海通道。同时,也为加快打造粤东港口群核心港区——汕头港广澳港区“海铁联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为区域物资要素高效集疏提供便利条件。

正在建设中的漳汕铁路,同样对潮汕地区的货运输送有积极作用。铁路途径汕头、潮州、漳州等地,未来将释放和恢复既有厦深铁路货运功能,满足区域货运输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沿海铁路通道货运功能。利用既有铁路货运设施,有效解决沿海铁路货运和港口后方通道等问题,为东南沿海港口群、先进制造业基地及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广澳港区铁路、漳汕铁路等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与《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发展规划》”)不谋而合。根据规划,汕潮揭都市圈将构建“一横四纵三环”的综合交通格局,提升铁路站场、港口、机场三类枢纽功能。因此,要推进汕潮揭组合港口群协同发展,统筹汕潮揭组合港口群建设,提升港航服务能力,完善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加强“江海联运”“海陆联运”发展,强化“港-产-城”联动发展。

广澳港区铁路汕头海湾隧道矿山段累计开挖超过3300米。田宇 摄广澳港区铁路汕头海湾隧道矿山段累计开挖超过3300米。田宇 摄

三城港区联动的方式,还有望延伸至广阔的海域。《发展规划》提出,要整合提升揭阳港榕江港区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在汕头港广澳港区设立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发展沿海三港域之间的海上“穿梭巴士”。

潮汕地区的跨城交通项目不止于这些。连结汕头与潮州两市的潮汕大桥正在加快建设,项目起点与汕头市泰山路北延衔接,向北延伸跨越梅溪河,终点与潮州市潮安区站前路衔接,是连接汕头市与潮州市的重点民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除此之外,南澳有望结束不通高速的历史,加入汕潮揭高速交通圈。日前,有网友留言建议“规划大潮高速南澳联络线,经过饶平县的钱东镇和海山镇,终于南澳县的下田安村”。对此,汕头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汕头市正在谋划南澳第二过海通道项目,南澳县后宅镇至饶平海山岛路径是比选方案之一。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与省级有关部门及周边地市加强对接,积极争取项目纳入省级规划。

高速公路织线成网、铁路轨道密集入城、货运集疏日益高效……汕潮揭都市圈交通路网建设不断提速。未来的潮汕地区交通格局,在《发展规划》中可见一斑:汕潮揭都市圈将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完善交通枢纽布局,提升快速运输通达能力,实现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赣南、闽西等地区主要城市2.5小时通达,都市圈内部半小时通达。

■记者观察

跨城公交客运有待改善

近年来,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交通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加快打造汕潮揭都市圈的大背景下,潮汕三市一体化的交通大格局正在形成。然而,与越来越密集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相比,乘坐更便捷、价格更便宜的跨城公交和客运车辆仍有待改善。

2013年,汕潮揭公交同城化曾有重要突破,在原有开通4条机场快线基础上,从当年2月7日起推动一批毗邻公交线路延伸接驳,包括16条同城化线路。其中,汕潮互接线路7条、汕揭互接线路6条、潮揭互接线路3条。与此同时,速度更快的客运车辆的班次和数量也不断上涨,“最高峰时每小时有三四班客车。”汕头南翔汽车客运站相关负责人林立告诉记者。

然而,公交同城化的步伐却在这之后陷入停滞,鲜有新的跨城公交线路,缺少财政补贴的客运车辆受到日益增加的网约车、私家车影响,客流量更是逐年下降。“汕头往返揭阳的客运班车今年初就停了,去潮州也只有一条班线。”林立告诉记者,目前去潮州只有3辆班车在运行,基本每班车就四五个乘客,如果乘客一直很少,公司也将停运开往潮州的客车。

近年来,随着潮汕文旅热兴起,共享同一张文旅名片的汕潮揭三市对于跨城公交的需求有所增长。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少游客网友分享了潮汕三市跨行交通攻略。对于非自驾游出行的游客来说,高铁站与热门景点的距离较远,跨城网约车的价格较高。相比之下,公交车和客运班车乘坐更加方便,而且价格更加便宜,成为不少游客的优先选择。

应该看到,潮汕三市在公交同城化方面仍需做出努力。近日,汕头、揭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在大学路汕揭交界设立了新辽公交站场,汇集了汕头第17、21、41路公交线路及揭阳第10、12路公交线路。相比以前还需跨过马路换乘,如今市民在同个站点实现同向转乘,即可到达汕揭两市城区。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汕头的长途客运车辆也找到新的转型方向,城际旅游包车成为不少客运公司的主要业务。

未来,待环绕潮汕三市的粤东城际列车入城之后,如果能在城际站点周边设置更加密集的公交站点,将提升城际接驳效率,“城际列车+公交车”的跨城公共交通体系,或许是汕潮揭通勤圈的更优解。

■专家观点

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

都市圈“软性扩容”更需要“硬联通”

“潮汕地区的同城化、一体化比其他都市圈更加有基础,也更有必要。”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汕头、潮州、揭阳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来看都应该是一个整体,可以看到,近年来潮汕地区的机场、高铁、城际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潮汕交通同城化往前迈出很大一步,汕潮揭都市圈范围内的综合承载力和区域辐射力不断提升。

胡刚认为,打造汕潮揭都市圈相当于城市的“软性扩容”,在都市圈范围内基础设施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共建共享,交通设施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加速三座城市的融合。他举例说:“市民开高速跨城通勤,在收费站可以看到‘欢迎来到某某城市’。但如果坐上城际列车,人们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隔壁城市,心理距离拉近了不少。”

参照全国各地都市圈的打造,硬联通是基础,作为“大号地铁”的城际轨道建设是汕潮揭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通道。粤东城际铁路建设之后,承载容量会大幅提高,且相较于传统公交更加准点准时,市民跨城流动将会更加方便,三座城市在产业、科创、民生、人才等领域交流也将更加高效。

“以往来看,潮汕三市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胡刚表示,未来随着交通项目,特别是粤东城际铁路的加速联通,三地同城融合发展,城市间的竞争将更多转化为密切合作,形成资源整合、协同联动的发展新格局。区域内生产要素加速有序流动,稳步推进空间规划衔接、产业优势互补和基础设施联通,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

城际轨道受限于较快的速度,站点设置不能太过密集。胡刚认为,城际轨道建成之后,还需要加入更多的市内交通接驳方式,例如完善公交设施、围绕城轨站点增加短途线路、增强对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管理等,“市民从城际列车出站之后不可能直接到家门口,如果围绕城轨站点设置一批小型化公交车,甚至开进小区内部,就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南方+记者 张晓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吴夏晴
281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理论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快报
视评
+音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食在广东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South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
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