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有源,佳音连连
今年5月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通报了
2023年度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
考核情况
在12对市级结对帮扶协作关系中
“深圳—河源”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
86对县级对口帮扶协作关系中
“盐田区—东源县”“龙华区—紫金县”
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
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探索异地帮扶“飞地”发展模式。(摄影:黄赞福)
新一轮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自去年6月19日正式“开张”以来,全体深河帮扶协作干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对口帮扶协作的主战场、最前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规划建设方案》经深河两市审批通过并正式印发,合作园区管理机构正式成立;联合招商不停步,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纷至沓来;深圳精品展销中心(河源)和助力“百千万工程”——龙华紫金教育对口帮扶委托办学改革荣获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十大示范项目;推动深河农业合作招商推介会顺利召开,助力河源成功举办油茶节,中国蝉茶交易中心揭牌运营……
近年来,深河指挥部依托深圳的资金、科技、市场优势,利用河源的资源禀赋,助力茶叶、鹰嘴蜜桃、山茶油等河源农特产品加快发展。(摄影:冯晓铭)
恰逢其势,倾力施为。深河指挥部将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重点工作任务,集深圳之所能,聚河源之所长,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奋力打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深河样本”。
PART.01
夯实产业共建根基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
东江之滨,万绿湖畔,六月河源,生机勃发。
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建设现场一派繁忙,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台台轰鸣的机械,到处涌动着大干快干、加快发展的热潮。
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的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建设迅速,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及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摄影:冯晓铭)
去年以来,围绕省内产业有序转移工作重点,深河指挥部认真落实深圳、河源两市有关要求,立足河源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科学谋划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合作园区。该合作园区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按照开发建设顺序分为近期合作园区和中远期规划合作园区。近期合作园区分为南北两个地块,总规划面积4.94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0.99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合作园区包括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区起步区6.67平方公里。
“合作园区规划建设方案已经通过深河两市审批并正式印发,合作园区管理机构也成立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及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据深河指挥部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合作园区选址区域深河共建元素丰富,产业共建基础扎实,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空间优质充裕,适合产业的快速导入,并储备了一定土地资源。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深化对口帮扶协作,产业共建是关键,也是重要支撑。深河指挥部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进产业有序转移的工作部署,统筹专项帮扶协作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共建,主要投向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着力开展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探索“反向飞地”建设、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强化招商引资等工作,力争通过持续发力,有效提升园区竞争力、产业带动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推动河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立足河源实际,乘势而上,指挥长挂帅出征,指挥部全员发动,联合河源国家高新区围绕合作园区主导产业、重点区域、龙头企业,组队赴上海、苏州、哈尔滨、厦门、东莞、重庆等地招商,实现联合招商、信息互通、优惠叠加、成果共享。会同河源相关部门联合举办“2023年河源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活动”“河源市2024年第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仪式”等系列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活动,宣传推介河源投资环境。主动对接各类商协会和行业协会以及重点企业,同时根据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要求,积极拓展新能源等新领域、新赛道。今年5月,深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为合作园区乃至河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今年5月28日,深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为合作园区乃至河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资料图片)
目前,位于合作园区内的深河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农夫山泉三期、紫泉饮料、白象食品、中储粮等一批项目入驻园区;已建成深河创智产业园、深河创谷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平台,产业聚集优势明显。
PART.0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
针对紫金苏区红色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团队大力协助紫金县规划实施“红色苏区保护利用建设项目”,特别是以去年7月红色苏区项目动工为契机举行的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团队因地制宜,把茶产业帮扶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通过注入深圳力量,打好“1+1+2+4”组合拳,推进紫金蝉茶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小茶叶”变大产业。
2023年10月31日,位于紫金县的中国蝉茶交易中心揭牌运营,通过注入深圳力量,推进紫金蝉茶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助力河源农特产品深度“融湾”“融深”。(摄影:冯晓铭)
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助力河源农副产品深度“融湾”“融深”,持续提升河源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河源16家企业29个产品获评“圳品”,创建5个“深圳农场”,推动深河农业合作招商推介会顺利召开,助力河源成功举办油茶节,中国蝉茶交易中心揭牌运营。2023年,深圳帮扶河源44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超过1亿元。
深河指挥部将消费帮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鼓励河源企业“走出去”,参加农产品展览会、博览会等展销活动,不断提升河源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用好线上销售平台,拓宽帮扶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发动派出单位和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消费帮扶。助力引导河源市企业参加“圳品”申报,拓宽结对帮扶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一项项务实举措,收到了一笔笔“消费账单”:助推24款河源农产品入选第三届“海推海选 联展联销”深圳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位列深圳对口帮扶地区第一名。推动18家联农带农企业超过350种农产品入驻“圳帮扶”线上平台,推动两家企业成功认定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平台。去年,深圳帮扶河源开展消费帮扶金额超5000万元。
2023年12月1日,在2023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上,河源优质农产品受青睐,深圳发挥帮扶协作作用,借助各种平台资源助推优质农产品走进消费大市场,让河源农产品“出圈”“上市”。(资料图片)
深河指挥部乡村振兴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河指挥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推进培育创建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工作。支持开展东源县漳溪畲族乡板栗节、龙川首届八宝鱼生文化节,组织河源农文旅企业参加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以阳明文化、佗城文化为载体大力支持文旅景点创建提升。同时,通过组建篮球队、参与媒体直播、发展推介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推动河源“出圈”又“出彩”。
PART.03
持续做好民生帮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三年间,近2000万元的援助资金铸就了河源市第一实验学校崭新的综合楼,去年9月28日,师生们欢欣鼓舞地迁入了这座深圳援建的“新家园”。深河指挥部帮扶的启正学校扩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今年谋划的一批中小学校教学运动设施设备升级改造项目也进入前期工作阶段。
2023年9月28日,在深河指挥部大力支持下,河源市第一实验学校综合楼落成启用。孩子们在舒适温馨的宿舍内为“深圳力量”点赞。(摄影:杨坚)
结合市妇幼保健院成功申报辅助生殖技术筹建机构有利基础,深河指挥部帮扶1000万元支持建设生殖医学中心,帮助河源填补辅助生殖技术空白,计划明年内建成投用,届时河源包括临近地区有生育困难的夫妇无需频繁远赴广州等地即可就近更便利地解决生育难题。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深河指挥部联合深圳出版集团为河源小朋友送上一份精彩“礼包”,特邀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走进河源市图书馆,奉上一堂充满想象力的阅读分享会。该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深圳读书月”活动带入河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深河指挥部支持河源在今年第二十届文博会上成功展演《河源印象》,并将支持一系列文旅活动打造、非遗故事挖掘、深河学生研学交流等,助力河源文化振兴。
在河源还有两支重要的深圳帮扶力量——支医和支教队伍。他们扎根一线,把优质的深圳教学理念、医疗技术送到县里镇里,他们带着情怀而来,倾尽所能导入资源、留下技艺。自2021年开展3年委托办学改革以来,每年几十名龙华支教队员扎根紫金,把紫金中学和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打造成为有口皆碑的示范引领名校,该校办学模式曾获省、市多项荣誉。新一轮深河指挥部为了更好地关心和支持支医、支教队员,建立了制度化、现场化的支医、支教工作会模式。该模式每季度选择一个县区调研对口帮扶医院或学校,以表达对医生、教师们的慰问和鼓励,同时也为他们分布各县的同行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深河指挥部一直注重公益慈善力量的导入,积极联系并得到龙华区恒爱基金会大力支持,为支教老师下乡教学送上了一批教具。今年,深河指挥部再次支持270万元帮助易返贫等有需求群众。在了解河源困境女童难题后,联合深圳市直机关工委发起“暖心行动·育苗计划”公益捐步活动并成功捐助50万元。在九三学社深圳市委员会指导下,深圳市眼科医院、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为河源带来“光明宝贝”公益项目,帮助河源早产儿进行眼部疾病防范治疗。深圳市住建局向深河中学等单位捐赠百台电脑。类似这样的公益活动不一而足。
PART.04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为企业创造最优条件”“支持龙川新城规划建设”“深河共建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等,这些关键词既紧盯高质量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又彰显了深河指挥部全力助推河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的信心和决心。
——奏响产业共建“主旋律”。重点落实好省内产业有序转移任务目标,加快推动合作园区建设,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力为珠三角大企业、大项目落地河源创造最优条件。
——全力支持龙川新城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河源市龙川新城规划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打造秦汉岭南第一古镇、干出一个像样新城”的工作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龙川新城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新城。
——推动深河共建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与河源相关单位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的指导下,全力推进创建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依托深圳的资金、科技、市场优势,利用河源的资源禀赋,促进深河两市在农业领域深度融合,实现深河协作共赢。
——抓好队伍管理和作风建设。实施市、县(区)、镇(乡)帮扶协作干部和支医支教团队一体化管理,每两个月对各县区工作组(队)进行现场调度,每季度分别对支医支教开展现场交流座谈。同时,严格落实“六个严抓”管理要求,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帮扶协作队伍。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5县及44个镇的帮扶干部即将要轮换,我们将确保项目延续性,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深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深河两市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帮扶、支医支教以及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断开创深河帮扶协作工作新局面。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黄世军 陈鹏 通讯员:彭文蝶
编辑:高芳芳
二审:李天鸿
三审:彭志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