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百年校庆,中大中文系《红豆》杂志结集首发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00:58

献礼百年校庆,中大中文系《红豆》杂志结集首发

“红豆生南国,此刊最相思。”翻开厚厚一本《红豆杂志结集》,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的题词赫然在目,字迹苍劲。

6月19日,《红豆杂志结集》首发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中文堂举行。这是77、78、79级中大中文系校友为献礼百年校庆而作,集结了他们在1979-1980年间自写自编的7期文学杂志《红豆》,并新增了一批回忆文章。

如今再聚中文堂,不少校友已白发苍苍。见到老同学,有人动容“大学时代的美好记忆仿佛就在眼前”;重温旧时字,有人感怀“处处洋溢青春的活力和梦想的力量”。40多年过去,忆起当年读书、办杂志的时光,他们依然神采不减,为那段激情岁月所澎湃。

“而今杂志结集,既是致敬时代,也是对中大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发扬。”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说。

缘起

刊名“红豆”,有何由来?在《红豆杂志结集》的序篇中,中大中文系校友、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中国提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南国文艺一如红豆累累盈枝”——这便是当年“红豆”一词的寓意。

1978年,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一股文化热潮在中山大学校园里涌动。那一年,康乐园里林木葱茏。77、78级中文系学生在老教授楼栖、王起(季思)、吴宏聪,以及黄天骥、金钦俊等中壮年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中山大学钟楼文学社。

为支持学生办杂志,中文系从教学经费里拨出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启动资金。77级中大中文系校友、原《红豆》杂志主编苏炜记得,“大约是500到700元”。

1979年,文学杂志《红豆》正式创刊。一经出版,《红豆》便成为了当时全国非官方刊物中仅有的以铅字印刷、装帧精美的民间杂志,堪称“一枝独秀”。

师生们对这本刊物倾注了不少心血。“我的大学4年,至少有3年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这本杂志上。”苏炜说,编辑部选稿、校对都极其认真。

中大中文系77级校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回忆文章里也谈及,当年自己参与筹办《红豆》,因筛选稿件意见不一而与老朋友“闹翻了脸”,因校对文稿而深入到印刷厂的排字车间……所有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涟漪,至今想来,仍令人陶醉。

芳华

1979年3月至1980年12月,《红豆》共出版发行了7期。

据刘中国回忆,当时的《红豆》杂志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们的青春记忆,不仅在校园内受欢迎,甚至还“外溢”到了全国各大高校,以及机关、厂矿、乡村与军营。

在1979年的第二期《红豆》杂志中,同学江艺就写下了彼时中大校园里求学的景象——

“康乐园的林荫道上,掠过了年青矫健的身影。上坡、下坡,过沟、越坎,象轻快的小鹿奔跃在绿丛间,也象羽翅未丰的雏鹰比翼在朝雾里。

星群悄然隐退了,朝霞象清流里拂动的彩绸。饱吸了一夜清露的绿树翠竹,舒枝展叶,拔节生长。早起的年青人,积聚着意志和力量,健步飞奔在康乐园的大道小路上……康乐园的道路,嵌下了求知者的无数脚印。在书山学海的攻攀寻渡中,这朝练,该是一首前奏曲罢。”

王海燕、廖建军则写下了1979年康乐园的黄昏——

“黄昏又来到可爱的康乐园。夕阳的余辉透过林荫的间隙射在校园里,草地、绿叶、花儿有如镀上了一层金釉。宁静的校园霎时间喧闹起来了。巍然屹立的孙中山铜像前,古色古香的惺亭石栏边,天鹅绒般的草茵上,同学们正三三两两地交流着学习心得,讨论读书难题;兰球场上,体育健儿龙腾虎跃、你追我赶……好一个生机勃勃的校园黄昏!”

“这就是一本青春的杂志。”苏炜说,《红豆》中的文字,充分彰显了改革开放后大学生们所焕发的精神活力和青春力量。

《红豆杂志结集》首发仪式现场,一名校友翻阅后感慨:“看到了年轻时热血的自己。”

传承

在77级中文系校友王春芙看来,《红豆杂志结集》的出版,既是对百年校庆的献礼,也让大家重温了当年的情怀。

40多年前,指导《红豆》创刊时,黄天骥还正值壮年。

“中文系学生的确要有家国情怀,用过硬的笔头,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看见他们做出各种各样的成绩,我非常兴奋。”如今,年逾九旬的黄天骥来到《红豆杂志结集》首发仪式现场,精神矍铄。

书中,黄天骥题词:“红豆生南国,此刊最相思。”

黄天骥

唤醒校友们这份相思的,是约七八年前的某个春节。彼时,还在世的中大中文系校友杨亚基给刘中国打了一通电话,称要出资影印三百本《红豆》,给同学们留作纪念,也想为后世研究者留下一份原汁原味的历史文献,并提醒这件事要抓紧做,“一转眼大家都老啦!”

2023年,苏炜等当年的几位文学社主要编辑齐聚中大南校园,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把当年的7期《红豆》集结,作为献给百年中大的礼物。

苏炜(中)

苏炜(中)

此书的组稿、编辑、校对,由刘中国统筹。他给分布海内外的“红豆旧友”派活,也“派”到了恩师黄天骥、金钦俊、易新农、陈颂声、陈永正、黄树森先生等老师身上。他们年事已高,仍欣然题词,“红豆旧友”也纷纷撰写起回忆文章。

师生们认为,若干年后,只要还有一册《红豆杂志结集》流传,“红豆旧友”和师生之间的这场“青春聚会”就不会结束。

在高松看来,《红豆》是中大历史上的珍贵记忆,也是中大文科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面旗帜。

【采写】南方+记者 陈伊纯 吴少敏

【拍摄】南方+记者 苏韵桦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编辑 余佩 张志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