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孤岛村”中,热气腾腾的临时大“家”|梅州一线微记录

南方+

02:32

洪灾“孤岛村”中,热气腾腾的临时大“家”

距离山洪暴发已经过去了两天,6月18日,梅州平远县泗水镇大新村仍处于交通中断、通信不畅、断水断电的状态,不少村民的房屋被山体滑坡冲损,还有一些临山而建的房屋仍存在地质风险隐患。

南方+ 万稳龙 拍摄

直升机源源不断地将救援队员和物资送达大新村,但有限的运力无法将全部受灾人群转移出村。为了受灾群众得到安置,村民们守望相助,村干部敞开家中大门,让村民到家中吃饭、睡觉;住在村委会附近的一户村民,一晚上接纳了20多名同村老人进屋休息;一公里外的邻村村民得知大新村的灾情,步行一小时赶到送来肉食和蔬菜。

南方+ 万稳龙 拍摄

在这个有1400多人的“孤岛村”内,村民们用行动传递着温情。遭遇了天灾的人们,正在迅速重建信心。

“大家都来,他家成食堂了”

大新村村委会副主任黄桂庆的家,如今成了村里的临时安置点。

南方+ 万稳龙 拍摄

6月18日中午,黄桂庆家中陆续来了20多名村民,他们直接走到厨房,有阿姨给他们盛上一碗粥,再加上几个肉丸。他们端着碗在院子内吃完,然后用屋旁的井水将碗筷冲洗干净。到了晚上,黄桂庆家中就更热闹了,20多名村民将他家二楼的四个房间挤得满满当当,每张床上摆了四五张被褥。

“大新村洪水不少,但今年这次实属罕见。以往洪水发生时,都会提前将村民转移到村委会安置。这次山洪来临时,村委会一楼的积水都有1.7米高,村民们都到了二楼。”黄桂庆说,“但因为村委会办公楼临山而建,当晚村委会附近的山体也出现了滑坡,于是就把村民们撤了出来。正好我家地势比较高,我的老婆孩子都在外地,就让大家到我家里来住。”

那晚,大新村共有12人住进了黄桂庆家里。

等到6月17日,山洪退去。不少村民回到家中收拾房屋,他们发现,家里的家具,甚至灶台都被洪水冲走了。吃饭成了一件难事,不少人两天都没吃上热饭。

黄桂庆家中正好多备了一瓶液化气,家里的冰柜也还有些冻肉。那天中午,黄桂庆一户一户通知村民到他家吃饭。从那以后,他家就成了村民们的“食堂”,“谁家有菜就自己拿过来,轮流做,附近20多人一日三餐都在我这儿。”

黄桂庆说,“大家平时都是互相帮忙,现在大灾面前,这些都是小事。”

“人太多,只能挤一挤”

6月16日晚,大新村一些村民的房屋被滑坡冲垮,他们无家可归。还有一些村民的房屋临山而建,岌岌可危。

村委会附近的山体发生滑坡后,大家觉得办公楼里也不安全了,李美兰家就在村委会对面,当时天色已晚,李美兰就邀请村民们到她家过夜。

“那天有四户十多人住到了我家,我家不大,都睡在二楼的地板上,被挤得满满当当。”

李美兰回忆,16日下了一天雨,6时开始出现山洪,水漫过堤岸有两米,之后开始出现滑坡,大家都往高处跑。等晚上8时回到家,她家一楼的家具已经被泡,所幸二楼还能住人。

到18日晚,还有两个村民住在李美兰家里。“我家没有那么多床,只能在地上睡,所以第二天很多人就搬去别处了。”

67岁的村民陈关生家里的房屋此次受灾被滑坡冲毁。他16日晚就住在李美兰家,后来降雨趋缓后搬到了村委会二楼居住。他每天一日三餐都在黄桂庆家里吃。

陈关生说,虽然现在已无家可归,但村民们伸出的援手让他感到很踏实,“后面的事,现在还考虑不到,有信心和大家一起挺过去。”

“一小时,很快就送到了”

6月18日中午,黄桂庆家来了一个村外的客人,他拎着大包小包,带着十几斤肉制品从五公里外的木联村赶来。

他叫龙河晖,今年42岁。因交通受阻,一路上,他徒手翻过了十多个塌方处,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大新村。

龙河晖平时在揭阳做生意,此次看到家乡受灾后回到平远。他说,大新村是他母亲的娘家,听说这里受灾严重,想到村民们可能缺吃的,他家里平时都会囤上十天半个月的菜,所以就带着食品徒步过来了。

进入大新村后,龙河晖向村民们一打听,得知大家都在黄桂庆家里吃饭,就直接把食物送到这里了。他拆开塑料袋,一一把肉丸、排骨、瘦肉、木耳放进黄桂庆家里的冰柜。“虽然停电两天了,但是冰柜里还有些冰没化,还能撑几天。”

18日中午11时,黄桂庆家准时开火,两个借住在他家的奶奶在厨房做起了饭,龙河晖带来的肉丸成袋放进了锅中。中午,龙河晖也在黄桂庆家中吃了饭,“看到大家都吃上了我送的菜,这种感觉很好。”

【采写】南方+记者 张笛扬 徐勉 张盛良 张柳青 何森垚

【摄影】南方+记者 董天健 吴明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校对】梁飞飞

【统筹】曾强 秦文纲 毕式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万稳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