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正荣光,南粤西山再出发。
在顺德,有这样一座小学,从百年前的“广兴学堂”一路发展而来,坚持实施绿色教育新理念,不断从百年积淀中汲取养分,成为了大良乃至顺德教育的一扇精致窗口、一个美好符号、一道久远印记,这就是顺德区西山小学。
顺德区西山小学。
2024年,西山小学迎来建校120周年,立足南粤大地,百年名校乘风起,面向世界发出了未来之约:欢迎回家!共探教育发展之策,共同守望教育的青山绿水。
“我们期待百廿西山能汇聚起教育发展的蓬勃力量,为顺德教育注入崭新的风采和生机。”西山小学党总支书记陈志斌表示,面对顺德“教育二十条”中聚焦“学区有优校”的目标,提出加快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等要求,学校将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重心,坚持以集团化办学、五育融合为抓手,全面提升办学效能,为顺德区打造“四优”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西山力量。
百廿名校环境优,厚重与活力并存
步入西山小学,课室读书声琅琅、校园环境人文气息浓厚却不失活泼,学生自信、开朗,师长友善、和睦。在这所百廿名校,底蕴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并存,教育的品质、温度、宽度、厚度触手可及。
国家级绿色生态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省科研实验基地学校、省体艺特色学校、省信息技术示范学校、省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省校园游泳推广学校……近年来,学校屡屡摘得省级以上荣誉,自2015年至今所获集体荣誉就高达124项,一再打开自身发展的“想象空间”。
校园里富有国学味道。
在西山小学,绿色教育体现在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里。为了打造国家级的富有国学味道的生态校园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国际儿童友好型校园学校,学校从校园空间优化切入,通过更合理和优美的空间排布,让传统名校的人文底蕴持续散发影响力,真正实现“环境即课程、即育人”。围绕广东省“书香校园、创意校园、艺术校园”等特色建设工作,学校以空间上的纵横延伸,铸就了教学相长的新环境,开启了环境育人新模式。
校园空间纵横延伸。
如今,西山小学的教育空间焕发出新的光彩:全新打造的校园山、石、水系列国学公园,让学子们在玩耍中接触传统欹器、粤语方言、国学经典、水乡特色,建筑成为了教育的良好载体;馆-廊-室三位一体的阅读空间,让书香飘进了孩子的心灵,现代化智能图书馆嵌有国家级数字图书馆,指尖轻点,学子们就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以重叠打造为理念,让有限空间释放全能多效的功用,不断“刷新”劳动场景,响应时代对五育融合的需求;扩容扩建新教室、新场室、办公区域,打造智能化校园,这所传统名校的“现代脉搏”正在跃动。
生态性劳动场地让绿色教育光芒更盛。
优越的校园环境让西山小学的绿色教育光芒更盛。你可能很难想象,在一所小学就能看到如此丰富的生态性劳动场地,种植园、灵芝园、松鼠园等一应俱全,为西山学子的创造力插上了翅膀。仔细看,现代科技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松鼠乐园生态圈温感可控;源于岭南桑基文化的鱼菜共生系统,引领学生探索可持续循环型低碳生产模式。
绿色教育理念既印刻在西山的每个角落,也不断向外延展。为纵深拓展教育空间,西山小学以“多联合,多开发”的思路寻求劳动实践的突破,先后携手大良新地农场、杏坛黑毛节瓜种植基地、高明鹏鹄蘑菇小镇,为学子们打造了校外农耕劳动专属基地。
“五育融合”在西山小学呈现出了最本真的模样。学校还创建了西山厨神培训中心,“小小厨师”们得以在烹煮煎熬的烟火气里感受现代智能的魅力。
西山学子成长佳,共同体育人强赋能
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过程也应当是人的教育。西山小学专注“人”的发展和成长,注重共同体育人,以学生发展为内核,构建了师生成长共同体、教师成长共同体、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成长共同体,形成了师生齐动、教师联动、学生驱动、家校协动的动态育人体系,为学生个性成长强赋能。
全层级、全领域覆盖的育人体系,让一批批优秀学子绽放了独特光芒,闪耀在各类舞台上。如西山学子林雅璘获评顺德区小学段唯一的佛山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1人获评省“四星”争章,21人获评市“三星”争章,11人获评顺德区“二星”争章。仅2023学年第一学期,西山学子就累计斩获荣誉超180项。学子吴炯萌参加中国羽毛球协会积分赛•2023“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获得全国第三名。
西山小学注重共同体育人,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内核。
人们常说,学校是学生第二个家,家则是孩子永远的学校。西山小学十分注重家校联合,不仅每一项学生活动都会展开校内、集团内、跨区域的探讨,还建立了校长接待日制度,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寻求家校间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值得一提的是,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西山小学还建立了西山校友电子册,将深入开展优秀学子进校园、名校毕业生助力第二课堂等活动,集合家校、校友、“群星”等多方力量,助力学生成长。
正如“一朵云会推动另一朵云”,优秀学子的养成离不开优质教师团队。目前学校拥有广东省特级教师、佛山市名教师、佛山市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佛山市教学能手等数名,教师团队中985、211名校毕业生占比达85%,研究生占比达77.5%,世界名校毕业的青年教师3人,引进特级教师1名,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全面护航和赋能学生成长。
作为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西山小学还与华东师教师培训处等单位合作,着力提升青年教师基本功、学科素养、综合素养。近年来,西山教师6项省级课题、8项市级课题、13项区级课题立项。以优秀促卓越,学校提出要力争三年内有80%的青年教师获区级以上荣誉,锻造“新时代西山教师”。
西山学子成长道路多元丰富。
专注绿色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在西山小学,学子的成长道路是多元丰富的。包含“绿色生态体艺课程、劳动创客课程、西山未来特色梦想课程、儿童创造力课程、卓越外交官课程”等五项校本特色课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生存、学习、合作、处理信息、创新能力等能力;融创智慧课堂则为学生构筑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互联网+”开放教学的新样态,让优质课程触手可及。
西山品牌优势显,一同守望教育绿水青山
“西山教育集团从来不是贴个标签,而是以深层次的文化基因为联结点,灵活联动、积极促融、抱团提质。”在陈志斌看来,“同一西山、同一愿景、同一行动、同一荣耀”,西山教育集团将沿着“核心校+复合型”的路径,接续打造顺德教育优秀样板。
集团化办学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成立7年以来,以西山小学为核心校,西山教育集团积极推动集团内核心学校品质引领、老牌学校突破瓶颈、薄弱学校质量跃升,培育出了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
要让西山的“文化基因”得以流转和传承。
早在2021年,西山教育集团就入选了广东省首批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名单,成为了顺德教育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先进样本与示范。陈志斌也曾先后面向市、区推广集团化办学经验。
顺德“教育二十条”还提出,要实施强校扩优行动,筑高峰,打造一批品牌校;启动“五育融合”深耕行动,培养身心健康、志存高远、阳光自信的新一代……面对这些要求,百廿名校西山小学正引领西山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优化内部治理体系,旨在通过“核心校+薄弱校”帮带发展、“核心校+新优质校”互研发展、“核心校+品牌输出校”借助发展等渠道,既尊重成员校历史沿革、特色发展,又能实现深度整合教学管理,让西山的“文化基因”得以流转和传承。
百廿西山,一路芳华。120周年既是回顾也是新的起点。“我们将持续擦亮西山教育这张闪亮名片,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陈志斌表示,百廿荣光正盛,西山小学将继续秉持绿色教育宗旨,在现代教育环境中积极创新、规范办学,守护教育的绿水青山,再树教育高峰。
【撰文】张艳青
西山小学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