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深圳、中山两市对迎接大桥经济提前布局、互动频繁。即日起,南方+推出中山部门“一把手”访谈,聚焦深中两地在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方面融合发展的新突破,敬请关注!
珠江口东岸,深圳市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蝉联全国城市“双第一”;珠江口西岸,中山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8个省级专业镇。随着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这两座城市的产业协作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中山市工信局局长林伟强。王云 摄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深中两地产业一体化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山将成为深圳跨城合作的首选城市。”6月18日,中山市工信局局长林伟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山与深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势互补,合作基础良好、前景广阔。中山将深度参与深圳产业链分工,大力推动“深圳研发+中山制造”,协同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着力构建“4+6”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深圳技术赋能中山传统产业
林伟强介绍,中山市工信局先后牵头拟订实施《加快推动中山与深圳产业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推进产业一体化行动方案》,积极探索中山与深圳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模式、协作新路径,全力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今年3月,中山市工信局与深圳市工信局召开深中产业一体化工作对接会,两市工信部门就深中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协同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推广应用鸿蒙系统等事项开展深入对接交流、达成广泛合作共识。近日,中山市工信局牵头成立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携手深圳加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基础建设、供应链上下游等方面交流合作。
林伟强介绍,中山学习借鉴深圳培育发展“20+8”战略性产业集群成功经验做法,制定了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发展规划,在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发展任务、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与深圳“20+8”产业政策作了衔接,强化与深圳产业政策协同。
另一方面,中山与深圳前瞻产业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协会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借智借力开展产业规划研究并绘制招商图谱,协同推动产业强链补链。
“中山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城市,我们大力引进深圳‘数字+’‘设计+’资源,加快赋能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林伟强介绍,中山积极对接深圳华为、腾讯等多家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平台,有20家深圳企业入选中山数字化智能化供给生态资源池,推动了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格创东智科技等与中山企业组建数字产业生态,引进中软国际落户东区、深圳华工能源落户小榄。
去年,中山引进深圳浪尖设计集团进驻翠亨新区,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占地70余亩,将打造全产业链工业设计生态园区。比亚迪、彩迅电子等一批深圳链主企业先后就近落户中山实现了增资扩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500亿元;其中,2024年至今计划新动工深圳重点工业项目13个、计划投资总额54.8亿元。
正积极推动深中经济合作区落地
去年以来,深中两市谋划建设深中经济合作区,总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马鞍岛35平方公里、南朗片区19平方公里、民众片区12平方公里,结合深圳“20+8”产业发展需求,以及中山“十大舰队”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产业链协同互补、优势产业规模扩张、新兴产业增长点培育的思路,共同培育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新能源等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林伟强介绍,深中经济合作区目前已明确合作区空间选址、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形成规划建设深中经济合作区建议方案。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深中经济合作区落地,将深圳技术、资本、品牌、管理等优势与中山资源、空间、市场、要素成本等优势充分对接,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此外,深中两地还在金融、会展、物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深圳是全球金融中心,我们加强与深圳金融对接合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山服务基地在翠亨新区揭牌,服务推动23家中山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发展。”林伟强说。
在会展方面,中山规划建设翠亨国际会展中心,积极探索与深圳交流办展、联动办展;在物流供应链领域,中山与深国际公司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深中现代供应链基地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建设“深中航空、深中跨境电商、深中制造业”三大供应链服务基地;在文旅方面,中山协同深圳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华侨城中山欢乐海岸主题乐园落地建设,正在与深圳华强方特集团洽谈建设大湾区(中山)方特主题乐园。
已整备连片工业用地1.24万亩
林伟强表示,多年来,中山通过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最完整、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在大湾区,中山的区位条件、要素成本方面也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深圳作为全国产业发展的高地之一,产业高端化趋势和转型步伐加快。随着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大桥时代的到来,深中产业一体化加快推进,中山有了更多直接参与世界产业分工的机会。
承载大产业需要大平台,搭建大平台才能承载大项目。近年来,中山在全市统筹谋划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主题产业园规划建设结合了全市现有产业布局、产业用地和各镇街低效工业园改造情况,同时按照土地连片可利用的原则开展。
十大主题产业园包括深中合作创新区、翠亨科创产业园、岐江新城智慧港、健康医药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高端显示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智能家电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72平方公里,目标打造一批深圳链主企业专业配套园区、定制化高标准工厂。
林伟强介绍,目前十大主题产业园已整备连片工业用地1.24万亩,已完善手续可供出让的工业用地52宗、合计6096亩。据统计,2024年十大主题产业园推进项目共计426项,其中产业发展项目292项,基础设施项目134项,总投资额超1300亿元。
十大主题产业园中的多个园区与深圳产业契合度高、合作基础良好,拓展了中山与深圳产业一体化发展承载空间。比如,深中创新合作区是中山十大主题产业园之一,重点围绕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链布局,如今已吸引了比亚迪、东方龙大、朗翼、智岩等一批来自深圳的项目落地。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通讯员】钟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