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么美味!老字号企业如何“翻新”?| 品牌说

走进广东造
+订阅

02:47

“腊”么美味!老字号企业如何“翻新”?

你心中的“广东味道”是什么?相信腊味一定是不少老广们的心头好。

而提到腊味老字号,一定绕不开这家老字号品牌——皇上皇。作为广式腊味的代表,它不仅满足了食客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老广的乡愁与情怀。

在如今新消费浪潮之下,老字号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让情怀与口碑同频共振?让我们走进这家传统品牌,感受老字号企业的岁月沉淀与创新活力。

传统腊味“翻新”

礼盒销量增长63%

皇上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1940年,在广州海珠南路“东昌皇上皇”腊味店正式开业。凭借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口味,该品牌很快便成为广州乃至广东地区广式腊味的代表。

传统广式腊味制作过程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品质难以保证。针对这一挑战,皇上皇几经探索,不断改良腊肠制作技术,1987年,皇上皇肉食制品厂成立,一年后建成全国首个太阳能腊味烘焙房,提升了产品卫生质量和稳定性。

如今,位于广州上下九商圈的皇上皇老铺,依旧每天人头涌涌,慕名前来购买腊制品的食客络绎不绝……从昔日前门后店的小作坊到如今广式腊味的代名词,“创新”是皇上皇保持生命力的核心。“作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创新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玉杰说。

今年,皇上皇特别推出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礼盒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还结合现代消费者口味偏好,推出了黑松茸腊肠、瑶柱腊肠等创新产品,将传统腊味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味蕾体验。春节期间,皇上皇礼盒销量同比增长63%。

“除了产品创新外,我们还在营销和渠道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传承和发扬品牌文化。”吴玉杰介绍,“比如,通过举办腊味文化节、与知名餐饮企业和大厨合作共创菜品等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升品牌影响力。”

此外,针对如今年轻消费群体口味的多样化特点,皇上皇也进行了针对性的产品开发。“近年来,我们推出了更为健康的薄盐腊肠系列、零添加系列等产品,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在洞察和探索市场的新趋势。”他说。

全链路升级

广式风味“走出去”

在坚守传统与创新并重的同时,老字号品牌也要注重提升全链路的生产能力。

“产品创新的背后,考验的是全链路的生产能力。”吴玉杰表示,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近年来,皇上皇从供应链、生产流程到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其中,在生产流程方面,皇上皇引入了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打通了ERP系统,实现了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再到物流运输全链路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去年底,皇上皇对黄埔区永和工厂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自动化灌肠线、剪肠线及12套焙房,年产能提升了5000吨;同时,引进MES系统、WMS系统、一物一码系统等,提升数字化制造和智能化生产水平。

“此外,目前我们正在封开筹建新的加工厂,投产后,年产能将增加16000吨。”吴玉杰介绍,“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去年12月,皇上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5%降低至15%,同时,我们满足了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条件,享受了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政策,去年加计抵减共200多万元,减少增值税及附税300万元,为我们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提供动能。”他说。

在提升全链路生产能力的同时,皇上皇也积极推动广式口味“走出去”。

目前,皇上皇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产品覆盖了全国各地。“此外,我们计划进一步推进出口业务,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出口至澳门、香港等地,未来计划拓展至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进一步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南方+ 佘夕彤 制图

【采写/脚本】南方+记者 唐亚冰

【摄像/摄影】南方+记者 张令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海报】佘夕彤

【统筹】袁佩如 刘倩

阅读更多“品牌说”相关内容>>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