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莞荔枝种植系统在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东莞荔枝种植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面对今年荔枝大幅减产的现状,农业相关部门应该如何做,进一步提升莞荔品牌影响?为此,南方日报、南方+专访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园艺研究员马锞。
南方+: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东莞)于2020年1月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年东莞荔枝种植系统也在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你认为,东莞荔枝种植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
马锞:莞荔种植千年,品种资源丰富且富有特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荔枝是东莞市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的水果。
东莞荔枝种植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是创新。增城荔枝历史悠久,茂名是中国最大的荔枝产区,而东莞荔枝则是在品种和技术上取胜,种植系统更为先进。
南方+:与其他地方相比,东莞荔枝的品种、种植技术等方面有哪些优点?
马锞:与其他地方相比,东莞荔枝以优质品种为主,不论是传统糯米糍、桂味等品种,还是观音绿、冰荔、岭丰糯等荔枝新品种,优质品种荔枝在东莞占比超八成,是优质荔枝品种率最高的城市。
在新品种选育方面,从东莞选育出的荔枝新品种有8个(红绣球、岭丰糯、观音绿、唐夏红、冰荔、莞香荔、莞福红、晚桂荔),占全国新品种的六分之一。在种植技术方面,20世纪90年代,东莞荔枝专家叶钦海研究出“妃子笑矮化、密植、早结、丰产、稳产、优质”的荔枝栽培新技术,获得北京国际博览会技术发明奖。从20世纪80年代起,东莞持续开展糯米糍荔枝丰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获得多项省级科技奖励。近年来,针对荔枝产业瓶颈问题,开展了荔枝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促进了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今,东莞是优质高端荔枝的发源地,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先行区,荔枝栽培技术先进,种植技术上一直在创新。
南方+:由于今年荔枝产量少,“冻眠荔枝”一度冲上热搜。你如何看待“冻眠荔枝”?从口感和技术两方面分析,你觉得“冻眠荔枝”的市场前景如何?
马锞:“冻眠荔枝”是去年开始冷冻,今年才拿出来售卖,就我个人而言,对“冻眠荔枝”的发展前景持保留态度。以东莞为例,东莞有吃荔枝的文化,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市民热衷于买荔枝、送荔枝、摘荔枝,这是非常应季的文化风情。其次,“冻眠荔枝”本身在口感还有提升的空间,经过长时间的冷冻是否能保留住荔枝的新鲜感,这需要深入研究。再者,我国新鲜荔枝的供应时间较长,从种植方面来看,每年从4月至9月,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由南至北再到南的荔枝陆续收获,荔枝的供应持续近半年,能吃上新鲜荔枝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南方+:今年广东荔枝产量不高,尤其是糯米糍、桂味等品种,你认为在今年的情况下,农业相关部门应该如何做,进一步提升莞荔品牌影响?
马锞:应对极端天气,政府部门要做好技术服务,与气象结合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荔农提升种植技术。其次,东莞应大力种植培育优质、抗逆的荔枝品种,今年,冰荔、观音绿相较于糯米糍、桂味等品种的荔枝产量减少较少,加强品种技术的创新,对于应对极端天气是一个较为根本的方法。最后,政府可以大力推广荔枝保险服务,对于荔农而言多了一份保障。
南方+:目前正值荔枝采摘季,果实采收和储存至关重要。作为技术专家,你有什么建议给到荔农。
马锞:正值荔枝采摘季,建议荔农将成熟的果实尽快采摘,采摘之后做好预冷再快递发出。此外,近期雨水频繁,树上湿滑,上树采摘荔枝时要注意安全。
【撰文】郑家琪 施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