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岳学军前往河源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精准对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南方+

5月31日,为深入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乡村振兴专班《关于开展千名农技特派员精准对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暨百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设工作的通知》,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岳学军前往河源市东源县开展科技服务,对接陂角村、观塘村、梨园村、老围村、金史村、仙湖村、仙坑村、寨子村下、坝村(深入服务)、下屯村(深入服务)。

其中,岳学军与河源市科技特派员农技特派员李胜强和钟天喜紧密联动,分别携手聚焦柳城镇的下坝村及义合镇的下屯村,通过深入调研这两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瓶颈,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与技术指导,推进东源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生动诠释了科技兴农、智慧助农的南国新风范。

团队先后前往河源市东源县的2个典型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分别为:柳城镇下坝村,义合镇下屯村。

团队先后前往河源市东源县的2个典型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分别为:柳城镇下坝村,义合镇下屯村。

受访者供图

下坝村

加强技术推广,科技推动科技小镇建设

精准对接典型村的第一站,岳学军团队与农业科技特派员李胜强来到了“借稻而兴”的下坝村,汇聚服务当地的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商百千万工程的落实。

2022年,下坝村引入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广东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种植属全国首创的“航天稻”4800亩,并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

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和农耕文化的振兴。因此,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以一产农业科技为基础纵深,从农耕文明和地方客家文化的时代演变切入,通过农业科技推动华夏文明发展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来讲好农村土地的故事,以促进和启发人们对乡村产业的认知,提升乡村产业影响力和价值。

长期以来,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围绕稻田文化、科技,扩大下坝村服务内容,建设了田间科技小院、智慧农业科普馆、水稻智慧农场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等,并根据农时进行主题活动策划,讲好土地的故事,为下坝村建设科技小镇搭建有效平台,注入更高效的活力。

目前,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为东源县196个镇村以及55个100亩以上的粮食种植大户提供生产技术及托管服务,总面积超过5.4万亩,建有全程托管示范基地5个,辐射带动东源县辖区5000多亩撂荒地复耕复种。

精准对接服务柳城镇下坝村

精准对接服务柳城镇下坝村

在与下坝村村委沟通过程中,下坝村党总支书记杨武表示,目前下坝村的种植技术已经完善,如何围绕稻田农业文化做出亮点、做出特色以及推进下坝村农文旅建设是目前发展的主要难题。岳学军教授与农技特派员李胜强对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针对稻田农业,下坝村应当紧扣“稻田文化”这个核心,利用智慧农业农场打造稻田科技主题公园、展板、长廊以及模型等代表性成果。

同时,依托下坝村科技小院,结合数字农业开展智慧农场工程建设,实现水稻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对于农文旅的推进,应当朝下坝村的墙绘、科技馆、宣传视频、文旅路线设计以及客群服务中心建设等方向努力,积极引进研学项目,加强与高校青年学子的交流,开拓创新更多乡村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实现“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的乡村文旅新业态。

受访者供图

下屯村

解决农文旅难题,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随后,岳学军团队与农业科技特派员钟天喜前往下屯村,针对该村面临的农业种植、媒体宣传应对及乡村运营规划等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科技与规划的双重服务,为下屯村解决现存难题。

精准对接服务义合镇下屯村

精准对接服务义合镇下屯村

下屯村党总支书记阮蔼宜书记表示,在义合镇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助下,目前下屯村的农文旅业实现较好的发展,但目前也存在村庄环境、安全以及撂荒地、村民对种植的积极性较低等问题。

对此,岳学军教授与农技特派员钟天喜表示,下屯村应当双管齐下,做到全方面发展。

一方面要紧扣“阮啸仙”这一红色文化主题,结合党建活动、学堂参观讲解、红船精神等内容,将阮啸仙景点发扬光大,在稳固下屯村红色农文旅业的发展前提下进一步开展花海公园、植树公园、研学基地、下屯村骑行等特色活动,同时做好住宿接待服务与媒体宣传工作,进而推动下屯村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要做好新品种、新方法、新模式的引进,如华航香银针水稻、格桑花、兰花等品种,探索出更多适宜当地种植的作物品种与技术、模式,打造更多下屯村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户实现增产丰收从而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农业生产种植中来,切实解决撂荒地与村民积极性的难题。

本次精准对接服务,岳学军教授以其深厚的农业科技知识,为下坝村和下屯村的发展提供了科技、决策支持,展示了科技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展望未来,岳学军教授及其团队将继续深化精准对接服务,持续开展农技特派员服务“百千万工程”、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助力广东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炫天 蔡竹轩 蔡新鹏

【来源】南方农村报、华南农业大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赵飘飘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