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坚持”“五个着力”——四会市科协科普赋能助力“百千万工程”

四会发布
+订阅

今年以来,四会市科协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践行科普为民的工作理念,助力四会市“百千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坚持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为重点,着力促进校园科普提质增效。

△2024年以来,市科协校园科普活动受益学生近2万人

科技强国,科普先行;科技创新,少年先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市科协工作重点关注的科普对象。今年以来,市科协走进四会市第三幼儿园、四会市第二幼儿园、四会市东城中学、四会中专等学校举办大型校园科普活动4场,积极邀请广州市、肇庆市30多个科普团队走进四会,将前沿科技知识带进各大校园。同时,市科协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赛事,成功举办第二届四会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并积极承办第二十四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肇庆选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四会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坚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着力促进科学知识普及推广。

△市科协面向重点科普人群开展科普服务活动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市科协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工作理念,今年以来,针对全市乡镇居民、老年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在“世界读书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要节点,联合各单位部门开展了12场科普服务活动,深入3个社区,累计受益居民超过2万人。活动现场通过播放短视频、互动游戏、有奖问答等形式趣味化宣传实用科学知识,提升了全民科学素质。

三是坚持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使命,着力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提高。

△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等有效提升了我市科技人才素质

高水平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市科协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大力开展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今年以来,市科协共举办了2场科技辅导员培训班,通过邀请名师授课、技能培训和小组实操,显著提高了全市100多名科技辅导员的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市科协深入聚焦如何让科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依托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为全市40多名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积极引导他们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实现科技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

四是坚持以实地调研走访基层为主线,着力发掘企业发展新优势。

△肇庆市科协党组书记林晓东与四会市科协领导班子深入企业走访调研

市科协积极发挥科协系统人才、技术、科技信息等优势,加强与上级科协的沟通以及对乡镇科协的调研指导,为乡镇科技企业与省、肇庆市级科技专家之间牵线搭桥。今年以来,市科协领导班子深入汇玉堂国际玉文化博物馆、四会市桔子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正利农牧有限公司、常丰生物科技(肇庆)有限公司、四会市绿樱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共收集企业科技需求20多条,增强了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产业科技需求对接、发展新质生产力、跑出“四会加速度”奠定基础。

五是坚持建设全矩阵科普阵地,着力描绘科普文旅融合新画卷。

△科普教育基地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参观学习

市科协坚持紧密织牢科普网络,贯彻落实“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不断拓展科普阵地,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在市科协的全方位引导、针对性服务下,我市共有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9个,肇庆市科普教育基地10个,四会市科普教育基地16个,打造了具有示范性、特色化、可推广的科普教育基地矩阵。我市科普教育基地除了具备完善的科普设施及科普服务外,还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特色。以四会瀑布奇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四会市威整电站有限公司、四会市桔子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首的科普教育基地在四会大地上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通过深挖独特科普资源,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提供了集教育、研学、审美和愉悦为一体的科普研学新体验,年均吸引参观游客近五十万人次,实现了科普与文旅的巧妙融合,美景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有效助推四会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科协将继续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科普工作为抓手,不断开拓创新,以科普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四会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四会发布编辑部

供稿丨四会市科学技术协会

编辑丨张良衍

责编丨苏锦萍

主编丨黄乃焱

执行总编丨钟少洁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会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