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那龙镇在推动“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中,十分重视集体经济发展,充分激活村级力量,创新方式、创新模式,盘活乡村物业、资源和资产,不断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近期,那龙镇促成了历屯村和龙胜村实现合作,共同出资收购那龙历屯富民水电站,未来每年将为两村创造共计约13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那龙历屯富民水电站在阳东区那龙镇历屯村委会不远的河边,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圆柱形发电房在河边树林下,旁边是一条只有三米左右宽的引水渠,河水正经此向电房底部缓缓流去。
该电站原本由私人投资建设,已平稳运行了将近20年。今年初,投资者因为个人原因计划出售,当时历屯村委会正在寻找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听到消息后立即开展接洽工作。
历屯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相对于投资种植业,该水电站优势明显,建成近20年,运行正处于较为良好的阶段,而且每年发电量和收入相对稳定,收购后能马上产生效益,对于资金并不雄厚的村委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但问题在于:经过第三方评估,收购该电站最少要80万元,而历屯村资金不足。
对此,那龙镇非常重视,开展相关指导收购工作,而促成合作则成了这次投资的最佳选择。恰逢此时,出于同样的原因,龙胜村委会也看中了该项目,于是一拍即合,根据双方协定,龙胜村委会出资50万元,每年可享3万元固定分红收入,5年后还能收回本金。今年3月,在经村民大会的讨论和慎重决策,龙胜村委会正式投资历屯富民水电站项目。
效果很快显现出来,接手后首月即6月开展自主经营。结合之前收入数据和当前发电情况来测算,10余年就能回本。
“这次收购给了我们镇和村干部很大的启发,村级单位资金实力并不雄厚,但如果能团结起来,整合好分散的集体经济力量,利益共享,制定好规则,一样可以办大事。”谈起这次收购,那龙镇委、镇政府这样总结。
不仅如此,那龙镇积极创新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其中,2022年底创新探索的“土地信用发展中心”模式,已成为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该模式运作思路是,村民将土地“存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统一对流转土地进行规划、招商和管理。该模式启动后,仅用几个月时间流转集中了1800亩耕地,如今,这里正打造成为“广东菜心”种植基地。而村民每年能从中享有60多万元的固定租金收入,还能带来20余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当前,那龙镇还借助移民新村项目建设时机,正积极探索物业经营型村集体经济模式。那龙镇移民新村项目包括移民新村风貌提升和产业扶持项目,其中产业扶持项目主要是统筹使用移民专项资金和其他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厂房,未来通过运营出租实现可持续性收入。目前项目已动工建设,且已与一家生鲜食品企业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并以此为龙头带动畜牧业发展,预计建成运营后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80多万元的年收益。
【撰文】陈步上 通讯员 梁秀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