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设置更好对接产业需求,山东审计助力中职教育改革取得实效

大众日报
+订阅

教育是国之大计。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下半年,省审计厅在全省层面统一组织力量,对省教育厅和济南、淄博等10市及99所中职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助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取得实效。

在中职教育审计中,审计发现一些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不够精准,与区域产业、行业需求契合度不高,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相关专业学生占比不高;第二产业专业设置和招生不足,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招生过多;未按规定要求制定专业负面清单等问题。对此,审计推动省教育厅、各学校围绕我省优势产业集群重点领域和紧缺专业,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和结构,将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紧密对接产业优化设置专业。如,淄博市制定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发展水平考核方案,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抽取15个专业,对全市中职学校的76个专业点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优化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针对发现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问题,审计推动省教育厅会同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下发《关于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通知》,推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联合办学、贯通培养,进一步打通了中职生成才上升通道,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留住人培养人。

扭住薄弱环节,规范资金管理使用。针对中职教育审计中反映的一些学校未足额提取或少发放奖助学金问题,审计推动19所学校补提补发奖助学金394.98万元。审计还重点关注了校园安全保障、学生权益维护等工作存在的问题隐患,针对中职教育审计中发现的一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缓慢或使用效益低下问题,审计督促有关市统筹力量,强化保障,推动大型智能(仿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实训基地均在加紧推进建设,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各职业院校强化运行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同时,省审计厅还对省本级和济南、青岛、烟台7市及部分县(市、区)义务教育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针对一些地方未及时拨付使用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资金、部分学校违规扩大生均公用经费使用范围、财务核算不规范、财会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审计指出问题后,各有关市县采取措施积极整改,部署开展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检查,及时进行自查自纠,审计期间即促进资金拨付使用2519.82万元。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