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阳春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底蕴深厚,拥有楹联、粤剧、非遗、民俗等丰富文化资源,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为展示阳春精彩历史文化,南方日报、南方+策划推出“探寻春州文脉”系列报道,进一步坚定阳春的文化自信,助推阳春高质量发展。
近日,阳春市书法家协会成立四十周年书法展在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一楼展厅举行,旨在展示阳春市书法精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本次书法作品展共展出作品110多件,其中包括特邀作品23件,国家级作品8件。展出的作品“楷行草篆隶”五种字体俱全,点画精到、结体得当、章法合理、雅俗共赏,是对阳春当前书法艺术水平的集中展示。
苍山莽莽舞飞雪,洱海粼粼朗月明。花卉上关闻远近,下关风动古今名。谢维祥书
南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黄树森书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李太亮书
宋代苏轼《书所获镜铭》,潘朝铭书
当代阳春书法事业,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蓬勃发展。1984年7月,阳春市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阳春书法开始走团结发展的道路。40年以来,阳春涌现出谢维祥、黄锋、严文赋、李太亮、颜克勇、潘朝铭、黄树森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艺术造诣的书法家,阳春书法作品在各类展览、评比中屡创佳绩,阳春市还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广东省楹联文化之乡”,阳春市第一中学、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和小学获评“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广东省楹联文化教育基地”,有效助力阳春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自古以来,书法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声的乐”。近年来,阳春市书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阳春市书法家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团结带领阳春广大书法工作者、书法爱好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文艺力量,助力阳春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严文斌书
唐代方干《涵碧亭(洋州于中丞宰东阳日置)》。黄锋书
唐代孙过庭《书谱》。颜克勇书
元代柯九思《题李伯时画马》《题宋徽宗画柔条雨燕》《题赵令穰群鹅图》。严文斌书
据了解,阳春市书协现有会员215人,其中国家级会员7人、省级会员55人。近年来,阳春市书协举办了广东省百场展览进基层乡村振兴展等各类书法展30余场次;与江门市的江海区、台山市、开平市,珠海市的香洲区,肇庆市的端州区,茂名市的茂南区等地联展6场次;出版阳春书协成立40周年等书法展作品集11套;开展书法“六进”等活动100多场次。免费为群众送出春联4万余副,送出书法作品1000多件。
【文字】南方+记者 罗天
图片均由阳春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统筹/策划】黄韬炜 罗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