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惠城区河南岸街道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打造“美丽城市客厅”为契机,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扎实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突出“人文底蕴深厚、商贸特色显著、营商环境优越、人才资源丰富”的城乡特质,持续擦亮宜居宜业宜游的“金名片”。
一主一辅,打造多元化城市名片
河南岸街道打造的“美丽城市客厅”以商贸文旅特色的港惠罗浮里街为主厅,以年轻多彩活力的33号青年公路街区为辅厅。一主一辅的“美丽城市客厅”,现如今已成为展示河南岸街道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和未来前景的重要窗口,不仅是传递政策知识、服务南岸企业、促进产业招商的重要平台,更是河南岸商贸繁荣、青年友好、人文历史丰富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
港惠罗浮里街区是河南岸街道推进城市更新、推动老旧自建房实现新生蝶变背景下打造的城市商贸典范。街区位于河南岸街道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段,商业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商贸文旅为特色,主要面向城市居民、商贸企业等目标客群,通过“两街一馆一集市”深度链接现代商业与城市文化,给予人们沉浸式文旅商贸体验。
33号青年公路街区是从废旧的制衣厂华丽转身成为集街头生活、餐饮美食、文创零售等业态板块于一体的新青年文创街区。去年以来,越来越多青年来此创业,塑造了这个街区的年轻属性。33号青年街区分为内、外馆两部分,其中,外馆占地约8000平方米,分为“33西部公路商店”“33国潮青年公园”“33北欧色彩工坊”三大主题园区,内馆是占地约300平方米的河南岸街道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位于街区二楼,由河南岸街道携手企业共同打造。内馆大量使用数字化展示方式,设置了中心工作、历史沿革、建设成效、未来规划、特色文化、休闲会客共7个板块,塑造“青春活力、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的城市空间。
突破传统,打造开放式活力空间
河南岸街道“美丽城市客厅”打破以往单一、封闭、展馆的形式,以共享化、街区化、集市化的开放式空间形态,将城市的建筑风貌、产业特色和人文情怀深度融合,与当地居民、来访游客建立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系,塑造“产、城、人”协同发展的城市新空间。
在港惠罗浮里街核心广场处,不仅设置休闲桌椅、遮阳伞供居民游客乘凉休憩,还有300平方米的超大LED显示屏,展示河南岸的历史沿革、规划设计和建设成效,充分发挥其作为招商推介窗口作用,展现优越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吸引广大优质企业扎根落户河南岸发展。
在33号青年街区外馆,通过外立面改造、灯光设计、空间布局等举措,将原为一栋六层高的简易楼房打造成“彩虹楼”。曾经低矮的平房变身成为“T型光影台”,免费提供给市民游客休闲休憩。街区中间还布置了具有露营风格的桌椅和帐篷,在彩灯闪烁的营地里,市民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还能在帐篷营地内休息、拍照打卡,多元化的消费应运而生,激活城市夜间经济。
深耕文化,筑就高品质人文空间
广府、客家、潮汕文化在惠州交汇,历代许多名人也在此流连忘返,例如东晋药物学家和医学家葛洪来到惠州罗浮山采药济世,又如杰出文学家苏轼寓居惠州留下了“罗浮山下四时春”“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话。而这座岭南名山在河南岸街道的“美丽城市客厅”——港惠罗浮里街得到了生动诠释。
在港惠罗浮里街主厅,有惠州首个沉浸式主题街区“蝶树溪谷”,以“岭南第一山”罗浮山文化为内核,通过昼夜交替、动静结合、声光电融汇的表现形式,为人们讲述葛洪化蝶的美丽传说。白天,在街区巨幅墙画上,具有罗浮山地域特色的动植物精灵在双生蝶树下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给游客构筑了一个唯美梦幻的生态溪谷场景。夜晚,双生蝶树点亮紫色的梦幻灯光,在树洞上演全息投影的剧场会,IP精灵巡游、葛仙翁现身送福等场景不定时上演。同时,在街区3D户外大屏处,则播放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导演郑文政执导的以罗浮山文化为主线故事的原创动画片《罗浮里》,给市民缔造沉浸式人文体验。
河南岸街道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丰厚,在马庄村有赵佗将军泉文化,在湖山村有省级非遗李家拳文化……依托“美丽城市客厅”,河南岸街道立足“以文化人、文化兴街”,打响历史文化品牌。
近悦远来,筑造青年友好人才高地
“美丽城市客厅”不仅是惠城区最繁荣的商圈之一,还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目前已建成港惠商圈人才之家、33号青年公路街区青年之家。此外,南岸路上的团豆创意园、TOP湾区创新产业园与“美丽城市客厅”遥相呼应、形成联动,持续发挥青年人才集聚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到河南岸工作、居住、游玩,进一步擦亮“青年友好南岸”城市名片。
接下来,河南岸将进一步挖掘亮点和特色,努力将“美丽城市客厅”打造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推介、招才引智创新的重要平台,加快推进城市活力区、三宜品质区、城乡融合区、生态智慧区“四区”融合建设,为全面打造科教人才创新高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中心街道接续奋斗。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林雅瑶
【图片】河南岸街道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