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每天最崩溃的时刻莫过于哄宝宝睡觉。宝宝到了时间总不肯乖乖睡觉,好不容易哄睡着又醒了,睡到半夜总是翻来覆去······似乎用尽方法也搞不定家里的“睡觉困难户”。
孩子不睡,爸妈崩溃。到底怎样才能让宝宝快速入睡,拥有个好睡眠呢?接下来,东城医院中医科就教几招在家也能做的小儿推拿手法,大家不妨试试看,说不定今晚就收获“安睡宝宝”哦!
一、宝宝睡眠不安的原因
1、太兴奋
如果睡前,宝宝们吃的太饱,或是爸妈逗乐了宝宝,使得宝宝无法安静下来,这时候想要宝宝安然睡觉自然是一件难事。所以,如果想要宝宝安静睡觉,爸妈记得睡前别让宝宝太过兴奋哦。
2、太冷或太热
宝宝们睡觉时,如果感觉身体太冷或太热,而他们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就只好通过肢体动作来告诉爸妈。因此,爸妈在宝宝们翻来覆去的时候,记得要查看宝宝的被子盖的是否完好,或是否被子盖得太多。
3、生病
躯体疾患,如中耳炎、消化不良、佝偻病、肠绞痛等,或饮食因素中,牛奶过敏或某种配方奶过敏引起的婴儿腹痛,也可引起婴幼儿睡眠不安。
4、不良的睡眠习惯
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妨碍婴儿顺利入睡最常见的原因,例如入睡时往往需要吸吮、吃奶、抱在怀中轻摇、轻拍或步行等安抚。这些模式一旦成为习惯,婴幼儿便会过分依赖父母的注意和陪伴才肯入睡,夜间醒来时,往往也需要父母的安抚才能再次入睡。
5、喂养不当
婴幼儿睡前吃太多会使消化系统不适,吃太少则容易饥饿,均难以入睡。6~8个月后一般在晚间睡眠过程中无需进食,如果此时仍频繁地喂食,不仅干扰了睡眠周期的自动转化,摄入大量的液体也会使夜尿次数增多。所以,晚饭最好给孩子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可吃得过饱。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晚饭后就最好不要再吃其他零食、水果了。
6、长牙
宝宝开始长牙的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在6-10个月,伴有流口水、咬东西、易怒、不好好进食以及牙龈红肿。家长用洗干净的手指帮助宝宝按摩牙床能有效缓解宝宝的不适,通过小儿推拿的办法补肾阴、清胃等对证调理效果会更好。
二、宝宝睡眠不好,中医如何看待?
中医认为,小儿心气有余,见闻易动,易受惊吓固可见夜寐不宁。同时也可见夜晚饱食不舒。即胃不和夜不安。现在孩子大多都有肠胃饮食积滞的情况,其积食原因,或是饮食不规律、进餐过量,或是摄入食物高脂高蛋白过量、超过肠胃消化吸收能力,或是孩子进食不咀嚼、直接吞咽等等,这些就会导致肠胃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形成积食。积食一方面会化热,导致内热加重,另一方面会形成痰湿,阻滞经络,影响经络气血运行。
中医讲“夜卧血归于肝,阳入于阴则眠”。夜卧安稳则血归于肝以养育身体(西医上也讲夜间睡眠安稳,生长激素分泌才会旺盛,孩子生长发育才会正常运行,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内热重(心肝经积热),阴不潜阳,孩子就无法正常入睡,阳气主动、就会表现出翻身、踢被,俯卧,盗汗,醒转哭闹等情况。
宝宝如入睡后翻来覆去,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这即是胃有宿食,脾胃不和的缘故。如入睡后四肢抖动“一惊一咋”,则多是白天过于疲劳或精神受了过强的刺激(如惊吓)所引起。
三、中医如何缓解宝宝的睡眠
1、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的宝宝喜欢趴着睡,手脚发凉,精神疲倦,面色青白,吃饭少,大便不成形。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补脾经1-3min、推上三关1-3min、揉一窝风1-3min。
补脾经1-3min
推上三关1-3min
揉一窝风1-3min
2、心火旺盛:
心火旺盛的孩子表现为经常哭闹,声音洪亮,喜欢仰着睡,烦躁不安,面色红,大便偏干,小便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清心经1-3min、清肝经1-3min、清天河水3-5min、揉涌泉1-2min。
清心经1-3min
清肝经1-3min
清天河水3-5min
揉涌泉1-2min
3、惊惕不安、夜啼:
宝宝惊惕不安,容易醒,梦中啼哭,神色慌张,如见异物,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掐揉五指节(掐一揉三,依次掐揉五个指节,操作5-10遍)、揉小天心1-2min、清心经1-3min。
掐揉五指节
(掐一揉三,依次掐揉五个指节,操作5-10遍)
揉小天心1-2min
清心经1-3min
4、睡不安稳:
宝宝睡不安稳,频繁翻身,口臭,肚子胀,大便酸臭。这种情况可以摩腹1-3min、揉板门1-3min、掐揉四横纹5遍、清大肠1-3min。
摩腹1-3min
揉板门1-3min
掐揉四横纹5遍
清大肠1-3min
东城医院中医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疗效奇特,无副作用,是一种无痛苦、减少用药、缩短病程的预防保健、绿色治疗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长采取了错误的手法,推了不合适的穴位,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因此,如果家长担心拿捏不准穴位,建议带孩子到医院寻找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推拿治疗。
东城医院中医科的特色诊疗项目——小儿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通过对特定部位的点按推拿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东城医院中医科
东城医院独立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配有全自动煎药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中医科下设内儿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理疗科、肛肠科、妇科门诊。
中医科配有先进的专科诊疗设备,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中医行业标准规范,积极开展内、外、妇儿、肛肠、乳腺、骨伤、皮肤等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如天灸、针灸、电针、火针、火罐、艾灸、刮痧、走罐、放血、神灯、推拿、牵引、熏蒸、热疗、梅花针、三棱针、埋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简、便、验、廉”的优势,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专家介绍:
1、东城医院岗贝总院:
广东省保健协会针灸分会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针灸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与食疗营养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中医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复杂病例。运用针灸、推拿、火针、穴位埋线、刮痧、小针刀、放血等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及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等。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上级医院进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参加市级科研立项多项,出版医学著作1部。
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东莞市中医药学会针灸委员委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委员会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外治法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颈肩腰腿疼、中风后遗症、肥胖等疾病的治疗。
师从袁强平(名中医)尽得真传,将传统中医理念和创新疗法相结合形成特色诊疗方案以及经验方临床推广。擅长运用中药、针灸、火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落枕颈椎病、肩周炎、颈腰椎间盘突出定、颈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网球肘、风湿、类风湿等各种关节炎、面肌疼挛、面瘫、眩晕症、顽固性失眠、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胃肠炎、便秘、产后身痛、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不调、闭经、乳腺增生、小儿积、惊风、耳鸣、耳聋、控疮等,均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多年,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深耕中药辨证施治、小儿推拿、传统针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诊疗操作治疗面瘫、肢体关节痛症、中风、失眠、肥胖、小儿体质调理等。在国内核心期刊参与发表论文多篇。
2、东城医院温塘门诊
东莞市中医学会针灸推拿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中医学会中西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运用中药口服、外敷,结合针灸、拔罐等内外治法相结合治疗多种疾病,在头痛、腹痛、颈肩腰腿痛、内科、妇科疾病及一些疑难杂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运用醒脑开窍针法及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及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康复取得较好疗效。2017年7月被东莞市中医学会聘任为东莞市名中医师并承项目指导老师。
联系方式:
地址:
东莞市南城路56号东城医院门诊部五楼;
电话:
0769—22106313(转中医科)
供稿/中医科 温玉成
编辑/黄宇娃
校对/汤思明、黄叶香
审核/熊家义、陈国威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