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中国提议、联大通过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戈隆东

今天,不仅是中国的端午节,也是全球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

就在3天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00:16

今天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中国提议、联大通过

(一)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魅力所在。

当今世界有8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和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而每一种文明都深深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各类文明是平等的,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

正是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多样带来了交流,交流孕育了融合,融合推动了进步。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

所以,必须正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态度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打破交往壁垒、消除交流隔阂,相互汲取智慧养分,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二)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尤其是在人类文明已经深度融合的今天,唯有不断交流才能共同发展,唯有相互借鉴才能彼此成就。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就要坚持文明对话,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不同文明的相遇既带来了文明的交融,也产生了文明的碰撞。

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前提下通过对话交流,既认识对方,也在对方的认识中更好认识自己,才能消除文明隔阂、疏远和敌对,也才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倡议联大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文明对话对于消除歧视偏见、增进理解信任、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团结合作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

这是推动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行动,体现了中国在百年大变局中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和联合国工作的坚定支持。

(三)

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各种文化思潮激流涌荡,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地缘政治冲突日益加剧,“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加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给整个世界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带来了巨大阴影。

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站在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2023年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为共同应对世界文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主席继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第三个全球性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这一倡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诉求,推动并引领文明对话交流、包容互鉴、繁荣发展,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

全球文明倡议向世界发出了深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呼应。

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充分表明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共识。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开展不同文明对话,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欣赏它们形成的多彩之美,才能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隔阂,才能避免落入文明冲突的陷阱,才能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正能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根据联大决议规定,期待各方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对话国际日庆祝活动,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

编辑 唐嘉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