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桨逐浪!这班香港海关阿sir争做龙的“船”人

今日香港地
+订阅

04:56

飞桨逐浪!这班香港海关阿sir争做龙的“船”人

粤港澳大湾区江河通达、水网密布,百余条河涌串起各大村落,独特的地貌特点也孕育了独树一帜、生生不息的龙舟文化。

每年3月开始,香港十八区都举行“起龙”仪式,潜龙纷纷出水,健儿挥桨如飞,龙船跟着鼓点在水上“飞”过,这些无不在宣告:香港已进入龙舟季。

“齐心协力,拼尽全力的感觉非常吸引我”

“虽然工作很忙,但我们依然要确保训练,以备战端午节当天的沙田龙舟竞赛。”在沙田城门河畔,刚刚做完热身运动的文琬茵手持龙舟桨,准备下船训练。桨面上写着的“海关”和绿色队服上的标志都格外醒目。她是香港海关龙舟队队员,也是海关铁路及渡轮口岸科的一名督察。  

香港海关龙舟队队员 海关铁路及渡轮口岸科督察 文琬茵

香港海关龙舟队队员 海关铁路及渡轮口岸科督察 文琬茵

文琬茵所说的沙田龙舟竞赛,是香港本地历史最为悠久的龙舟赛事之一,每年端午节当天(农历五月初五都会在沙田城门河举行。这里是全港唯一可分别在河岸两边观战的地方。对观众而言或许分别不大,但对龙舟上的艇手而言,两岸皆可听到热烈打气声浪,比赛时格外兴奋。

“对我而言,扒龙舟的乐趣在于拼命地扒,那种拼尽全力去比赛的感觉非常吸引我,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个运动。”文琬茵说道。

记者:最早是如何接触到龙舟这项运动?

文琬茵:我从大学时期开始扒龙舟,到今日差不多已有8年的时间。读大学期间,每年端午节学校都会参加一个机构举办的龙舟比赛。我们一帮同学就组队去参赛,那时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之后,为了提高成绩,我们还去赤柱和一些渔民龙舟队一起训练,在一场场的比赛中,我逐渐爱上了扒龙舟,那种拼尽全力的感觉真的很棒。

记者:海关的工作也比较忙碌,日常如何分配时间参与训练?

文琬茵:海关有很多同事都是轮班工作,所以大家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比如上班前、下班后或者休息时间来练习龙舟。因为香港海关是一支非常有凝聚力的团队,所以大家都愿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练习龙舟。

记者:扒龙舟最重要的是什么?

文琬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一条龙要怎么才能扒得快?关键是要整齐。比如在香港本地的标准龙比赛中,大多数使用的是一条中龙,大约需要20个划手。大家如何一致地跟随鼓手发出的指示划得整齐,其实是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即使某个队员个人能力很强,他如果只顾自己拼命扒,但结果也不一定会好。因为他可能会把队伍带乱,反而会拖慢整条龙舟。所以,最重要的还是齐心协力,才能划得快。

记者:女生扒龙舟有什么优势?

文琬茵:以前听人说过,一些地方有“女子不能上龙舟”的传统,但现在女生扒龙舟已经很普遍了。香港海关龙舟队也在去年成功组建了一支女子龙舟队,并在一些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也有越来越多女生加入我们。

我认为,女生的优势在于体重比较轻,但同时我们的力量又相当充足。所以,当我们扒龙舟时,体重轻但能发挥出很多力量,这样我们的船也能更快。

“与大湾区内地龙舟队交流令我大开眼界”

龙舟文化是岭南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群众基础。

大湾区大大小小的河道上,鼓声阵阵、呐喊不断,龙舟的“速度与激情”令人叹为观止。端午前夕,一场名为“同饮东江水 共谋发展路”兰海龙舟游龙活动在惠州博罗县园洲寮仔村龙舟训练基地举行。活动吸引了香港海关龙舟队、香港警察龙舟队等六支龙舟约500人参与。

“龙舟游龙”又称“龙舟景”或“龙船景”,是珠三角水乡地区端午期间盛行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这一活动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十八之间进行。“龙舟游龙”当天,村民们将龙舟扮得“花枝招展”“争奇斗艳”。扒着龙舟到兄弟村、老表村探亲互访,涉及各村各具特色的龙船景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而蜚声海外。

“这次活动真是令我大开眼界。”香港海关龙舟队队员、海关机场科关员吴家信回想起当日的场景依然兴奋不已。在他看来,扒龙舟早已不是单纯的竞技活动,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去内地参赛之后,我感觉更深入地了解这种传统运动。同时,也希望影响身边的人去认识龙舟文化。”

香港海关龙舟队队员 海关机场科关员 吴家信

香港海关龙舟队队员 海关机场科关员 吴家信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龙舟运动?

吴家信:以前读书的时候,我很喜欢玩水上运动。我参加过游泳队和划船队的训练和比赛,但是龙舟对我来说更具吸引力。因为它更需要合作,而不是个人的比拼。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起培养团队精神和默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在划龙舟时,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成为了一个整体。每个人划得好或者不好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所以在龙舟上,每个队员的角色都非常重要。

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大家可以一起研究如何划得更好的技巧。我们会一起思考,如何改进姿势,如何提高划船的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进步。

记者: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比赛经历?

吴家信:我记得第一次代表部门比赛,是与一支由残疾人组成的龙舟队进行。整个过程都很难忘,因为扒龙舟并不容易,但通过竞技,我们两支队伍可以一起去突破自己,我们可以齐心协力地冲过终点线,并成功完成比赛。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我认为,争夺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享受运动的过程。

记者:有在内地参赛的经历吗?

吴家信:我之前去过惠州,那里有很多非常热门的龙舟赛事,我们参加了其中一项。其实,内地的比赛规则和形式,都和香港有所不同,让我觉得眼界大开。

他们会更加着重一些传统仪式。另外,内地的龙舟可能会更大更长,而且更轻巧一些。

内地的龙舟水平也很高。他们训练的时间可能更多,而且很多人都生活在河边,扒龙舟的人也不少。近年来,龙舟这项运动在香港也越来越普遍了,因为很多公司、组织或者机构都开始组建龙舟队,让更多的人去体验龙舟带来的乐趣。

记者:除了竞技方面,你如何理解龙舟运动的传统部分?

吴家信:龙舟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活动,参加龙舟之后,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传统文化。同时,我也可以影响身边的人去认识更多传统文化。参与龙舟运动本身也是一种传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通过龙舟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香港故事”

6月15日至16日,年度盛事“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将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举行。该项赛事是在港举行的知名国际龙舟竞赛,于1976年开始举办。今年的比赛将有来自包括中国内地及港澳、新加坡、日本等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参与。今年邀请赛还新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杯”赛事,分公开赛、混合赛和女子赛。

“今年的确特别些,赛事比较密集,所以我们每周会比较系统性地训练两天。”香港海关龙舟队主席、海关助理关长李建基扒龙舟已有20多年,他对龙舟的心态和感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香港海关龙舟队主席 海关助理关长 李建基

香港海关龙舟队主席 海关助理关长 李建基

李建基说,大学时期争强好胜,扒龙舟就是为了赢,所以当时的训练强度要比现在还要大。毕业之后,他和一班校友、教授继续扒龙舟,“但氛围相对轻松愉快一些,以娱乐为主。”

加入海关龙舟队后,对李建基而言,龙舟的意义又更深了一层,“一方面大家希望获胜,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与其他纪律部队及政府部门间的联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传承龙舟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刻在中国人基因中的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气质发扬光大。”

对于即将到来的“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李建基说,希望能有机会赢得一些奖杯。“不过就算赢不了,每个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增进队员之间的感情,与世界各地的队伍建立友谊,我觉得已经是赢了。”

记者:在纪律部队中,海关的龙舟队有怎样的特点?

李建基:我们纪律部队都有自己的文化,但我并不觉得海关龙舟队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每支纪律部队和政府部门的龙舟队都非常努力地训练,而且他们之间的感情也非常好。在我看来,真正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的纪律部队和政府的龙舟队能够合作,大家可以更多地交流,我们甚至可以考虑组建一支队伍去参加国际比赛。我认为这样做对我们整个部门,或者特区政府来说都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团队精神,也可以更好地推动政府的整体发展。

记者:在您看来,龙舟运动对海关的工作有怎样的意义?

李建基:我们一条船可以有18个人,甚至在内地有60个人坐在一条龙舟上划船。所以,团结一致和每个人都有齐心合作的意志是至关重要的。

合作精神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代表了团结、和谐以及坚毅向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基因中,对于我们海关的工作也至关重要,不能有个人主义或者英雄主义。

加入海关龙舟队给我带来的荣耀感更加大,大家都是一拍即合,组成一队去扒龙舟的时候,更加有个兄弟班的亲切感。所以,我希望能够更多地推广这项运动,让政府内部的所有人都能够建立更好的关系,一起为社会服务。

记者:海关龙舟队是否还保留传统仪式?

李建基:是的,我们每年都会举行开龙仪式。今年比较特别的是,我们有两条新的龙舟下水,这是我们买来用来训练的。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何珮珊关长为新下水的龙舟点睛。

对于文化的传承和意志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有一些传统的仪式来提醒人们其中的道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仪式,让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并记住这种龙舟的精神和意志。

记者:您之前还带队去体验了内地传统的“龙舟游龙”活动。

李建基:我们香港人喝的也是东江水,所以想参加一个饮水思源的龙舟活动,能去惠州参加活动我们非常高兴,不仅体验了不一样的龙舟,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每条村都会扒龙舟走到一起见面,并互相祝贺。比赛早已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维系村与村之间的兄弟。在体验之后,我们也想在香港将这种兄弟情、中国人心与心之间的情感发扬光大,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当地,我们还见到了一些龙舟老前辈,他们展示了一面冠军锦旗,上面写着“1981年”。我还记得,一位为我们表演打鼓的老前辈,叫牛叔,他已经90多岁了。那些村子都有尊重长辈的传统,并将这些传统一代代传下来,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觉得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是我们后辈与前辈的紧密联系,这种精神和文化的延续,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记者:对于内地龙舟的竞技水平,您有何评价?

李建基:技巧非常高。我记得看过一个叠滘龙舟漂移的视频,他们在很窄的河道里穿梭、转弯,能力很强。我们香港没有这样的赛事,也没有这样的河道。其次,他们那么长的龙舟,在香港也是很少见的。我们在香港训练时,主要是在直线赛道,强调爆发力和速度。但是龙舟漂移,讲究的是技巧。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也很想去参加和体验一下。

记者:今年的“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即将开赛,您对海关龙舟队有何期待?

李建基: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每个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增进队员之间的感情,我觉得已经是赢了。

其实这次比赛也有很多外国队伍参加,我觉得这是一次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香港的机会。我曾经被外派到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工作过两年。那时,香港旅游发展局每年都会在当地举办一个小型的龙舟比赛,我就去教当地人扒龙舟。

外国人的体能可能比较好,但因为缺乏这种团队运动的训练,他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方法。当我教他们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就会立刻有很大进步,他们也觉得很开心,并且非常接受这种中国文化。

有时候,我觉得讲好中国的故事,或者讲好香港的故事,常要通过某些活动或者运动,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媒介,能够让外国人对我们的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和感受。

【采写】GDToday记者 陈晨 许晓鑫 南方+记者 陈彧

【视频】GDToday记者 许晓鑫 陈晨

【设计】霍维露

【策划】王溪勇 赵杨 王海军

【统筹】吴哲 谢苗枫 张由琼 王勇幸 李细华 区小鸣

编辑 张鹏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