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粽后”卖粽30多年只为这份情

今日香港地
+订阅

02:57

“中环粽后”卖粽30多年只为这份情

中环,是香港的金融及商业中心,多间银行、跨国金融机构都设在这里。有人曾说,中环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

每逢端午节,西装革履的职场人士、气质优雅的白领丽人,却会纷纷涌进中环一条毫不起眼的旧街巷——永吉街,为的就是袁氏夫妇的手作家乡粽。阵阵粽香,让人们难得放慢脚步,在这寸土寸金的“水泥森林”中,品味一丝乡愁和人情。

在一排拥挤的摊档背后,南货店“三阳号食品嘉咸街袁太”的招牌并不显眼,却无碍客人前来光顾,不少人慕名而来,购买老板娘袁太手工制作的粽子。

所谓南货,即南方生产的货品和食物,刚进店内便会见到五花八门的岭南特色调味料及蜜饯果脯等。不过,最抢眼的还是挂在袁太身旁各式各样的粽。

“这批是客人订做的蛋黄莲蓉粽,要赶在节前给他们,要不就麻烦了。”话音刚落,袁太手中的叶、糯米和馅料便已经成了粽。她告诉记者,每年端午节期间,一天就能卖出过千只粽。“每一只都要亲自包,希望让大家尝尝家乡的味道。”

袁太被称为“中环粽后”,并非浪得虚名,为保证粽子供应充足,她凌晨2点便起床包粽,一直忙至店铺收工。“镇店之宝”、24厘米长的芦兜粽,则源自袁太的家乡广东中山。

袁太的丈夫袁展鸣说,芦兜叶比竹叶更香,虽然香港也有,但叶子太小无法包成粽,所以必须要从中山运来芦兜叶,“有空时我儿子会开车带我太太回中山,但他现在也很忙,所以我们今年只回去了一次,差不多够包百来只粽,卖完就算了。”

芦兜粽用一层肉一层糯米及咸蛋黄包成,一个粽重两至三磅,比普通的粽大几乎两倍。曾经有年端午节,有龙舟队请袁太包一个重26磅的芦兜粽,创下她的最高纪录,“太累了,”她笑着耍手说,“包只粽包到全身骨痛,很费力!”

除了芦兜粽,出自于袁太手的粽种类五花八门,裹蒸粽、上海粽、咸肉粽、杂豆粽、红豆粽,都难不倒她。她对自己的出品要求相当高,用料精挑细选,款款够新鲜。备料过程不走捷径,如坊间大多会预先浸糯米,煮粽时会更快熟透,不过就会影响口感。她宁愿煮多几小时,所花的时间更长,但能够令糯米口感保持有韧性;咸蛋也以盐水浸泡近一个月,蛋黄才做到起沙效果。一条简单的粽,每个步骤做得够仔细才够矜贵,“我曾经也请人回来包粽,但他放料的顺序很随意,搞到最后米多过豆,客人很不喜欢。从此我只会自己包,那些熟客更是能分辨得出是不是我包的。”

为什么会选择包粽?

我们的疑问,把袁氏夫妇的记忆再次拉回到了40多年前。上世纪70年代,袁展鸣刚从中山来到香港,做过酒楼、掌柜,年轻的他不甘于一辈子打工,萌生起创业念头,“当时赶上内地改革开放,我便存了一笔钱回到深圳开厂做腐皮。我太太发现做腐皮每次都会剩一些头尾材料,她便用来做素鹅,之后在街道以‘走鬼’的方式售卖。没想到卖得很不错,我们俩就萌生了开店的想法。”

为了存够钱开铺,袁展鸣更一日打四五份工。夫妻二人同心协力,终于在80年代开了第一间店铺。“当时生意刚刚起步,为了维持昂贵的店租,我就想包一些粽来卖。起初,我只包咸肉粽,结果大受街坊喜爱,后来客人问能不能有多些口味?能不能包大只些?”自此以后,袁太就包了30多年粽,“有客人买了30几年,刚来时他的孩子还小,现在他的孙都自己来买粽。”

如今,不只是本地客人来买粽,还有不少外国人光顾,“昨天有客人来买粽带回法国,还有英国的客人,马来西亚的客人每次买得最多。”她说。

长时间亲力亲为拣选粽叶、清洗消毒、腌制食材……繁琐的步骤之下,袁太的双手已磨损严重,“那些粽叶都很锋利,每次都会割到手,又疼又痒。”她说曾想过把包粽技艺传承下去,但年轻人大多认为包粽辛苦,不愿学习。“我们也试过退休,但没多久客人就打电话给我说,袁太快点回来,我们都没东西吃了,你再不回来,我就要报警了。”

虽是一句玩笑,但舍不得客人的袁太和丈夫还是回归了他们最熟悉的店铺,“除了端午节的粽,到了中秋节我们还会做月饼,过年则是准备萝卜糕、煎堆等等,都是我们小时候在家乡爱吃的味道,过了这么多年,客人还是忘不了。”

店内的橱窗上,用一行红色字写着,“每一种食品回忆都有母亲的味道”。袁太说,曾经有一位客人告诉她,每次到店里买东西,都能感觉到自己妈妈的风味。“我们听了很有感触,就把这句话贴在了店里。现在也没想过退休了,能做多久就做多久,看到客人能尝到熟悉的味道,就很满足。”

【采写】GDToday记者 陈晨 许晓鑫

【视频】GDToday记者 许晓鑫 陈晨

发自香港

编辑 佘余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