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长啥样?带你打卡湾区“超级工程”

南方+ 记者

02:15

深中通道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南方》杂志记者带您全线探营!

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交通枢纽——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进入收尾工作阶段,为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作最后冲刺。

航拍视野下的深中通道,高塔耸入云端,桥面上双向八车道,沥青路面平坦舒适,各种交通标识清晰指引。

在深中通道即将迎来通车时刻,记者冒着雨水踏上深中通道,由东往西逐一参观人工岛、海底隧道、桥梁,零距离接触这条横跨伶仃洋的“巨龙”。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拍摄:沈仲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拍摄:沈仲

全程感受“天堑变通途”

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深圳、中山、广州三地。

这是一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是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

整个工程路线全长约24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与广深沿江高速(一、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中开高速对接,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深中通道整体示意图。拍摄:温柔

深中通道整体示意图。拍摄:温柔

深中通道从东往西,首先来到的是东人工岛。

东人工岛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全岛陆域面积约34万平方米,与深中隧道相连接,并与广深沿江高速等路网高效顺畅衔接,为世界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东人工岛上主线隧道对接机贺高速往机场方向,一条匝道往广州、东莞方向,一条匝道往深圳前海、香港方向。

沿东人工岛主线向西行驶,进入的是长6845米的深中隧道。目前,隧道内灯光照明、可变情报板、交通标识,以及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交通管控设施已安装完毕。

深中通道深中隧道内。拍摄:沈仲

深中通道深中隧道内。拍摄:沈仲

在隧道两侧,全彩景观灯带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车流状况变色。发生紧急事件时,灯带由近至远分段显示红、黄、绿色,能够引导人员有序疏散。“比如在事故发生区域显示红色,在事故区域两侧的一个范围内显示黄色,而安全范围内显示绿色,这样就有一个清晰的引导作用。”北京交科设计院深中通道项目负责人霍洁解释。

为了提高隧道内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隧道内设有照明智能控制器,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洞内外光线、色温数据、交通量变化以及白天、黑夜等情况,自动控制调节灯光亮度,进一步护航行车安全。

随着车辆驶出隧道,便抵达项目的重要枢纽——造型如鲲鹏展翅的西人工岛。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拍摄:沈仲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拍摄:沈仲

西人工岛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现桥隧转换。“西人工岛房建工程包括主楼、风塔、开关站、消防站、越浪泵房等。”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马二顺介绍。

其中主楼主要功能为岛上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管理办公用房。风塔高55米,是隧道的通风换气设施,日常可以将汽车尾气等废气排出,保证隧道内空气有效流通。如果发生火情,也可以迅速排烟,确保安全。

深中通道全线24公里不设服务区,房建工程集中在东西两座人工岛,主要承担运营管理、应急救援等功能。

从西人工岛出发往西,便是主跨1666米的深中大桥。

烟波浩渺的伶仃洋面,深中大桥如蛟龙跃海。

深中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大桥主塔高270米,桥面距离海面高达91米,船舶通航净高76.5米,为世界通航净空最高的海中大桥。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拍摄:叶石界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拍摄:叶石界

目前,大桥上可变情报板、路牌、路灯、护栏、地面标识已全部完成。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范传斌介绍,今年4月,深中通道桥梁工程高分通过了荷载试验,并获得了国际桥梁大会授予的有桥梁界“诺贝尔奖”美誉的“乔治•理查德森奖”。

在深中通道半个小时的车程,给人一种舒适、开阔、智能的感觉。

大大缩短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时间

深中通道是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一条至关重要的通道。

除了实现深圳、中山、广州直接相连外,深中通道东可往惠州,西可往珠海、江门,北可往东莞,南可往香港方向,将充分发挥项目作为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让大湾区互联互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有力推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拍摄:沈仲

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有力推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拍摄:沈仲

范传斌举例,目前中山往深圳的路线,是从现有的南沙大桥或者虎门大桥路过,通行时间需要2个小时左右;深中通道通车以后,两地通行时间大概只需要30分钟。

与此同时,这条通道开通后,南沙经万顷沙互通立交到深圳的时间将压缩至半小时以内,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车程将缩短到15分钟内;而深圳到江门的交通时间将从2个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以内。

范传斌透露,接下来将在6月15日—16日召开项目的交工验收会议,向行业主管部门核备并通过后,就可以具备通车条件。预计6月下旬将具备通车条件。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路网调度中心负责人徐先蔚介绍,目前正在加紧筹备应急演练和设备联调联试,为项目具备通车条件作最后冲刺。

深中通道通车当天,还将同步开通“博览中心—前海湾地铁站”和“翠亨新区—前海湾地铁站”两条跨市公交线路,两条公交线路预计发车密度平均15—20分钟一班,其中“博览中心—前海湾地铁站”线路票价18元,“翠亨新区—前海湾地铁站”线路票价15元。同时将预留博览中心—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翠亨新区客运港站—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两条线路。

可以看到,深中通道通车后,将有力推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畅通人流、物流与资金流,极大促进城市间的产业合作、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叶石界 温柔

【通讯员】粤交集宣 岳路建 沈仲

【本文责编】郭芳

【频道编辑】李晓霞 莫群

【文字校对】潘经春

【值班主编】刘龙飞 赵媚夏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李晓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