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透露了哪些发展思路?

经济粤评
+订阅

6月7日,广东省级金融工作会议时隔6年再次召开。这是广东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

自1997年第一届会议召开以来,全省金融工作会议通常每5年召开一次,至今共召开5次。会议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全省金融工作进行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不过,这一次广东金融工作会议的名字有点不一样——从“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更名为“省委金融工作会议”。

会议名称的变化,体现了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也折射了党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金融在广东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广东的这场会议与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部署一脉相承——去年底召开的全国性的金融工作会议,首次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命名。

在这次会议上,广东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工作发展的方向——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广东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省。

围绕加快金融强省建设,广东提出了哪些新思路?我们看到了这些新趋势。

吹响“加快建设金融强省”号角

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党中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今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全面阐述。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金融大国”转变为“金融强国”的关键时期。

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广东提出努力在建设金融强国进程中展现广东担当、广东作为,并再次吹响“加快建设金融强省”的号角。

加快建设金融强省,广东有实力。

航拍下的深圳城区,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大厦、平安金融中心等不同时期的地标见证了深圳市的传奇。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航拍下的深圳城区,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大厦、平安金融中心等不同时期的地标见证了深圳市的传奇。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广东是当之无愧的金融大省:

——从金融产业看,广东是全国第一个金融业增加值破万亿元的省份。

——从金融市场规模看,广东存贷款规模、证券交易额、保费收入等各项主要金融指标长期稳居全国第一。

——从金融体系看,广东拥有法人金融企业数量达559家,资产规模超过45万亿元。同时,拥有深交所和广期所两个交易平台。

实力雄厚之外,广东加快金融强省建设还潜力十足。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实施意见、“横琴金融30条”“前海金融改革30条”等重量级政策文件。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广东率先探索金融制度型开放,落地实施了一批全国首创的金融政策,是金融对外开放试验区、先行地。

明确金融强省路线图

金融由大而强,既是目标方向,也是实现路径。广东要如何实现?

打造功能强大的金融资源集聚地、动力强劲的金融改革先行地、联通内外的金融开放链接地、运行稳健的金融安全支撑地——广东用4个“地”描绘出高水平建设金融强省的蓝图。

在这张蓝图下,广东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努力提升金融发展硬实力。具体思路包括坚持做优做强大型金融机构和做稳做精中小金融机构“两手抓”,打造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广东金融力量。

广东要打造能级强大、运转高效的金融市场,支持广深提能级、各市抓特色,推动全省金融发展布局优化提升,支持深交所、广期所建好建强龙头交易平台和各类地方交易平台规范发展。

广州珠江新城。 南方+记者 董天健 摄

广州珠江新城。 南方+记者 董天健 摄

针对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等问题,广东要促进信贷投放量质齐升、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吸引更多长线资金入粤,加快形成供需匹配、均衡合理的融资结构。

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金融强省蓝图里,我们看到,广东要切实增强金融国际竞争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深入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携手港澳打造国际金融枢纽,引领带动金融“引进来”“走出去”,更好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找准做好“五篇大文章”落脚点

金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撑,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广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我们看到,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点,正是广东金融“活水”流向的“切入点”、广东金融的“发力点”。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在科技金融方面,广东要推动科技金融高效赋能,进一步提升产业科技投融资对接效率,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牵引,是关系广东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在绿色金融领域,广东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培育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更好助力绿色发展。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要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提升普惠金融深度广度,加大对县域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对县镇村发展的融资保障,更好满足城镇建设资金需求、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广东加大对县域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图为湛江徐闻“菠萝的海”。资料图片

广东加大对县域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图为湛江徐闻“菠萝的海”。资料图片

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必须增进民生福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在养老金融方面,广东要聚焦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数字金融可以提高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服务触达性。广东要聚焦巩固拓展数字经济优势,深化数字金融推广应用,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些领域,恰恰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互相呼应。

总之,围绕广东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广东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更好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这样的思路,与广东近日召开的金融会议一脉相承。

在日前召开的省委金融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广东强调要提高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其中要加大对“百千万工程”的金融要素保障,加强对“两重”建设、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领域的金融供给,强化金融对防灾减灾救灾的支持保障作用。

此外,当前,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还有待提升,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广东省委金融工作会议再次重申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明确提出着力提升金融监管效能,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要营造一流金融生态,持续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陈颖 唐柳雯 张艳 黎华联

编辑 钟展锋 张志超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