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嘉年华,假期可冲!粽子DIY、汉服体验、AI祈福...

广州越秀发布
+订阅

昨天

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

“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暨

首届越秀区潮趣端午新风嘉年华活动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更好走进市民生活,赓续弘扬千年文脉

文化节目展演、湾区文化沙龙、

龙舟实物打卡、特色民俗体验、AI祈福...

现场活动精彩纷呈!

即日起至6月10日下午

邀你来广州市工人文化宫玩转

端午嘉年华活动

在这里

可以穿上汉服品茗

与古装NPC来一场诗词PK

或是参与AI祈福

“亲身”体验激情四溢的龙舟竞渡!

有吃,有玩,有学

假期可冲!

古今荟萃交相辉映

文化共享焕发文脉传承新活力

“三月雷惊蛰,四月祭先祖;五月夏初立,六月芒种粽…”越秀区大南路小学以一首粤语童谣《廿四节气话丰年》拉开古今文化荟萃的序幕,中国古典舞《只此青绿》、朗诵《撑一支长蒿》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广州市第十七中学民乐团带来的琵琶合奏《欢乐的节日》更是将现场气氛推至高点。

活动由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承办

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和真挚的情感,分享中国文化发展的硕果,让现场的市民群众在艺术海洋中畅游,感受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现代潮流的澎湃,享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的新活力。

近年来,广州市第十七中学注重积极探索和创造富含时代特征的美育活动形式,成为广东粤剧院首个“粤歌传唱基地”挂牌示范校,并作为广州市首批非遗传承基地校,让广绣等十余个非遗项目在校园里落地生根,秉持“用艺术滋养青春,用美育润泽人生”的理念,以五育融合涵养生命气象,打造“一校一品”美育新格局。

“我们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作为学校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实践育人的广阔舞台。与大南路小学结对共建以来,联合开展了一系列非遗技艺课程以及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今天我们也邀请了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给我们带来传统民乐展演,让更多学校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广府文化发展空间,也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广府文化都有更深入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主任黎志丹说道。

湾区三地同源同心

文化互融谱写城脉延续新篇章

粤港澳地域相近、同根同源、文脉相亲,以武术、醒狮、龙舟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是三地共通的文化语言,共同的文化记忆、民俗习惯、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浓厚而丰富的湾区人文记忆。

活动上,来自粤港民俗专家和嘉宾为市民群众讲述端午节民俗与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故事,共同挖掘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事例。

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应枫:

“在端午佳节感受‘扒龙舟’、吃粽子等传统习俗,我们可以了解到南粤端午习俗的历史概貌、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南粤人民乃至中国人民勇于开拓、不甘人后、团结一致的精神传统,以及‘粤人喜水’的文化传统,让承载着生命与活力的传统节日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冰:

“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讲述岭南文化故事、湾区故事,让大家充分感受大湾区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互融中促进人心相通、湾区发展,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香港学界体育联会屯门区小学分会前主席、分会顾问邝耀宗校长:

“粤港澳三地端午节庆活动大同小异,比如‘扒龙舟’、吃粽子、游龙舟水都是我们的保留节目。这场活动,促进了粤港澳三地之间的了解互通,希望以后能搭建更多文化经济交融互动的桥梁,共同书写湾区‘一家人’繁荣发展的华章。”

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粤港澳共同的文化根源是联系三地人民的重要纽带。通过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讲述岭南文化故事、湾区故事,让大家充分感受大湾区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互融中促进人心相通、湾区发展,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化沙龙中穿插的一首广东名曲《赛龙夺锦》古筝独奏,节奏轻快,与访谈内容相得益彰,龙舟健儿全力以赴夺标争第一的欢快场景跃然眼前,让在场的市民群众直观感受到岭南端午传统节庆文化的魅力。

潮趣新风魅力迸发

文化服务激活商脉发展新动能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广州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扇型装置随着五彩光柱的指令缓缓展开,寓意从越秀出发,覆盖全市11个行政区。同时启动的还有首届越秀区潮趣端午新风嘉年华,这也是越秀区探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多元文化服务赋能城市老中轴高质量发展,激发“文商旅”融合推动商脉发展新动能的开始。

首届越秀区潮趣端午新风嘉年华将潮流元素与传统民俗体验相结合,融入广府文化展演,将吃、玩、学集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的传统表演,包括诗词互动、汉服展示和音乐,展现丰富多彩的广府文化特色,让市民游客深入了解广府地区的历史人文,为文明培育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让市一宫成为2024年端午假期市民标志性打卡点。

6月7日至10日每天17时,市民游客可以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与龙舟打卡拍照,与身着古装的NPC进行一场诗词PK,穿上汉服体验品茗与汉礼,参与传统宴会游戏投壶射箭,进行香囊、粽子、龙舟摆件DIY制作等的活动。

同时,越秀区邮政局也在市一宫设立端午书展,为市民游客提供优惠购书服务,并展示广绣广瓷二十四节气等非遗邮文创。现场还有“高粽状元”文创,祝福广大考生在高考中高中。市民游客可在现场体验活版明信片印刷过程,以及叠色戳明信片制作等“科创+邮文创”体验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创新开展“AI祈福”,现场邀请市民游客一同参与“赛龙舟”。通过摇晃手机,驱使LED屏幕上的龙舟前进,让大家“亲身”体验激情四溢的龙舟竞渡。

“AI互动非常好玩!手机摇晃得越快,龙舟划得越快,没想到还能这样参与‘扒龙舟’。传统民俗活动与AI科技相结合,既方便又有趣。”参与AI祈福的市民张女士说。

“广州果然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北京路周边的文化遗迹随处可见。我们去北京路经过这里,被浓厚的节日氛围吸引进来,和龙舟合照、体验投壶、制作香囊,还有广式茶点试吃,都非常有意思,感觉这趟端午旅程非常圆满!”游客陈先生说道。

“近年来,越秀区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活动为民惠民利民,我们还邀请独居老人、来穗人员、困境儿童等群体共同参与活动,体验广府非遗、享受文化盛宴,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充分利用越秀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底蕴浓厚、资源集聚的优势,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融合推动越秀区文明实践服务走深走实,积极满足市民群众的多元文化服务需求,激发文明实践新动能,推动城区文明互享、活力城市发展。”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道。

来源:越秀区文明办、广州市工人文化宫

摄影:李文博

编辑:吴乐思

校对:蒋锦彤

责编:刘思铭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