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秉持“人民调解为人民”的理念,坚守在调解一线为群众纾难解困;她始终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她的热情耐心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群众眼中的“解铃人”。她就是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陈怡。
(图为陈怡解答当事人咨询并受理人民调解申请。)
陈怡还清楚记得三年前第一次参与调解时,现场七八个货车司机因运输费用问题围着老板,激烈的争吵声、反驳声、喊叫声乱作一团,令人感到混乱不安。但她没有胆怯,而是从容淡定地劝说双方冷静,巧妙地分开他们进行“背对背”沟通。通过耐心倾听货车司机的心声,深入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意见,最终帮助他们找到平衡点,达成了调解协议。首次成功的调解经历,让陈怡更加坚定了从事调解工作的决心。朋友问她:“调解工作这么繁琐,有时候甚至吃力不讨好,值得吗?”她回答:“其实就是做好群众‘解铃人’的事,看到双方当事人纠纷化解后的笑容,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拖了这么长时间,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解决,感谢你们!”
(图为当事人赠送的锦旗。)
“小陈,我的这件事拖了这么长时间,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我心里很感激又不知怎样表达,特意去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你们以表谢意……” 2024年1月,陈怡的手机微信收到当事人钟某的信息。钟某在2022年5月到某公园游玩时在公共卫生间外的无障碍通道不慎滑倒致左手受伤,她以“公园没有做到安全义务保障”为由要求公园管理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5000元。公园管理方认为,钟某非残疾人士却在方便残疾人出行的专用通道行走,且当日雨天路滑,钟某作为成年人应当有相关认知和避险意识,须自己承担部分责任,因此拒绝钟某提出的赔偿要求。因问题久拖未决,钟某无奈之下于2023年12月28日向云东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调解初期,双方态度都比较强硬。为防止矛盾升级,陈怡采取“背对背”的方式,分别听取了双方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了解到争议焦点主要是责任划分及赔偿金额问题。对于钟某,针对其提出的5000元赔偿要求,陈怡提醒其表达诉求应合情合理,建议其可先收集发票、电子凭证、收据等相关证据材料,附上医院开具的相关病历证明,由调委会重新核对后再作下一步协商。对于公园管理方,陈怡主要进行释法明理,明确钟某要求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性,希望公园管理方认真考虑赔偿数额的问题。
其后,陈怡通过微信、电话多次联系双方协商赔偿金额,不厌其烦地耐心劝说双方理性分析问题。最终,双方态度得到缓和,达成赔偿3000元的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长达一年半的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图为陈怡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现场。)
是工资也是救命钱
2023年8月,陈某心情忐忑地来到云东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据陈某反映,包工头张某拖欠其工资半年之久,双方私下协商多次无果,无奈之下前来求助。
在听取陈某倾诉期间,陈怡观察到他的眼神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像有什么隐情。随后,陈怡将陈某单独带到调解室,递上热茶,通过“拉家常”以及情绪安抚,陈某逐渐缓和下来,慢慢打开心扉吐露心声。原来,陈某的妻子患有癌症亟需钱治疗,所以非常急切地讨回工资。了解情况后,陈怡马上致电包工头张某。张某表示受经济环境影响,加上甲方公司没有支付工程款,他已是捉襟见肘,无力支付陈某工资。面对这一情况,陈怡从情、理、法入手,将陈某的家庭困境告知张某,并劝导张某基于与陈某多次友好合作,优先考虑支付陈某部分工资。同时,组织甲方公司及张某到调委会进行协商。
调解中,陈怡一边普法,向甲方公司详细讲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相关规定;一边舒心,单独和张某及甲方公司负责人面谈,劝说张某及甲方公司负责人分清问题,换位思考,对于家里有患癌妻子的陈某而言,工资是一份救命钱,希望张某、甲方公司能将心比心,履行应尽的责任。
经过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做思想工作,分析利弊,最终陈某、张某、甲方公司三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人民调解协议,陈某如愿收到了被拖欠的工资3万元。陈某用颤抖的手紧握陈怡的手连声感谢。“能帮助别人解决‘燃眉之急’,真好!”陈怡的心里暖暖的。
(图为陈怡组织各方当事人调解现场。)
(图为当事人手写感谢信。)
三年调解工作的成效及影响
在调解领域辛勤耕耘三年,陈怡参与调解案件100余宗,涉及范围很广泛,邻里矛盾、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等。对于每一个案件,不论涉案金额大小,她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对待,用心倾听各方当事人的诉求,通过深入剖析矛盾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同时,陈怡和同事们还坚持“调解+普法”相结合的模式,将普法工作贯穿于调解全程,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陈怡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云东海街道的调解案件质效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这些年,陈怡认真学习钻研法律知识,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升调解专业能力,曾代表三水区参加佛山市首届调解员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团体赛)并荣获三等奖,2023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调解员”。在工作过程中,陈怡也深刻地感受到群众对人民调解的认可程度日益提升。“刚入行的时候,很多人对调解不了解,调解中途就摆手不调,说调解没有用!现在,大家对我们越来越信任,很多人遇到无法解决的矛盾纷争,第一时间想到找我们申请调解。”
陈怡深知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她说:“调解当事人各方的认可就是我坚持做好调解工作的最大动力。每每成功化解一宗矛盾纠纷,看着原本恶言相向的各方,最终微笑着握手言和,我的心中不由自主产生成就感和欣慰感。调解员不仅是矛盾纠纷的解决者,更是和谐社会的守护者。今后,我将继续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特点和发展规律,将法、理、情更好地融会贯通,努力解开纠纷当事人内心千千结,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来源:三水司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