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龙:立足“大侨务”,拓展侨乡新路

南方+ 记者

“五沙村背靠西江,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一直很通畅,所以很早以来就不断有乡亲走出五沙村,到世界各地去定居和发展。”广东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张应龙认为,五沙村作为中山传统侨乡,既有包括咸水歌、蔡李佛拳在内的珠江三角洲侨乡重要文化特色,又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

广东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张应龙。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改革开放以来,横栏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到此创业、就业,在农业和工业两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为“中国花木之乡”和“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张应龙认为,作为横栏花木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沙村很好地体现了侨乡重要的文化特质:进取和包容。

“五沙村乃至横栏镇,在发扬侨乡进取包容的文化这一方面做得十分突出,所以能够开门喜迎八方来客。”张应龙表示,五沙村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并不优越,但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家却选择在横栏投资创业,并长期扎根于横栏镇发展自己的企业,这一切都离不开侨乡进取包容文化带来的归属感。五沙村和横栏镇坚持“大侨务”的发展格局,善于突破发展的瓶颈,因而时至今日依然产业兴旺。“由此可见,五沙村的发展走出了侨乡发展的新路。”张应龙说。

 相关阅读:

南方+视频丨西江润绿洲,五沙竞新秀

五沙村:西江入海去,游子归家来|中山侨村行⑤

五沙蔡李佛:以武为媒促进湾区人文交流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张培发  通讯员 董菁菁 李利新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编辑 卢子衡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