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生态统一?如果能统一,可玩度就高多了,买了一辆车就相当于买了一个房子,可以装修,喜欢什么就安装什么。”
雷军希望推动小米生态产品在不同品牌的产品上“上车”。
对手之间能否合作,存在很大变数。“外部挂件等不太涉及车身安全的倒有可能。”
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
责任编辑 | 张玥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雷军、余承东等车圈大佬赴会演讲。
率先发言的小米董事长雷军,倡议汽车行业共享、共建整个生态。一个最典型的方向,就是平板标准要互相兼容。雷军以汽车后排的屏幕举例,称后排屏幕的应用场景很少,一般用不上,还会增加成本。
“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后排插上一个平板,这个问题就很完美地解决了,而且我们只要把系统开发好,你的平板插上去,就像原生的屏幕一样。”雷军表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各个厂商把接口进行统一,统一后买小米、华为、苹果的平板都可以,“这样大家就不用在这些小问题上去卷了,它没有价值。”
雷军介绍,小米SU7上做了至少有三四个CarIoT的接口。“如果把这些接口全部开放的话,大家资源共享,整个中国汽车会越来越好,它不仅有利于用户,也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雷军前脚刚跨入汽车行业,后脚就要将智能手机标准化统一接口的概念引入新能源汽车界。它能实现吗?
生态产品是小米的优势
小米SU7发布以来,雷军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生态接口的统一。
4月26日,在第十八届北京车展上,雷军向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介绍了小米SU7的细节,“这个螺纹孔一拆开,里面就可以装运动相机或者手机支架。”雷军表示,他想把车里的东西尽量减少,尽量用配件的方式来解决,灵活性会好很多。
王传福称,这需要组织起来。“要不你牵头组织一下?能不能把生态统一?如果能统一,可玩度就高多了,买了一辆车就相当于买了一个房子,可以装修,喜欢什么就安装什么。”雷军对他说。
在北京车展现场,坐在小米SU7的智能座舱内,雷军还向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建议,“我们各家能不能把接口全统一,小米的配件长城能用,长城的配件小米也能用,形成一个联盟,不要在车上增加那么高的成本。这样的话,每一辆车的可玩度提高,用户的成本可以降低。”
“小米的生态也可以植入到长城汽车上面。”魏建军回应。
5月20日,雷军带队访问了蔚来汽车,并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等进行了面谈。双方讨论了同样的问题。
一位接近小米汽车的工程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生态产品是小米集团的优势,也是其今年的主推方向,重点便是将万物互联之下的人、车、家、办公场景打通。
“如果小米造车无法像小米手机那样形成一个大的生态,并且实现与小米手机、小米智家的联通,小米所倡导的‘人车家’生态就无法落地。”
这位工程师认为,以后排屏幕为例,统一接口,可以用卡扣式、螺纹式或磁吸式等安装方式实现。行业统一,规模效应一旦做起来,可大大降低国内电动车的成本。“这种能够随时升级硬件的汽车,也能大幅缓解新能源汽车更新迭代速度太快,汽车配置容易落后的问题。”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主流车企真正差异化的核心配置,在于智能座舱、智驾、智控等领域。短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允许车机、智驾等与安全相关的重要零部件自由更换。
小米汽车与比亚迪、小鹏汽车当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其后续产品与蔚来、理想也将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对手之间能否合作,存在很大变数。“外部挂件等不太涉及车身安全的倒有可能,比如后排屏、车内后视镜、空气净化装置以及利用车内电源的外接设备等”。
早有布局
事实上,小米汽车在硬件统一接口方面早有布局。
2023年12月,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就宣布了小米汽车CarloT硬件生态全面向第三方开放。比如中控大屏四边都支持硬件生态拓展,四周预留Pin点拓展接口,支持设备即插即用;中控台储物空间、座椅后背同样支持硬件生态拓展,挂接小米平板,还可以切换成原生车机系统。
小米CarIoT生态也全面支持无线CarPlay车载以照顾苹果用户,后排扩展屏也有iPad专属配件和专属应用。
新发布的小米SU7也展示了硬件拓展能力,汽车中控屏四周、扶手箱下方、座椅靠背等区域,预留了许多接口,支持平板、美妆镜、小桌板等设备。
多位业内人士总结,雷军希望推动小米生态产品在不同品牌的产品上“上车”。
2023年10月,小米发布澎湃OS系统,该系统与MIUI最大的区别在于将“人车家”生态产品底层打通,实现小米汽车、小米手机、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和融合控制。这也被认为是小米区别于其他汽车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
根据小米集团2023年度财报(01810.HK),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数达7.4亿、同比增长25.5%,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用户数同比增长25.3%至1450万。12月,米家App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至8580万。
“相比其他车企,小米的生态圈比较完整,优势也会在小米汽车上显现,一是节省了成本,二是米家的产品又有了新的应用场景。”一位小米的Tier 2供应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小米的优势在于供应链。小米SU7上市后,小米完全可以与生态链企业合作,研发更多可用于汽车拓展的硬件,如冰箱、按摩仪之类的车载产品。
不过,主机厂也有自己的考虑。
刘剑是一位主机厂产品经理,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包括问界、智己、爱驰等车企,已在部分车型添加磁吸接口,探索过硬件拓展。不过,多数硬件拓展停留在平板、小桌板等外置硬件,必要性不是很高。
2023年11月8日,为了展示智己LS6的后排磁吸生态,CEO刘涛在车内直播包饺子引发了网友热议。
“车机硬件拓展是新兴事物,哪些硬件能够拓展,主机厂还在研究。”刘剑说,专为汽车研发标准化接口本身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哪怕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作出改动也需要不少钱。“最重要的挑战是各个配件之间的兼容性带来的安全隐患。”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剑为化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