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妇幼保健院获评“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优秀受援医院

南方+ 记者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开展2022年度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评价,怀集县妇幼保健院被评为“优秀受援医院”,成为全省获得此称号的两家妇幼保健院之一。

2023—2024年,广东省卫健委对照《广东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评价方案》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3类医疗机构类型,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2种帮扶关系,从“帮扶关系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等5方面工作任务维度开展综合评价。该院在113家受援医院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受援医院”。

根据省的文件精神,怀集县妇幼保健院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结为“一对一”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医院。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下,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在医院管理、专科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

帮扶专家们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了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帮助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培养了管理团队,重点协助医院梳理各科室诊疗科目,完善科室之间、医院之间转诊流程,指导加强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落实、专科能力提升及信息化管理。

助力推动医院“创二甲妇幼保健院”工作,护理帮扶专家刘燕玲、余英、彭莉雯、李翠蓉同志通过多个案例在全院率先推行PDCA循环管理,取得良好效应,医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护理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应急演练、个案分析等方式,显著提高产科、儿科护理质量。

规范推行了导乐分娩、陪伴分娩、家庭式高端产科病房等,填补了全县在高端分娩领域的空白,其中“陪伴分娩”项目效果显著,年内开展约240例,保障了分娩安全、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吸引了更多的孕产妇选择在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分娩。

设立“助产士门诊”及“产科营养咨询门诊”,产后康复开展“音乐治疗”项目,为孕产妇提供了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

加强专科建设 梳理规范产科门诊诊疗流程

帮扶专家通过梳理完善医院管理流程制度,通过临床带教、操作示范、病例讨论、会诊、小讲课等帮扶方法,重点强化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及儿童保健科相关专科建设。

同时,专家帮助梳理规范产科门诊诊疗流程,协助医院将产科、妇科门诊分科管理,建立顺畅的产科就诊流程,提高产科专科诊治能力,并指导产科门诊开展孕妇学校、助产士门诊、营养门诊及产后康复项目。

在产科,专家每日进行住院病人及产房病人查房,详细指导干预治疗,着重妊娠并发症患者诊治及疑难病例讨论,规范诊疗常规及提高妊娠并发症患者的诊治能力,助力多名高危产妇安全分娩,获得广泛好评。

在儿科,专家协助科室主任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提升儿科团队临床、操作技能。自2022年省妇幼组团式帮扶以来,该院儿科住院收治患者3600多人,危重近700人,抢救成功率100%。

此外,怀集县妇幼保健院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签订专科联盟协议,麦飞主任医师每月定期到怀集坐诊。2023年10月,该院眼耳鼻咽喉科成功完成了首例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消融术。此项微创手术的开展填补了医院在眼耳鼻咽喉科手术领域的空白。

在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专家梁润强副主任医师的帮扶下,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新生儿科救治患儿1057人,其中危重99人,抢救成功率97%。

在周鹏主治医师挂职口腔科主任之前,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有待发展。周鹏主任从学科的规划、科室的装修、设备的安装培训、人才队伍的建设等,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23年11月,口腔科顺利开科接诊。开科后,他从诊疗规范、院感管理等多方面落实了科室的运营。

引入多项新技术 首次开展宫颈球囊引产术

在省妇幼保健院帮扶下,怀集县妇幼保健院首次在产科引进开展宫颈球囊引产术,目前已经成功实施500多例,破除孕周达41周、妊娠糖尿病孕周达40周及其他妊娠并发症患者达干预孕周而宫颈条件不成熟只能剖宫产的壁垒,促进阴道自然分娩。

孕妇梁女士宫颈条件不成熟,省妇幼保健院专家建议通过宫颈球囊引产术促进分娩发动,为其进行该院的第一例宫颈球囊填塞术,并手把手带教该院医师宫颈球囊置入的规范操作,第二天拔除孕妇宫颈球囊后指导催产素催产,孕产妇顺利分娩一名3.25千克的婴儿。

此外,省妇幼保健院还助力开展产后出血患者宫腔球囊填塞及宫颈钳夹止血术,降低产后出血率及严重产后出血风险;剖宫产术中开展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预防产后出血;开展孕中、晚期引产病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术,及晚期妊娠宫颈球囊引产术,使引产病人引产方式多样化,显著提高引产病人引产成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开展产科门诊脐血流监测,在不依赖超声科的情况下评估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及宫内安危情况,显著提高产科门诊产检质量。

通过运用新技术,怀集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过去2年,该院相继开展了四大穿刺(胸穿、腰穿、腹穿、骨穿)、新生儿复苏及气管插管、肺功能监测新技术、高危新生儿早期筛查等项目。

2023年,该院新生儿科开展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技术、LISA联合无创通气治疗RDS,推广早产儿黄金1小时管理;产科护理设立“助产士门诊”及“产科营养咨询门诊”,推广“陪伴分娩”“导乐分娩”。

小儿外科开展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回肠造口术、肠造口闭合术、(肠套叠)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术、肠粘连松解术,均为怀集地区首例,填补了地区内小儿外科手术的空白。

“师徒结对”+远程教学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自“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欧奕强3次前往怀集指导、调研帮扶工作,实地考察和了解该院基本情况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导医院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规划、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帮扶专家的技术专长助力医院发展。

帮扶专家还就各自专科,分别选定怀集县妇幼保健院1-2名业务骨干进行传帮带重点培养,并制定详细带教方案。通过手把手带教,业务骨干专业技能实现从陌生到熟悉,从参与到独立完成的转变。

在帮扶专家的指导下,怀集县妇幼保健院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云上妇幼”项目组配合,开展远程教学、远程会诊、远程培训。

一5岁小孩语言能力从小落后于同龄儿,帮扶队长郭勇副主任医师接诊患儿后,初步考虑为孤独谱系障碍。然而,本地医院暂缺乏孤独谱系障碍诊断专科医生及评估工具,为让患儿获得专业指导,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启动云上妇幼远程诊疗,共同为患儿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和康复训练计划。

另一小孩因“双下肢皮疹1周,腹痛、关节痛3天”入院,主治医师诊断其为混合型过敏性紫癜。儿科帮扶专家不断地与患儿监护人沟通病情,开启远程诊疗,成功救治,让患儿不用转院就诊、异地奔波。

在省妇幼保健院和帮扶专家的支持下,2023年6月怀集县妇幼保健院举办广东省先天性结构畸形诊疗技术培训班(怀集站);2023年12月,怀集县妇幼保健院举办广东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新进展培训班。

怀集县妇幼保健院院长何自浪表示,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下,县妇幼保健院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不断解锁新技术,填补县域医疗技术空白,专科能力、危急重症处置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全面推进了医院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刘亮

通讯员 武业平

编辑 刘舜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