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通车在即,中山这场“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有何深意?

南方+ 记者

5日,中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会召开。当天下午,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部门、镇街以及多个省级典型培育村的村级党组织书记,立即前往五桂山、南朗街道召开现场观摩会,深入学习交流典型培育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时至年中,深中通道即将迎来通车,召开这场“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既是回顾开局之年的成效成果,也是布局2024年重点任务、再发力再提速的关键之举。

这次会议,中山展现出了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套“新战法”——

内外兼修,双向发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之城、和美乡村,奋力绘就“城乡美”;以“工改”、治水为突破口,激活“百千万工程”大战局,推动“土地再解放、产业空间再造”,决战决胜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这是一座工业城市修炼的“外功”。

大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实现“经济强”,推动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促进“社会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在“百千万工程”中既“富口袋”,也“富脑袋”,这是一座制造之城修炼的“内功”。

留住过去,拥抱未来——留住乡村的“根”,重新梳理、发现、保护历史文脉,让“侨房新韵”与“香山古韵”交相辉映;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未来,抢抓深中通道通车重大历史机遇,全力以赴建设好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坚决守牢粮食安全生命线,夯实“三农”基本盘,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计划,闯出富民强村新路子。

深中通道通车在即,叠加“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政策利好,中山正迎来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新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发生。

5日,中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会召开。

5日,中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会召开。

探索工业之城“绿美功夫”

有一种绿,叫中山绿。

作为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中山城镇化程度高、工业厂房林立、裸露连片土地不多。2022年,中山全市森林覆盖率仅有23.1%。

在“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背景下,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曾多次指出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实施‘百千万工程’,当下最能立竿见影的一项工作,就是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生态建设。”

工业高度发达的中山,如何修炼出独门的“绿美功夫”?

中山给出的回答是:全域“找白”“见缝插绿”、全民参与。

中山人才公园绿意盎然。

过去一年,中山精准施策,创造性提出“探索高城镇化率、高开发强度工业城市的绿美生态建设之路”:以“小而美”精细化导向,以“绣花功夫”增绿添金,初步闯出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绿美生态建设之路。

星星点点的绿,出现在山边、河边、路边、广场边、景区边,填满了宅旁、村旁、地旁、水旁。目前,中山已有近700个村庄绿化“七个一”建设项目完成,居民出行可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门前屋后的闲置地,种植蔬菜、绿植,涌现出了一批美丽的“四小园”。

渐染城市的一抹抹绿意,被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看在眼里。“中山的乡村很美。巷道上的村屋,既保留了以前的青砖旧貌,每家每户又在房前屋后种了花草,绿美新貌让人印象深刻。”为此,香港著名词曲创作人古倩敏,专门创作了新曲《我们不渺小》,将中山的乡村风景写进了歌词中。

执绿为笔,向美而行,中山还在继续前进。

6月5日召开的“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一份关于全民动员、全域开展“见缝插绿”和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更高品质绿美中山的行动方案,亮出了中山作为“绿美优等生”的新目标:

能绿则绿、应绿尽绿,全民宣传发动、全面排摸利用市域内边角地块、零星空间,到2026年完成花卉苗木种植超20万株,三年内累计完成林分优化2.58万亩,森林抚育2.52万亩,“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美丽图景基本形成。

练好乡村振兴“人才道”

五桂山下的桂南村,集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

村里居住的“新村民”,不乏来自剑桥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名校生。数十名高知“新农人”,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里,种植香草、从事研学、开办民宿,为村里“种”下了十余个创业项目。

中山五桂山桂南村的文旅新业态。

这,正是具有中山特色的乡村振兴图景之一。

探访南朗街道崖口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布满了东堤海岸线,夜市的点点灯光照亮了乡村的夜空;在民众街道,牛津硕士何佩怡“转身”屠宰场女老板,建起5G智慧肉类冷链集配加工中心,推动传统食品行业转型升级;走入神湾镇,神溪村第六小组党支部书记叶文杰是当地大学生返乡务农的代表,他引领果场尝试菠萝种植的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动神湾菠萝成为中山的“明星产品”。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

在过去,中山更多是依靠乡情接、生态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但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在乡村对话青年、对话人才成为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过去一年来,郭文海多次带队走入乡村田间地头,与青年共话乡村未来,倾听“百千万工程”的一线声音,号召“333”硕博人才带头到乡村历练成长。

眼下,中山正努力将自发形成的乡村人才集聚效应,通过完善的政策机制,转化为常态化、长久性的乡村人才资源,形成“百千万工程”持久的内驱动能。

中山五桂山桂南村的香樟公园。

5日,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中山市人社局解读了最新制定的关于支持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奋斗“百千万工程”的政策文件。

这份文件提到,支持五桂山等镇街探索实施“乡村新秀”举荐制度,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由镇街分三年发放共十万元生活补贴,在支持期内可享受特聘人才相应待遇,以及人才房、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

为更好服务大学生创业,中山还将在中山国际人才港全市各服务中心设立“大学生回乡创业服务专区”,实施大学生创业“雁归行动”,打造片区大学生返乡创业品牌等。目前,中山全市已有911名大学生下乡入村就业创业,为广袤乡村植入了民宿、咖啡、露营等新业态,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守住乡村的“根”与“魂”

守住乡村的根,激活乡村的魂。

青砖黛瓦,雕梁画栋,走过漫长岁月的侨房,是海外华侨留在中山的历史印迹,也是侨乡中山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独特的优势所在。

会上提出,要把侨房保护活化利用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打造“侨房新韵”品牌,切实加强侨房宝贵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中山将开展“侨房新韵”三年行动,市级统筹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保护活化利用,打造“香山书房”、教育基地、文创空间、乡村酒店、民宿餐饮等多元业态,在乡间大地上形成一批“网红爆点”。

中山拥有丰富的侨房资源。

知所从来,明将所往。活化利用侨资源,是为了更好地讲述中山乡村的历史,通过对历史文脉的重新梳理、发现与保护,映照中山侨村“世界观”,留住中山乡村的过去。

“要坚持不懈抓乡村铸魂,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将古祠堂、古建筑等改造为香山书房,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礼堂,让群众在‘百千万工程’中既‘富口袋’,也‘富脑袋’。”郭文海表示。

如果说侨房代表的是“老资源”,那么“强村公司”则是中山“百千万工程”的新事物,象征着中山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位于桂南村的中山市桂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智力团队+村两委+村民代表+新老村民”合力的文旅项目开发模式,打造“桂南学村”公共研学品牌,成立一年多就为村里带来了近60万元的营收。目前,中山已成立143家“强村公司”,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有力的“市场之手”,盘活了农村沉睡的资金、资产,对于改变中山农村集体依赖物业土地收入的现状,具有深刻意义。强村公司的诞生,更体现了中山“美丽乡村”走向“美丽经济”的思路转变。

中山将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计划,培育和发展强村公司,通过开展村级统筹试点改革,鼓励农村集体开展资本运营等举措,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计划到2025年,中山基本消除集体年收入30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到2029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超190亿元,与2023年相比实现倍增。

拥抱新一轮大改革、大发展

回望过去一年,中山大抓产业发展,镇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13个镇登上“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榜单,小榄镇跻身全国17强;富民兴村成效显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金色大地音乐会、中山美食文化周、“村BA”等特色品牌“火爆出圈”,带动农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

过去一年,中山坚持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升级城乡面貌,黑臭河涌较央督时减少近2/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央督时的25%大幅提升至现在的82%,“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成效显著,“见缝插绿”种植各类花卉苗木突破50万株。

过去一年,中山坚持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城镇能级不断提升,医联体建设、集团化办学提质扩面,香山长者饭堂、香山书房、香山新街市等香山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品牌不断擦亮。

过去一年,中山坚持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有效释放镇村发展活力潜力,全力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加速推进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深中经济合作区,不断深化扩权强镇和强镇扩权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点状供地、数字乡村建设等专项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过去一年,中山坚持大抓社会力量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加速汇聚,深入推进“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结对帮扶项目总投资超2亿元。广泛开展“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活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成立“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联盟,汇集各方专家智库建言献策。

2024年,是中山“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也是奋力建设城乡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城市的攻坚之年。

为什么这么说?

有人说,深中通道将为中山带来“二次腾飞”的历史性机遇。从这种意义来看,“百千万工程”不仅是中山实现内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山发力“深中联动”、融入大湾区的关键一步。抢抓深中通道重大历史机遇,全力建设好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是今年中山谋划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胜负手”。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一侧。 颜学敏 供图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一侧。 颜学敏 供图

“深中通道是中山承接珠江口东岸高端资源的黄金大道,也是中山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山的光明大道。”郭文海表示,中山将全面学习拥抱深圳,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中山将以“工改”、治水为突破口,激活“百千万工程”大战局;大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之城、和美乡村;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坚决守牢粮食安全生命线,夯实“三农”基本盘。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郭文海表示,全市上下要认清大局大势,增强再增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深入实施“13388”行动,全面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以“走在前、作示范”的奋斗姿态,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岭南美丽新中山。

前方的道路已然明晰,行动的脚步踏石留印。

中山,正以“快行动,争一流”的“赶考”姿态,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时代答卷,为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中山贡献。

【采写】南方+记者 苏芷妍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实习生 罗誉 (除署名外)

【通讯员】张稳

编辑 王浩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