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154宗项目!博罗加速推进环“两山”示范区建设

南方+ 记者

罗浮山下,位于博罗县福田镇的一处工地上,新建的厂房初现雏形。这是由广东椰泰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椰泰饮料”)投资6亿元建设的新生产基地,建成后,这里将布设10条全自动无菌冷灌装饮料生产线,达产后年产能将达到30万吨,年产值超10亿元,为当地提供 500 个就业岗位。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下称“环‘两山’示范区”)规划建设正在加速。作为环“两山”示范区涉及的4个县区之一,博罗县铆足了干劲,加力提速推动规划建设。包括椰泰饮料项目在内,博罗目前已谋划154宗环“两山”示范区项目,总投资约397.84亿元。

以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博罗正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新进展。

成立环“两山”示范区规划建设指挥部

环“两山”示范区位于九连山脉、罗浮山脉两大山脉交汇之地,初步规划范围大约3000多平方公里,涉及2市、4县(区)、16镇(管委会)。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这一示范区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花园、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城乡等值发展实验区、岭南特色的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在博罗县范围内,环“两山”示范区涉及石湾镇、园洲镇、长宁镇、福田镇、横河镇、湖镇镇和罗浮山管委会。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梳理最新数据发现,上述六镇和一个管委会,总面积约1150平方公里,覆盖了博罗约40%的县域面积;总人口达63万人,在全县更是占比过半。

从发展定位到涉及范围,环“两山”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对罗浮山下的博罗来说,无疑意味着一场全新的机遇。

博罗的行动早已开始。目前,博罗县环“两山”示范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已成立并实现实体化运作,由县委书记担任总指挥。办公室下设综合秘书组和规划、招商、建设、融资4个专责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博罗县环“两山”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障融资需求,博罗还建立了融资“三个一”(一个专责小组、一个国企、一个融资方案)工作机制,明确由获AA+信用等级的县属国企——博罗县建工集团牵头推进环“两山”示范区融资工作。此外,博罗还专门制定了《2024年博罗县推进环“两山”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

把县域副中心打造为环“两山”产业中心

在环“两山”示范区西南部,由博罗县石湾镇和园洲镇组成的县域副中心,即将承担起更重的责任。

这是博罗的两大产业重镇,2023年GDP合计约277亿元,不论是总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在全县占比约三分之一。从区位上看,两镇组成的县域副中心位于广州、东莞、惠州三市交界处,拥有广深铁路,莞深、惠肇、广惠3条高速以及东江内河航道。

石湾镇供图。

石湾镇供图。

在博罗县委书记周耿斌看来,这一片区区位条件好、基础较扎实、发展潜力大。“我们计划在县域副中心布局建设三甲医院、城市综合体、高端商务等服务配套,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以满足环‘两山’示范区常住人口和旅居人口全生活链服务需求。”周耿斌说。

位于县域副中心的千亿级智能装备产业园,是博罗推动制造业当家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这里不仅交通四通八达,有着连片的可用建设用地,还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近年来,博罗持续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园扩容提质增效,将其打造成产业主平台。

周耿斌表示,博罗正将全力把县域副中心打造成为环“两山”示范区的产业中心,面向东莞、深圳和广州的枢纽门户,并部分承担环“两山”示范区的综合功能。目前,相关规划正加快编制。

重新明确乡镇发展定位

包括县域副中心在内,对于环“两山”示范区中的乡镇发展定位,博罗已经形成了新的思路。

——将长宁打造为文化小镇,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高端酒店和乡村民宿;

——将横河打造为民宿小镇,通过“民宿+中医药养生”推动产业二次升级;

——将福田打造为食品小镇,重点发展食品产业链;

——将湖镇(西部片区)打造为休闲小镇,打造环显岗水库生态休闲圈;

——将石湾镇、园洲镇建设为县域副中心,谋划布局发展仿生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中医药健康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了解,博罗已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编制《环罗浮山中医药康养产业集聚区规划》,谋划构建千亿级中医药康养产业体系,发展文旅康养、健康设备制造、药品食品制造、商贸会展、精准医疗、科技种植等6大产业门类。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从博罗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博罗共谋划了154宗环“两山”示范区项目,总投资397.84亿元。其中,企业投资项目55宗,总投资204.57亿元,政府投资项目99宗,总投资193.27亿元;建筑业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17宗,总投资约4亿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4宗,总投资39.59亿元。在上述项目中,近期将有近40宗项目新动工或签约,总投资超160亿元。

“两环四联十四射”打开环“两山”交通骨架

环“两山”示范区的规划建设,也为博罗构建内联外通交通大格局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当前,博罗正谋划打造“两环四联十四射”的环罗浮山交通网络,进一步拉开环“两山”示范区的发展“骨架”。在这一交通网中,博罗将实施8个新建道路项目,18个改扩建道路项目,总投资约88.44亿元。

记者了解到,博罗正探索在博东片区布局低空经济项目,发展无人机(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项目,规划低空游览路线,完善低空配套基础设施,以服务环“两山”示范区低空交通需求。

此外,博罗还将研究建设东莞站至罗浮山站的城际轨道等大运量轨道交通的可行性,力求进一步将东莞和罗浮山的交通紧密串联起来,提升跨区域交通服务水平,增强对东莞、深圳消费人群的吸引力。

当前,博罗正加快完善环“两山”示范区配套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罗浮山门户旅游服务提升区、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

在博罗,基于罗浮山文化的城市IP正在被重新“看见”。未来,博罗将深化文化赋能,以罗浮山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将葛洪、苏东坡等历史名人形象融入文创和演艺产品开发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把环“两山”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独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同时,统筹罗浮山周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强罗浮山文化元素嵌入,连线连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整体风貌提升,打造岭南特色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南方+记者 廖钰娴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