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南方+ 记者

那柳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湖光镇西南部,紧靠雷湖快线和373省道,交通便利。那柳村建村近900年历史,南临海河,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自古以来当地有名的鱼米之村。近年来,那柳村积极投入湖光镇“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造等工作为抓手,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产景村”融合、“农文旅”联动发展之路,打造美丽宜居、共富宜业的“未来乡村”示范样板。先后被评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美丽宜居示范村,2023年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近日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那柳村建村有近900年历史。

那柳村建村有近900年历史。

文旅融合升级,古村落焕发新光彩

“古树成林,良田千亩,海河环绕,红树林绵延至天际,还有丰厚的人文历史,这些都是我村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正努力将这些资源进行良好的开发和利用,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为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村党支部副书记韦小军介绍,那柳村历史悠久,建村近900年,至今留存不少历史遗址,拥有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

那柳村注重保护修复文笔塔、古炮楼、韦氏宗祠、庙宇、蚝壳墓等村庄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撰写和有形塑造“天下第一富”韦士英的故事、牛栏墓传说、韦氏姑婆传说、鞋头田传说、石马风水山传说等村庄文化故事,充分彰显传统村落深厚文化底蕴。

那柳村地理位置优越。

目前,村内建成了科普公园、民俗文化广场、文笔塔小广场、忠信园、各类“四小园”生态小板块以及乡情乡韵微景观打卡点,在2023年国庆节期间吸引游客近3万人次前来参观游览。

貳拾叁都文旅项目总平面图。

那柳村充分发挥乡贤反哺作用,通过流转土地和海域资源2200亩,修建环村振兴大道3公里,投资2亿多进行开发貳拾叁都文旅项目。该项目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研学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文旅综合体,有效壮大和激活集体经济,带动就业,更为美丽村庄的建设带来最佳机遇。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那柳村因地制宜,筑巢引凤,流转土地,盘活海域资源,鼓励返乡青年成立农民合作社,积极承接麻章镇富贵竹产业种植环节。目前,村内近40户农户种植富贵竹,通过与加工厂进行合作的方式,采取订单农业模式进行销售。全村富贵竹种植面积达700多亩,平均亩产值3万多元。

那柳村农田。

近年来,那柳村积极打造白鸽养殖“一村一品”项目,在“贰拾叁都”旅游观光建设项目的带动下,该项目肉鸽产量常年保持10000对左右,平均每天出栏500对,形成“规模化养殖+直供收购方”体系,与本村所种植的火龙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直接供货星级酒店和定点市场。

彭镇强 摄

那柳村与广东海洋大学签署《“一学院一乡村”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同步成立那柳村“百千万工程”服务站,通过定期邀请校内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和示范带建设,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为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授课培训、开展咨询服务。同时,作为农业专家提供新品种试验基地,共同培育出高品质、高产量、高价值农产品,用高校智力资源赋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塑造精美精致宜居新景

那柳村坚持规划引领,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融合自然资源,科学规划布局村庄建设,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做到不挖山不填湖,不破坏水系、不砍一棵树。

那柳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那柳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地下排污管网、 村道硬底化、美化绿化、“四小园”、外立面提升等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已实现无害化户厕覆盖100%,建有4座无害化公厕,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护机制健全。

不仅如此,村内修建卫生站、文化楼、灯光球场、村史长廊、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休闲空间设施,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应急救援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实现文化休闲空间人人可及。

【整理】陈明维

【来源】麻章发布

编辑 胡梦杰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