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日】宝宝眼睑长小包块,是热气吗?!听听眼科专家的分析~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2024-06-05 17:15
+订阅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一些新手妈妈有时会发现宝宝眼睑鼓起一个小包块,以为是麦粒肿,热气所致,等脓头破了就没事了。眼科专家提醒,不是所有眼睑上的“小包块”都是麦粒肿,有一种类似麦粒肿的“兄弟”叫霰粒肿,需要尽早治疗。

霰粒肿和麦粒肿傻傻分不清

霰粒肿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亦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患。病程缓慢,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可触及硬结,硬块大小不等,大如樱桃,小如绿豆,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或灰红色隆起。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亦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

 

霰粒肿常常合并感染,因此外观上很难与他的“兄弟”麦粒肿相区分。

麦粒肿为细菌(常见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睑板腺急性炎症,初起时有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有胀痛和压痛,有些可触及硬结。麦粒肿通常肿胀更明显,与感染的霰粒肿相比较疼痛更明显,起病更急。

左:霰粒肿合并感染  右:麦粒肿

霰粒肿有哪些类型?

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在结膜面做一个小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还有一种是皮肤面型,这种霰粒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肿物逐渐增大,肿物的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血性坏死组织。这种霰粒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会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严重的眼睑皮肤面缺损会造成眼睑外翻。

 

如何预防霰粒肿?

1. 如果小朋友平时有睑板腺阻塞,建议定期疏通睑板腺。

2. 注意用眼卫生,尽量避免用脏手揉眼睛引发感染。

3. 如有其他眼表疾病,及时治疗。

霰粒肿并不是“热气”所致,需正规治疗

我院眼科门诊平时经常接诊霰粒肿患儿,很多家长惧怕手术,一直坚持保守治疗,还有的家长认为这种病是“热气”,等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

这两种看法都不对。在临床上发现儿童霰粒肿如果保守治疗一周无效,建议应尽早手术。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或者恐惧全麻手术,拖延手术时间,拖到脓液流出,但肉芽还在,病情反反复复,最后霰粒肿发展成为霰粒肿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本来不会留疤的孩子,在眼睑留下手术疤痕,或本来仅仅小切口可以搞定的,因为皮肤破溃面积大,只能扩大切除面积。更有极端的情况,感染扩散引发眶蜂窝织炎,危及生命。

因此眼科医生建议,如发现眼睑肿胀用药一周都没有彻底消肿,仍有一个包包在眼睑,需尽快手术,越早手术创伤越小越容易恢复。讳疾忌医,惧怕手术只会使病情迁延加重,最终还是得手术,创伤还变大了。

霰粒肿早发现早治疗

我院眼科拥有丰富的霰粒肿手术切除经验,针对儿童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法。同时我院拥有针对小儿的专业麻醉团队,对儿童麻醉尤其是低龄儿童麻醉,经验丰富,安全性高。

对于霰粒肿手术,成年人病情不重的可局麻下进行,病情严重或不能配合的小儿则需要全麻,一般术后24小时恢复良好。因此患儿家长应注意,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讳疾忌医,延误治疗时机。

来源:眼科 谢子凡

专业审核:眼科主任 余建洪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