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在医院内拍摄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网友关注。6月5日上午,#剧组ICU拍剧竟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视频显示,在该医院的ICU区域不远处,有疑似剧组的工作人员架起一盏巨大的补光灯,正对准一张病床进行照明,旁边还有部分摄像设备。从视频拍摄角度看,剧组的布景设置已经占据了通道的一半空间。
随后,视频发布者在评论区补充道:“我姐姐在哭,他们让我们声音小点,不要影响他们拍段子,可他们是演的啊。”
据读特新闻,5日上午,当事人余先生回应称,他已经与医院、剧组公司见面沟通,各方已达成和解。
医院内拍短剧,让家属“小声点哭”
6月3日,视频发布者余先生告诉记者,事发时间为5月31日,地点为河南省郑州新郑市华信民生医院(以下简称“华信民生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
余先生表示,事发当天,他的母亲在ICU内进行抢救,他姐姐在旁边哭泣,视频中的剧组则在ICU附近拍摄。原本相安无事,没想到,一名剧组工作人员突然走过来,向余先生一家提出“小声点哭”的要求。对此,余先生感到十分不快:“我们哭都不让哭?我影响到了你们吗?”
据余先生称,双方辩驳了几句,就有人出来劝解,这位提醒他们的工作人员也转头离开了。剧组拍摄结束离开后,没一会儿,一名自称是“医院负责人”找到余先生一家,告诉他们,因为影响到拍摄,剧组可能要起诉医院。“这实在太炸裂了。”余先生说道。
余先生在现场得知,这家正在拍摄短剧的公司名为河南青木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木影视”)。更让他感到离谱的是,上述所谓的医院负责人,竟也是剧组工作人员。“我是通过青木影视的公众号发布的剧照发现的。”余先生说道。
天眼查显示,河南青木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册资本为200万元。
关于医院是否允许拍摄影视剧的问题,据读特新闻,深圳某医院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部团队若有意在医院进行拍摄活动,首先需获得医院的明确许可。在获得同意后,还需确保物业部门以及医院的相关人员能够在拍摄现场维持正常的就医秩序,以确保拍摄活动不会对其他患者和医院工作造成任何干扰。
公开资料显示,华信民生医院隶属于河南华信民生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原华信控股集团投资控股的,从事医疗、投资、管理、咨询的多元化集团。
天眼查显示,华信民生医院法定代表人为王广军,开办资金为8020万人民币。
事件最新回应
6月5日,余先生回应表示,4日晚上,当地卫健委、新郑市华信民生医院以及青木影视的相关人员都到了他家里,各方进行了沟通。据解释,拍摄现场在手术室门口(无手术楼层),与ICU相隔15米左右距离,事发地点则是手术室旁公共休息区域,并非ICU门口。
“现场并未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工作人员对我们是ICU重症家属身份不知情,由此激发我和家人情绪。”余先生说,事后剧组工作人员已经道歉并多次尝试与他取得联系,但因他家里突发变故,急需处理诸多事情,双方才一直没见面把事情说清楚。
对于医院一直没有出面道歉一事,余先生告诉记者,见面沟通当天,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后已经与他家人联系过。家人当时回复称需要等余先生处理完家中变故再沟通。“他们联系了我哥哥,我哥哥怕我的事太多,就没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余先生说。对该医院工作人员的说法,余先生家人也表示属实。
“目前卫健委和医院的人都向我道歉了,我也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余先生表示。
记者随后联系了青木影视相关工作人员马先生。马先生表示,余先生所说属实。“我们的抖音号也会发我们的声明。”
5日12时28分,青木影视在其官方抖音号就此事发布声明。声明提到,双方已见面沟通,解开误会。此前因照顾家属心情,未作出回应。
微短剧步入备案时代
总裁追妻、重生复仇、赘婿逆袭、甜宠虐恋……2023年以来,微短剧进入大众视野,以节奏快、爽点多收获了大批流量。但火爆背后,内容同质、导向低俗、制作粗糙等问题“埋雷”,行业如何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化发展,已成为各方不可忽视的必答题。
国家广电总局此前下发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显示,从2024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从分类来看,不同微短剧按总投资额度被分为三类,采取分类分层审核: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广电总局审核;投资额在30万元至100万元间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职责。
当下,微短剧备案已经全面落地。
短剧不仅要“爽”,更要合规
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微短剧发行量达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总和的2倍。
什么题材的短剧最吸引观众?夸克App 3月发布的《夸克短剧热搜榜追剧指南》显示,《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爱在黎明前降落》《病娇反派攻略计划》《我居然闪婚了禁欲男神》《玫瑰冠冕》五部短剧位列年轻人热搜短剧排名前五。这些作品覆盖了爱情、现代、穿越、古装、逆袭等题材元素,集中体现了年轻观众最喜爱的短剧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线上招聘软件搜索“短剧编剧”相关岗位,发现不少招聘方在岗位要求中强调剧本要“节奏快、冲突强、人设出彩”,期望编剧“熟悉男频、女频方向,霸总、赘婿、小人物逆袭等下沉题材,擅长打脸爽剧最佳。”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当前我国微短剧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提供了新的商业业态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内容质量有待提升,大部分的微短剧缺乏逻辑性和艺术性。二是题材同质化竞争激烈,比如穿越、重生等等,大多以“爽”为内核,出现大量“土味”、“狗血”剧情。三是从业者版权保护意识淡薄,抄袭、盗版现象严重,侵害了原创作者的正当权益。
“在微短剧行业实行备案制度其实是一种必然。”张毅分析,过去微短剧制作门槛低、耗时短,有些公司会为了追求流量选择制作内容低俗的作品来“抓眼球”,行业迫切需要规范引导。备案制度的落地,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制作方的合规运营成本,但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微短剧整体的内容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来源】读特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商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