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大力发展“体育+”,打造时尚产业百亿集群

南方+ 记者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报道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5月下旬,惠阳滑板企业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下称“杰诚运动”)参展深圳文博会,携带数十款特色板型滑板产品在“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中搭建滑板互动体验区,完成首次惊艳亮相。这家企业落户惠阳二十年,从单一的中低档下游板片商发展至今成了研发、生产专业滑板的工厂,现已是全球最大的运动滑板生产企业之一,为国内外多个滑板品牌商供货。

像杰诚运动这样在细分领域拼出一片天地的运动厂家,在惠阳有不少,他们生产的产品包括自行车、滑板、冲浪板、乒乓球台等等,为“活力惠阳”增添了不少“活力”成色。

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惠阳区的产业蓝图中,计划围绕提升产业和城市活力,打造时尚产业百亿集群,运动器材产业是其中的一项,目前已有47家规上企业,产值38.9亿元。如何继续挖潜行业潜力,大力发展“体育+”,政府与企业正携手探索。

杰诚运动展厅放置着五颜六色的滑板。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深耕

出现一批行业隐形冠军企业

在杰诚运动展厅,整面墙壁挂满了颜色鲜艳的滑板。杰诚运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面最贵的一块板已经成为了玩家的收藏板,价值最高的时候炒到1万美元。

他说:“我们从福建而来,已落户惠阳二十年,现在主要生产中高端滑板,与国内外一线品牌的合作率达70%左右,成为多家品牌商的指定生产商,约占全球高端滑板品牌市场35%-40%的份额。”

杰诚运动生产车间。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二十年是一步步积累的历程。

其中一位创始人回忆道,2000年的时候国内没人做专业滑板。杰诚运动是最早用东北的桦木以及进口加拿大枫木用来做滑板的企业,也是最早把整个滑板模具化的企业。“最初的时候,国内没有适合生产滑板的模具,我们十几个人用了2个月,纯手工磨出来一套。”

“现在已经用了不少机械设备,包括旋切机,压板成形设备等等。”杰诚运动有关负责人说,滑板是由几片单板片叠加胶压而成,每一片板都要筛选,保证正负公差0.3毫米。“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研发出了一些专用的胶水。”

加上福建的发展时间,二十多年的积累,让杰诚运动从原来的滑板板片商到如今的具备研发、生产专业滑板实力的龙头之一。这过程,也带来十多家滑板相关企业及配套企业落户惠阳,一起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杰诚运动生产车间。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在惠阳有两家专业生产国内外各大品牌滑板企业,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产能最高时一年生产400多万片,产值能达到5亿元。”杰诚运动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也有幸成为配合国家滑板队滑板研发及定制企业。”

和“杰诚运动”一样,同在秋长的惠州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下称“惠州喜德盛”)也是行业隐形冠军。

惠州喜德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呼格说,企业是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喜德盛”)投资的全资子公司。

日前,深圳喜德盛正式向中国国家山地自行车队交付巴黎奥运会战车,展现了其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能力。喜德盛在全球建设了5大生产基地,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镁合金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研发制造基地。

惠州喜德盛2014年落户惠阳,整个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一、二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已发展成为拥有山地车、公路车、旅行车、折叠车、童车等车型的生产技术企业,整车年生产能力已接近两百万辆。三期仍在规划当中,计划更多承接深圳厂区的制造部分。企业计划建设成新材料及零部件生产厂区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际化的大型自行车、电动车研发和生产基地。

落户在新圩镇的萨瓦运动器材(惠州)有限公司(下称“萨瓦运动”),也是行业前列的自行车生产商。

“我们是2014年来到惠阳,今年是第10个年头。这十年从生产普通自行车到现在生产中高端竞技自行车,一直在发展。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售到了57个国家(地区),获得了UCI认证。”萨瓦运动董事长杨义伍说,只有通过认证的自行车才能参与正式的国际赛事,这是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的有力证明。

在细分领域闯出一片天,成为行业隐形冠军,一批惠阳企业在运动器材领域精耕细作。数据显示,惠阳区2023年相关产业有47家规上企业,产值38.9亿元,74家规下企业产值5亿元,合计约44亿元。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拓展

在新赛道中谋增量

在新圩镇长流坑水库,萨瓦水上动力滑板测试基地的宣传牌在草地上立起,上面是一张极具动感的水上滑板运动者的照片,用画面诉说这项挑战运动的魅力。

这是萨瓦运动2020年开启的新项目。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现在萨瓦运动已经能生产燃油冲浪板、电动冲浪板、电动水翼板等多个产品。

“我们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在10%左右,投入两三千万就为了水上项目,申请了很多的专利。”杨义伍说,“这些产品的自主生产率达到95%。”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新型事物,从设计、开模到成品,整个过程充满挑战。”杨义伍回忆道:“但面对回报,这些投入还是很值得的。”

萨瓦运动展厅放置着多款水上运动产品。

萨瓦运动展厅放置着多款水上运动产品。

“我们的水上项目产品还没有开始批量生产,新工厂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后半年生产会增加水上项目部分。目前我们已经带着产品在国外参展,热度非常好。”

在新圩长布村,萨瓦运动的新厂房已经建好,达产后,将让整个企业的产能再上一个新高度。“预计2025年,自行车产能将达到30万辆。待新工厂马力全开达产后,年产能自行车方面能达到50万辆,水上项目10万台。”杨义伍说。

萨瓦运动生产车间。

萨瓦运动生产车间。

在企业展厅,杨义伍指着一款产品介绍道:“这是电动水翼板,是我们独家生产的,包括电机部分全由我们自己研发。防水级别高达IP68,续航时间长达2.5小时。”

“产品研发了两年时间才投放市场。”杨义伍说:“目前这个产品只有欧洲捷克的企业和我们在生产,但好多原理不同,他的发动机进水以后,要拆开发动机放水以后才能再次启动。我们有单独的排水系统。当舱内进入水,它会自动排出。这是我们的专利。”

水上项目投产后,将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量。“我们去年产值在3亿元左右,今年目标是5亿元。”

“目前水上单车还在研发中,我们将陆续的按照整体计划,继续发展多品类水上项目产品。”

萨瓦运动展厅里的自行车产品。

萨瓦运动展厅里的自行车产品。

同时,萨瓦运动在自行车领域,也不断在突破。

“虽然看起来就是一辆自行车,但里面科技含量不小,要考虑到风阻、骑手的舒适度、如何更符合人体工学等等。”伴随着材料和工艺的更新,竞技自行车的重量也向着轻便化发展。“我们现在最轻的一辆车大概能做到6.5公斤,常态化销售的在8到10公斤左右,伴随技术升级后,预计到2025年,我们的车可以做到4公斤多。”

对于未来的发展,杨义伍看好国内市场的增量。

“以前我们以外销为主,近几年开始加大力度投放国内市场,今年高端车竞技自行车的生产计划预计是10万辆。”杨义伍说,近年来大家对自行车运动方面需求量在增大,中国的骑行爱好者以及竞技自行车的拥有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萨瓦运动生产车间。

萨瓦运动生产车间。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突破

在求新求变中获得市场

呼格也看好市场。随着大家对健康理念不断更新,采用骑行方式休闲运动、健身锻炼的人群也在壮大,专业的骑行者、发烧友在增加。“很多高端车的话都是供不应求的,需要提前预订才能够买得到,普通爱好者使用的公路车也越来越高端。”呼格说。

“前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产值有比较大的增长,2020年产值突破十亿元。此后,一直保持在10亿元以上。”呼格表示,今年生产形势非常好,一季度产值已经达到3.1个亿,全年预计能突破18个亿元。“去年我们推出了很多新款产品。市场反响非常好,对我们品牌的认可度不断增加。”

市场在招手时,如何取得更大突破,是企业在思考的问题。

自行车体积虽小,生产涉及的工艺却很多。为了让运动骑行体验更好,现在的自行车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不少变化,包括材料方面不断优化,零配件不断升级等。

惠州喜德盛生产车间。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我们专业制造车架和前叉柱,相当于自行车的骨干部分,同时通过采购零配件,做整车生产。”呼格说,“作为传统产业,在产业升级方面必然面临挑战,随着工业4.0推进,企业也要做好准备迎接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为此我们也要做好人才和技术的储备。”

杰诚运动从标准化和个性化上做行业引领。

杰诚运动有关负责人说,企业也在不断研发新产品,按照功能打造适合不同人群的滑板,包括初学者友好型滑板、专业竞速滑板、极限运动滑板以及具有独特设计元素的定制滑板等等。

“要想做出流畅动作,滑板的制作要求既要有硬度,又要有韧性。现在也会结合需求使用一些新型的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等。针对初学者、专业者,个性、特点不同,研究不同的实用材料,打造不同特性的滑板。”杰诚运动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企业作为起草人之一参与了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滑板团体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滑板团体标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滑板行业标准预计今年会发布。

“标准的制定可以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保障学玩的过程的安全性。”杰诚运动有关负责人说,届时,滑板产业发展基础将更加夯实。

这几年,随着滑板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这项运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

杰诚运动预判,在政府有关部门加强重视、全国场地加速建设、培新机构的快速增加、以及各地赛事推广的趋势之下,2026年、2027年以后,滑板运动在国内会有个爆发期,未来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目前我们国内外销售比大约为3:7,预计2到3年,国内市场将超越国外市场。”杰诚运动有关负责人说其实这个行业不止是单一的滑板生产,还可以延伸到作为配套的服装、鞋子、护具、帽子产业等等。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制造+服务”提升行业发展优势

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加入运动者健身者行列,人们的运动锻炼需求增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具有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扩大消费的积极作用。预计,到2025年,中国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将持续增加,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供需有效对接,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这也是惠阳发展运动产业的机会。

健康运动产业一头连着制造业,一头连着消费、文旅、休闲娱乐等业态。发展方向与惠阳区致力打造的“活力惠阳”相契合。

在惠阳区的产业规划蓝图中,将健康运动产业放到了培育打造的七大百亿产业集群中的时尚产业集群中。

惠州拥有丰富的绿道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兼有身处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非常适合培养健康运动产业的培养皿。通过赛事举行可以提升运动的能见度;通过销售品牌的建立,一手连接生产,联手连接消费,可以形成正向的经济循环。

如今,喜德盛和萨瓦运动已有以自己品牌冠名的车队。

“我们已经打造了四支车队,通过比赛增加品牌知名度。”杨义伍说,也希望惠阳区在助力运动产业发展时,能多一些对运动赛事的宣传,多举办一些相关比赛,让外省甚至外国的朋友来惠阳多体验、多宣传。

喜德盛也在做许多运动推广的工作,包括建立自己的车队,冠名比赛赛事等等。

在产业发展方面,惠州喜德盛希望政府部门在基础设施配套和人力资源上给予支持。

惠州喜德盛生产车间。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我们二期工厂去年五月份竣工,在满足自己生产的同时也计划利用这个空间引进一些周边配套的厂商。但因为一些交通设施没有完全完善,吸引力不强。”呼格说。另外,人才方面,车间的一线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有孩子就学等方面的生活需求。但因为户口在家乡,想留在当地并不容易,这也造成了企业留人难题。

惠州喜德盛厂区放置了许多自行车产品。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场地的建设、赛事的举办一方面能提升城市活力,一方面也给运动产品予应用场景。

日前,惠阳区发布《惠阳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半岛体育文化公园游泳场、惠阳体育会展中心改造升级,新建半岛体育文化公园滑板场。

杰诚运动提出,希望能和政府一起把惠阳打造成滑板的集散地,通过建设滑板、轮滑场地,把培训、赛事做起来,带动旅游产业,把全国各地的滑板爱好者都带过来。

如今在运动产业发展上,惠阳已有了基础,如何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找到好的实现路径是关键。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顺畅的产业协同,配套政策的出台以及扶持资金的投入,将成为产业成长的加速器。

惠阳计划依托现有的运动器材产业集聚优势和发展潜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支撑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链,持续提升聚集效应;鼓励企业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尽快从传统体育用品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型企业转变;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塑造,提升营销能力,使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适应日益个性化、品质化、差异化的体育消费需求。

惠阳产业名片

运动器材产业

2023年47家规上企业产值38.9亿元,74家规下企业产值5亿元,合计约44亿元;2027年目标产值105亿元。

产业规划

惠阳区将围绕提升产业和城市活力,积极发展时尚产业,力争到2027年时尚产业集群产值达250亿元。

计划推出一批年轻化、品质化、潮流化终端消费品,自行车、滑板等运动器材属于其中的运动器材产业,同时也和大健康产业相关。

惠阳区计划以喜德盛、萨瓦等骨干企业为核心,重点发展自行车、运动滑板,做大做强运动器材主导产业链,打造专业级滑板公园和训练基地,加强自主品牌塑造,完善配套支撑产业链。

【采写】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陈丹娜 黄文礼

【图片】南方+记者 王昌辉(部分由通讯员供图)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