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产投热土 共探产业新未来

南方+

5月28日,由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开控股”)主办,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下称“产研院”)承办,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粤开证券”)、广州高新区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高新科控”)协办的广开首席联合发展论坛暨长三角·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峰会在苏州顺利举行。

当前,在我国生物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之际,一些领域尚处于“跟跑”阶段,原始创新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怎样引导企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产业发展的命脉紧握在手中?怎样顺应高质量发展新趋势,让这一产业能够造福更多群众,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这些问题都是备受业内瞩目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次峰会以“聚势引领·共探 Bio Future”为主题,除了聚焦生物产业最新发展趋势,力邀嘉宾用鞭辟入里的智识洞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新路径,更旨在搭建一个汇聚首席经济学家、专家学者、投融资机构、前沿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的高端交流平台,共谋合作发展之道。

广开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兼粤开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严亦斌致欢迎辞时表示,广开控股牢记使命、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理念,积极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战略布局生物医药、双碳智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投资参股了一批世界顶尖重大产业项目,包括百济神州、诺诚健华、东富龙、小鹏汽车、奥动新能源、阿维塔、泰胜风能等产业链龙头企业项目,通过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严亦斌寄语未来,期待广开控股与各方共同探索生物医药产业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路径,进一步深化领域内“产研投运”链式合作,共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更强动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作《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主旨演讲。他指出,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新制造和新服务构成,相比传统生产力,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等,且对于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技术创新导向。未来,可以从八个路径推进新质生产力,包括完善科创体系、关键技术形成突破、重视人才培养、深化数字与实体融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全球性开放创新生态、推进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有机结合、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连平认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都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很好的发展,这三个区域未来一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地区。  

粤开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作《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主旨演讲。他表示,宏观经济形势事关政府收入,继而可能影响对生物医药投资研发的支持力度;罗志恒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宏观形势短期是一季度开门红,但要防范房地产、地方债、物价水平持续低迷三个风险。鉴于此,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发力,做好追加预算的准备,弥补土地出让收入的下行,且降准降息非常有必要。同时,房地产政策要进一步发力,是否能给长期在北京工作的人释放增量空间,使之有资格买房,在核心地段推出高品质的商品房,这样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会长梁晓峰作《中国疫苗免疫政策进展》主旨演讲,他介绍,中国是新冠疫苗出口最多的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贡献非常大。目前来看,国内疫苗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是疫苗企业太多,研究的少,生产的有点多,《疫苗管理法》已经提及对于这块产业的调整,有待加强落实;同时,当今时代给疫苗行业提出了很高要求,希望各方齐心努力,尤其产业界、研究界以及政府三方的力量,重在浓缩精华,优胜劣汰。

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上海复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彭军作《打造创新转化生态,驱动生物医药未来》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肯定要靠创新驱动。鉴于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重要特点是创新,新的生产形式才能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故此,生物医药产业同样要迸发出新的生产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形成多元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技术交叉融合正是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元禾原点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费建江作《当前市场环境下医疗行业的投资思考》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政策总体上是大力推动医疗行业创新,监管则趋严,以提高整个行业的门槛。同时,新的技术近年不断涌现,推动整个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创新药也开始了“出海”。

费建江称,投资医疗行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主要需从四个维度加以考虑:一是市场周期分析,这与整个经济环境会有一定关联度。二是行业增长点识别,即行业是处在高点还是拐点。三是政策导向跟踪,因为这意味着大量政府的资源会导向什么地方,要跟着政策的导向走。四是市场情绪考量,即对于大家就行业在某个阶段究竟处于正面还是负面情绪,需认真考量。

2024年1月,由广开控股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发起打造的“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作为广开控股顶尖智库力量,产研院深入研究宏观形势下重点产业发展趋势,为政府、企业提供产业研究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本次峰会上,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涛发布产研院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创新药行业投融资:现状与趋势》。研报不仅回顾2023年中国创新药投融资基本情况,归纳总结创新药行业一、二级市场投融资基本特征,还展望2024年下半年中国创新药行业投融资趋势,并探讨了未来哪些药企更受国内外资本的青睐。刘涛总结称,2024年国内创新药企业投融资充满希望,需抱有“静待花开”之心态。

本次峰会第一个圆桌环节,在粤开资本总经理李卓粤的主持下,围绕《资本寒冬之中,如何搭建资本圈、产业圈、学术圈、运营圈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主题,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孟和、正心谷资本执行董事倪佳、高博医疗副总裁冯晨、苏州般若生物董事长胡敏杰进行了精彩的观点碰撞。深度探讨了在资本寒冬和生物医药政策不断更新的背景下,研究机构、投资机构以及生物医药企业如何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本次峰会第二个圆桌环节,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蒋展的主持下,围绕《药企出海:如何打好全球医疗健康的“中国名片”?》主题,三正健康投资执行董事王萌、迈普医学董事长袁玉宇、高新科控副总经理杨政和、凯复医药临床运营副总裁王晓梅分享了各自独到观点。从如何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出海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以及海外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从投资角度分析了资本寒冬下的投资策略,强调了投细分行业龙头、产业赋能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性。

作为广开控股顶尖智库力量,产研院立足于全球视角,追踪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趋势,挖掘最新市场投资机遇,致力在招商投资、产业拓展、品牌赋能等多方面,深度赋能广开控股“金科园”业务高质量发展。据悉,产研院将陆续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一系列的广开首席联合发展论坛,携手各方翘楚共探产业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路径。

未来,广开控股将进一步依托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为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陈奕龙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