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4月,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基地产值同比增长约3倍

南方日报 南方+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苏区,“水中贵族”景田百岁山,在梅州五华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景田速度”。

在过去一年,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基地产值突破3.6亿元、纳税金额达5200万元。进入今年以来,该基地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仅1月至4月,其产值就飙升至1.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近三倍的增长。

生产线上,一瓶瓶矿泉水完成灌装、封口、贴标等作业。张炳锋 摄

生产线上,一瓶瓶矿泉水完成灌装、封口、贴标等作业。张炳锋 摄

当前,五华用好“苏区+湾区”叠加政策,抢抓政策窗口期,树牢“产业兴县、制造强县”理念,以实干精神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向更高目标迈进。毋庸置疑,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基地是一个重要的产业载体。

生态“好水”,发展“沃土”,如何相辅相成?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基地给出了“五华答案”。

发展势头强劲▶▷

前四月产值达1.7亿元

景田百岁山矿泉水,五华造,这早已经不是新鲜事。

在晨光熹微中,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基地迎来了新的一天,忙碌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渐渐展开。生产线上,一瓶瓶矿泉水在设备的精准操作下,被迅速灌装、封口、贴标。很快,这些带有“五华造”的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将从这里走向市场。

五华造,不仅仅是地理的标签,更是品质的保证。

位于五华县郭田镇的百岁山生产基地,是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在国内打造的第六个矿泉水生产基地,该项目于2022年6月建成投产,实现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突出。

“从吹瓶、灌装、贴标、打码、检测到装箱码垛,均全自动化智能操作,确保出产的每瓶百岁山天然矿泉水品质达标。”厂长郑史宏介绍,在未开机前,品质部会对水质做抽样检查,在生产期间,设备配备了检测仪器和各种试检机,既提高了产量,又可同步检验产品。

念好五华生态经、释放“水”活力、创造更大的“水”经济,景田集团还在生产基地周边成立了水源地保护区。良好的“水生态”,为五华带来了“水生意”。

今年1月至4月,基地产值继续跃升,达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倍。数据上直观反映,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基地“块头”越来越大,“后劲”越来越足。

与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基地释放出来的强劲发展势头相匹配的,是开年以来五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跑”。

数据统计,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8.2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产能持续扩大▶▷

第3条生产线预计6月中旬投用

生产一瓶矿泉水需要多久?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基地给出的答案——1/20秒。

“生产线全部采用国际领先的进口吹灌旋贴一体化设备,在国际属于领先水平,一条生产线每秒能生产矿泉水20瓶。”郑史宏介绍,生产基地的产能达到每小时7.2万瓶。

换言之,现有的两条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每天生产约12万箱矿泉水。

自2022年6月建成投产以来,从一条生产线起步,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设备增加,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正向全面建设现代化智能工厂加速迈进。

今年2月下旬,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五华马不停蹄召开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县上下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产业与科技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根基,塑造五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响应号召,在追求高品质矿泉水的道路上,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再次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该厂斥资5800万元,引进了一条全新的全自动瓶装水一体化灌装生产线。生产线由吹瓶机、PET瓶检测机、灌装封盖机、液位检测机等先进设备组成,采用了德国进口的最新工艺,展现了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这是我们五华基地打造的第三条生产线,智能化程度更高。”梅州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总经理赵金龙介绍说,该生产线的产能达到了每小时7.2万瓶的速度,而整个生产过程均为全自动化智能操作,确保了百岁山天然矿泉水的卓越品质。

目前,该生产线正处于紧张的调试阶段,预计将于6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实现双向奔赴▶▷

做大做优“甜上加甜”事业

“证明我们来五华是正确的。”这话,赵金龙多次接受媒体采访中提到。此话,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方面,得益于五华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五华的水具有偏硅酸含量高,富含锂、锶、钙、钾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等特征,水质清甜口感好、营养成分足,而且水量大。

另一方面,离不开当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

“诉求有回应,事情能解决。我们具体到帮助企业解决办证、招工、用水用电等问题,让企业心无旁骛忙发展。”郭田镇主要领导介绍,例如在用工方面,在项目投产前积极发动附近村民,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目前生产基地员工约80人,95%以上是本地人,让老百姓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邓胜达是受惠者之一,他告诉笔者:“我家就在五华,这份工作专业对口,待遇也不错,而且花园式的工厂环境大大缓解了工作疲劳感,让人心情愉悦,每天活力满满。”

近年来,五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中,让“景田+郭田=甜上加甜!”的口号越喊越响亮,让五华生态“好水”不仅有活力,更有吸引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一季度,五华签约纳统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27.8亿元。其中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计划投资总额、亿元以上项目、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及完成率排名均居全市前列,实现开门稳、开门好。

生态“好水”润发展“沃土”,发展“沃土”构筑发展“高地”。作为离珠三角最近的五华,正以产出思维谋项目抓项目,深度对接“湾区所需”,积极贡献“五华所能”,在交通设施对接、生态产品供给、康养旅游体验、足球文化推介等方面做出特色、做出亮点。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 黄培强

编辑 马吉池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