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20年盐步秋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刚刚被评为“盐步秋茄种植能手”的农户代表梁伟鸿很是骄傲。
盐步秋茄是佛山南海大沥盐步地区的特有农产品,有“一身清淡百味香”之称,栽种食用历史已达三百余年。5月30日,“寻味佛山 只此秋茄”大沥镇首届盐步秋茄文化节暨盐步秋茄宴团购活动启动,在端午前夕让这道美食成功“出圈”。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文化节、美食节,而是大沥以“美食+文旅”打造特色文化IP,响应佛山激活“十大传统文化”举措、推动南海高水平农业发展的又一探索。大沥要的不仅是一场活动的热闹,更期待更多人发现盐步秋茄,带动相关的种植、研学、文旅、消费等。
大沥这个商贸大镇,又一次走在人文经济探索的前沿。
盐步秋茄做成的各式菜品。熊程 摄
一颗茄子,凭什么卖到8888元?
大沥有盐步秋茄、有文化传统,却一直没有一个盐步秋茄文化节。
相传在几百年前,盐步永平村有一座种满黄皮的师姑庵,一只神鹰将秋茄种子散在这里,自此蔓延生长,经久不衰,逐渐演化成家喻户晓的盐步秋茄。如今,“盐步黄皮园秋茄”已是南海的第一个农产品商标。
当天活动现场,最为耀眼的是舞台中间那棵“秋茄王”,颜色翠绿、线条优美,是经过多位“种植能手”从众多成熟的秋茄树精挑细选的一颗。一直钻研秋茄美食研发的盐步长润餐厅,以8888元的价格认购了这颗2024最美“观音手指(盐步秋茄)”。
不是每一颗盐步秋茄都能卖到8888元,但盐步秋茄确有其独到的价值。梁伟鸿说,盐步秋茄造型别致,碧绿细长,粗不及中指,长6至8寸,多与普通筷子等长,尾部微微勾起,像是一根根翠玉般的手指,所以当地人给了它“观音手指”的雅号。盐步秋茄皮薄肉滑籽少,还富含龙葵碱等微量元素,对清热解毒、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它也是南海十大名食材之一,在粤菜中占有一席之地。
今年初,佛山首次提出要激活包括美食在内的“十大传统文化”。为什么此次首届盐步秋茄文化节,要在端午前夕进行?一方面,这是因为每年的五月至十月是盐步秋茄的成熟期,端午前后开始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盐步秋茄见证着一段广佛龙舟文化传承交流的历史。
“无龙舟不端午,无秋茄不成宴”是盐步流传的一句俗语。盐步有两张响亮的名片,一张是盐步秋茄,一张是盐步老龙。每到端午节期间,广州荔湾泮塘龙舟到盐步来“探契爷”时,盐步秋茄都会作为礼物赠回赠给他们,盐步秋茄也是龙船饭宴席上不可或缺的特色食材。今年,盐步秋茄也迎来了新的“出圈”契机。
大沥镇副镇长高韵翔表示,基于盐步秋茄这一传统美食,大沥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打造首届秋茄文化节,集中展示从种植、选材、食用到寻味等全过程,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品尝到盐步秋茄,进一步打响“盐步秋茄”区域品牌。
大沥启动首届盐步秋茄文化节暨盐步秋茄宴团购活动。熊程 摄
从文旅到农业,盐步秋茄IP价值何来
一颗盐步秋茄,带出来的是“一身清淡百味香”的直观感受,更是大沥尤其盐步地区几百年的文化传承。这样的产品,必然能够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IP。
一个好的文化IP,通常都能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那么如何将盐步秋茄的价值充分激发出来?
美食向来是拉动旅游消费的第一动力。秋茄要从田头到餐桌成为一道美食,除了在种植上要付出汗水、精心培养,也离不开餐饮企业在菜品的开发和研制上的用心和创新。
虽然秋茄的美味一直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秋茄可能做成多少道菜,这也影响了秋茄美食品牌的传播。外地食客们可能会“寻味佛山”,但是专门到大沥来“寻味盐步秋茄”的也许并不多。当天活动现场,餐饮商家们展示了自家特色秋茄宴,让人目不暇接。长润餐厅、文宝酒楼、丽景酒楼、聚豪美食、诚丰美食等5家大沥酒楼获颁发“盐步秋茄宴特色餐厅”牌匾,共同推出60多种秋茄团购菜式。
从传统的盐步秋茄煲、豉油皇秋茄,到创新的海皇咖喱秋茄、秋茄手工包等,每一道菜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始风味,又注入了现代的创新元素,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食魅力。
几家酒楼的负责人还现场发出倡议,共同打造“盐步秋茄宴”标准。他们希望,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从选材、烹饪到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盐步秋茄的独特之处,无论是色香味俱佳的秋茄主菜,还是创意十足的秋茄小吃,都能让每一位品尝到盐步秋茄的顾客都能感受到大沥的热情和诚意。
要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盐步秋茄的魅力,就一定要扩大种植规模。盐步独特的土壤沙土比例,土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成为秋茄生长的天然养料。盐步秋茄皮薄、核小,个头也小,其他地方种出的皮比较厚,口感不及盐步秋茄。在收成的高峰期,10亩秋茄每天可产300至500斤,收成期跨越夏秋两季,一直持续到10月底。但是目前,盐步秋茄的种植规模还不够大,如何吸引更多人来种秋茄?
在南海将高水平农业纳入“三高四新”产业体系的背景下,大沥也正在强化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发展高水平农业。目前,大沥镇聚集着7个农业专业市场,40多个农贸市场,是广佛地区农副产品流通和家禽经营交易的重要市场。当天活动现场,4位农民获颁“盐步秋茄种植能手”奖座,梁伟鸿还作了盐步秋茄种植技术与经验分享。
活动现场,4位农民获颁“盐步秋茄种植能手”奖座。熊程 摄
“希望通过举办盐步秋茄文化节,促使商家、酒楼推出更丰富的秋茄宴及团购优惠,激发农户更强的种植意愿,以‘商户+农户+客户’,全链条带动大沥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大沥镇宣传文体旅游办主任刘成说。
当越来越多人爱吃盐步秋茄,愿意为盐步秋茄买单、为盐步秋茄而专门来大沥“寻味”,也就会有越来越多人种植盐步秋茄,让美食文旅产业、高水平农业在大沥共同升级。
人文经济赛道,“中心大沥”如何再发力
对于大沥乃至南海来说,如果盐步秋茄这一IP的塑造、价值激活能够成功,人文经济发展就有了一个新的成功参照。
文化一直在大沥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去年启动的“中心大沥”发展战略,特别将“新文化”作为三大战线之一。大沥镇委提出,着眼保育焕新在地文化,以数字化、媒体化、周边化、舞台化、国潮化等方式,传承创新、跨界焕新盐步老龙、醒狮、省佛通衢等地域IP,加速形成乡村文商旅创融合的新业态。与此同时,打造最少4个在湾区具影响力的节庆,实际上也是新的IP。
在国内外很多地方,文化繁荣与经济领先,往往同时出现,这一现象也被称为“人文经济学”。在人文经济的赛道上,大沥正在挖掘更多像盐步秋茄这样的传统美食及文化。每个传统文化节点,都能看到大沥的最新探索尝试。
今年春节期间,大沥全面重启了“新春六大盛景”,包括大沥新春花市、盐步龙狮大会、大沥醒狮盛会、黄岐烟花汇演、泌冲醒狮盛会、北村生菜会等活动。其中的大沥醒狮盛会,规模号称珠三角最大;其中的烟花表演,负责团队曾参与北京冬奥会鸟巢焰火表演,半小时吸引了线上线下200万人次观看。
这个端午前后,大沥除了举办首届盐步秋茄文化节,更首次发布“端午龙舟季‘十景’”,从5月中旬的盐步老龙起龙仪式,到6月中上旬的盐步老龙、泮塘小龙互访,一系列精彩活动频出。今年首次发布的盐步老龙系列文创周边产品,也吸引了市民游客关注。
如果说在未来,盐步秋茄将不仅仅是一种作物、食物,更成为链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那么同样的,“中心大沥”也将继续在南海乃至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人文经济传奇。
【撰文】熊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