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1+6+N”工作体系建设现场会:强化综治中心枢纽作用
5月30日下午,东莞市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厚街镇召开。与会人员观看了全市“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经验展示,实地参观厚街镇综治中心、智慧网格管理中心。
全面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等信息化支撑平台,“N”指其他综治和社会力量)是广东省委政法委推进基层社会多元共治的重要举措。会议传达全省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现场会精神,对接下来全面推进东莞市“1+6+N”工作体系建设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水平进行部署。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杰钊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城市高质量发展要以扎实的基层治理来保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走深走实、提质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法治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善治的社会环境。
“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增强综治中心的核心枢纽作用
做强治理中枢,是构建“1+6+N”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实地参观厚街镇综治中心,交流工作经验。
东莞接下来将进一步增强综治中心的核心枢纽作用,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有效发挥镇街(园区)综治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使得“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从愿景成为现实。
具体来看,东莞将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加快综治中心与各类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的对接融合,使得综治中心成为收集问题诉求、调解矛盾纠纷、防范社会风险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实现多部门、多主体“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帮扶”,不断提升预判预警、基层稳控、就地化解能力。
此外,东莞将不断健全职责清单,通过梳理本地区多发易发社会矛盾,针对性健全综治中心工作任务清单,强化综治中心和职能部门对接的深度和力度。
围绕非警务矛盾纠纷处置,镇街(园区)工作专班将强化对权责清单的学习掌握,对平台推送线索精准分流。对于一段时间内占比较高或增长较快的矛盾纠纷,东莞将及时通报职能部门,推动风险隐患系统防范。
东莞也将积极整合各群团组织基层力量,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提升基层多元共治合力,系统提升综治中心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统筹、协调、服务效能。
“管业务必须管矛盾风险”
激活政法主力,强化信息支撑
“一声吹哨”聚合力,“部门报到”解烦忧。东莞将推动职能部门落实“管业务必须管矛盾风险”责任,规范矛盾纠纷录入登记、流转办理、跟踪回访闭环管理,确保各职能部门有效履职。
会上,公检法司四个政法部门分别就各自职能通报“1+6+N”工作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确任务部署。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小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沈丙友、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成枝、市司法局副局长何朝晖现场作发言。接下来,东莞市将继续突显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的主力作用,统筹公安派出所、司法分局、人民法庭、派驻检察机构等基层政法综治力量。
其中,审判机关将加强社区法官工作室建设,提升社区工作人员、警长、调解员、网格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检察机关将探索完善“检察+网格”制度,着力解决民生难点痛点问题。公安机关则要继续做实社区警务、身边警务,主动融入综治中心平台开展治安要素管控,实现“精细化服务感知、精准化风险识别、网格化行动协作”。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指导,培育更多诸如“莫满水个人调解工作室”等品牌调解力量。
信息系统支撑作用也不容忽视。东莞将加强对各类平台数据的分析研判,如“粤平安”、智慧网格管理、市矛盾纠纷调处管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从中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各相关部门、各镇街(园区)也将持续综合运用“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如“莞e申报”系统、基层综合调度平台、空天地一体化平台、智慧网格管理系统和出租屋管理系统,精准赋能风险隐患巡查上报、分流处置、分析预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果。
“发展更多群防群治力量”
聚合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协同作用
走在东莞各地的大街小巷,不时可见身穿特制义警马甲的人,他们正为守护平安发挥群防群治之力。
为进一步聚合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协同作用,东莞将统筹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镇街(园区)、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形成强大合力。
在这场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中,白玉兰家事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站、“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中立法律服务社等阵地不断向基层延伸,为基层社会治理添柴加薪。
商协会等社会组织也将紧密地联动起来。当前,万江街道与东莞市江西赣州商会、东城街道与东莞市东源商会、虎门司法分局与东莞市广西北流商会、厚街镇与东莞市大埔商会先后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对辖区内平安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接下来,东莞将持续发挥以乡音乡情化解矛盾纠纷的示范作用,引导异地商会培育更多人民调解组织,发挥其独特的化解矛盾纠纷的示范作用。
围绕各镇街(园区)平安建设促进会建设,道滘镇平安建设促进会实体化运作、项目化运行、精准化服务的做法也将进一步推广,东莞将积极沟通、联系更多社会主体,发展更多群防群治力量,专群互补持续推动平安东莞建设走深走实。
【相关】
数读东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成绩单
去年以来,东莞市委平安办牵头各镇街(园区)、各成员单位落实11个方面32项任务。
全市33个镇街(园区)综治中心全覆盖完成规范化建设,法院系统与镇街(园区)综治中心完成对接并派员进驻。
东莞全域推进非警务矛盾纠纷处置工作,矛盾纠纷办结率达97%。
“莞邑调解”一站式信息化平台联动1300多个调解组织、7000多名调解员开展服务。
聚焦工业园区、企业、出租屋、校园等重点区域开展平安宣教活动3.5万场次,创建平安企业8000多家、平安出租屋5.8万栋。
依托网格化管理,涉出租屋领域矛盾纠纷“弱微信号”化解率达99.6%。
初步建成统一地址库和块数据支撑平台,结合网格化管理业务,关联列管全市38.7万栋出租屋、56.9万间“三小”场所、725万出租屋居住人员。
【撰文】龚菊 郭文君
【摄影】李家威 郑家琪
【摄像】李家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