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沪楼市出“大招”,可以“上车”了吗?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生活在广州、深圳的朋友,这几天楼盘营销电话会不会多了?朋友圈里的中介是不是在刷屏?“连夜成交”“通宵卖房”有没有成为手机推送的文章的标题?

很直观的感受,随着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接连发布楼市新政,市场情绪被这一波利好政策带动了起来。

这段时间,广深的部分热门楼盘,到访量与成交量均出现明显增长的势头。一些观望多年的购房者,真的开始考虑“上车”了。

深圳南山区一楼盘营销中心。南方+资料图

深圳南山区一楼盘营销中心。南方+资料图

买房是多数普通人生活中的最大支出项,如今,全国各地的商品房市场持续“松绑”,那么当下是购房的好时机吗?我们还可以有更多期待吗?

广州“超预期”,深圳“不保守”

5月17日,央行发布房贷新政“一键三连”,分别涉及降低房贷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每一份文件都可以用“重磅消息”来形容。

此后,各地围绕政策,紧锣密鼓展开落地。

回顾这一进程:

在广东,5月26日前,除广深两地,全省19个地市均确认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同时取消利率下限。

彼时,万众瞩目的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尚没有跟进动作,一度让人联想是否在酝酿“大招”。

直到5月27日,上海发布九条房地产新政,开启了一线城市的政策闸门。业内评价,这是上海近年来房地产政策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5月28日,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附近的住宅区。图源:视觉中国

5月28日,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附近的住宅区。图源:视觉中国

28日,广深两地做出行动。其中,广州出台的政策被普遍认为“超出市场预期”,每一项都直指购房痛点。这种超预期至少存在于3方面:

首先,一、二套房还清贷款后,有条件的三套房也可以贷款。这直接突破了国家过去对于“三套以上不能贷款”的限制。

第二,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松动了。只要在购房所在区内没有住房,房贷就可以按首套住房认定;在购房所在区内符合“租一买一”“卖一买一”条件的,房贷可按核减后的住房套数认定——按照这个政策,居民可以实现跨区域购买多套房。

第三,在非户籍居民购房上做出突破,非户籍人口只要交满半年个人所得税或社保,即可在限购区买房。

相比之下,深圳新政明确了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原来的30%调整为20%;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原来的40%调整为30%,利率同步下调。

力度如何?假如在深圳购买首套房、总价300万元的商品房,新政推出前首付最少须90万元,新政后首付可低至60万元,减少30万元。

其实,深圳已提前在5月6日出台差别化的分区限购政策,对非户籍人群、多子女家庭和企业购房等做出了差异化的放开。如果说上次分区调控相当于小步慢跑,这次新政又助推了一把力。

至此,北上广深已有3个城市出台调整政策,政策信号已非常明显。北京接下来会否出台放松政策,行业专家持积极看法。

各城亮新政,有何异同?

回顾近几月的房地产新政,通俗来说,各地都是在同样的“卷面”上答题。

题目有两道,一道是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另一道是5月17日央行的政策调整。

各地的“政策答卷”,既有考个高分的目标,也有各自“因城施策”的考量。横向比较各地政策“组合拳”,明显能感受到有同有异。

首先,各地最大的共同点,或多或少蕴含着“抢人”的意味。

上海新政第一条就是“优化非沪籍居民购房条件”。现在,没有上海户口的人,只要交够3年个税或社保就能在上海买房,比此前5年的年限要求减少了近一半。况且对特定人才,这个年限还能更短。

深圳则提出,非户籍居民在盐田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西乡街道)等部分区域购买住房的,个税、社保缴交年限从3年缩短为1年。

广州的步子“迈得更大”。去年9月,广州明确非户籍居民交满2年个税或社保可在限购区购房,而这次直接把这个年限缩短到半年。

一线城市之外,更有城市直接“送户口抢人”。如佛山、杭州的新政提出,在当地购房的非户籍人员可申请落户。

人是当前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户籍又是留住人才、留住消费力的关键,现实中户籍往往与住房挂钩,这些动作无不展现着各大城市的“留人”“抢人”意图。

另一个共同点,是偏向将购买力导向新建商品房。

广州南沙。南方+资料图

广州南沙。南方+资料图

比如广州政策明确,连续交够6个月住房公积金,就可提取用作首付,但只能用于“首套新建商品住房”。再比如近段时间多地推行的“以旧换新”政策、政府下场收购二手房等,最终都是将需求导向新房市场。

这是因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流动性不足。将购买力导向新房,是一种打通循环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降低风险。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还认为,新房与地方土地财政关联较大,导入需求也成为减轻财政负担的一种考量。

但从政策调整幅度看,各地又有所不同。

比如在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上,上海、深圳是20%,广州则一步到位降至15%。

究其原因,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前期广州楼市下滑较明显,这是大力度政策的现实需求;广州是省会,房地产在财政以及完善与区域城市互联互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广州外来人口数量大,通过住房实现扎根城市的需求大,因此广州政策力度相对大。

多利好叠加,还能期待什么?

多个政策利好叠加下,商品房市场,这一次会应声而动吗?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近期的政策背后,更有了国家的统一部署,比如降首付、利率及政府或国企下场收房等。

李宇嘉判断,目前这些政策形成了叠加效应,“随着国家信用的注入,短期内将提振市场预期,并且具备购房降门槛、降成本的作用。”

开源证券房地产分析师齐东也认为,广深楼市从4月以来销售环比均有所改善,此轮政策调整有望延续改善行情。

对短期市场刺激较大、预计6月房地产市场会取得不错结果,是不少行业专家的观点。多位专家也认为,“市场底”和“政策底”或已来临。

而从长期来看,有了市场预期,或许还需要一些政策激发行动。多位专家提及需要更多降税费政策,降低购房成本。

南方+资料图

南方+资料图

同时,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长期看还要进行更多供给侧的调整。

例如加快完善楼盘的公共配套补短板,交通、学校、医院等,再如住房保障能否实现供需匹配,尤其是提供品质较好、价格较低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解决一部分年轻群体的购房需求。

另外,就是真正落实“人房地钱”的规划理念。

比如多地已经提出“控制住宅用地供应”。限制住宅土地供应是激活流动性的关键,好比不再让车进入已经堵塞的道路。

楼市复苏“任重道远”,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各地楼市新政逐步落地,有助于提升楼市活跃度,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当然,从咨询到看房、再到最终成交还有一定的转化时间,未来走势如何,让我们一同期待。

【撰文】话题研究员 张子俊

【策划】何勇荣 麦小华

编辑 魏伯航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