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常青树”,是上市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上市企业之所以发展长盛不衰,有其前瞻的战略布局与独特的生存之道。为进一步研究食品板块上市企业的发展布局及成功经验,南方农村报、预制菜宝典特推出“上市企业破圈公式”专栏,以期为食品企业提供发展借鉴,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敬请垂注。
日前,山东惠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惠发食品”)与当地政府共同打造的民族特色食品加工园正式投产,一座拥有5G模块,符合欧盟标准的民族特色食品工厂亮相。
这是惠发食品持续深耕预制菜产业链,以主题化、爆品化、品牌化为核心,制定城市专属预制菜产业发展方案打造的民族特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和美食产业集群;也是其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销售网络布局的创新之举。
或许正是有持续这样的破题,才让上市7年的惠发食品在历经多次因业绩不佳被点名、交易异常被问询、高管减持等不利因素下愈挫愈勇,从三年一个轮回中破圈而出。
上市以来第三次业绩全红
陷入“三年怪圈”魔咒?
根据年报数据,2023年惠发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9.97亿元,同比增长26.36%;归母净利润751.59万元,同比增长106.27%,净利润扭亏为盈。
这是惠发食品在资本市场亮相以来第三次实现总营收及净利润双增长。前两次分别发生在上市当年、上市第四年。惠发食品似乎陷入“三年怪圈”魔咒。
公开资料显示,惠发食品于2017年6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后,惠发食品的营业总收入虽然逐年稳步上涨,但是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却每年下降,2019年更是大幅跳水,这期间还一度遭受“一股东三度减持,一股东套现离开”的尴尬境遇,上交所也对其业绩发出问询函,对于此,恵发食品表示,该问题系“因受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导致产品成本增加以及期间费用增加影响。”
此次2023年业绩再次实现“全正”,惠发食品给出的理由是: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销售网络布局,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生产精细化管理,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恵发食品的三家知名同行三全食品、海欣食品、安井食品在其历年发布的年报业绩中整体均是盈利,在2023年出现波动。其中,2023年安井食品实现营收140.45亿元,同比增长15.29%,净利润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34.24%;海欣食品2023年实现营收17.16亿元,同比增长5.82%,净利润227.01万元,同比下滑96.41%,但其速冻菜肴制品销售同比增长84.47%;三全食品2023年营收70.56亿元,同比减少5.09%;净利润7.49亿元,同比减少6.55%。这也是三全食品2008年上市以来首降。
惠发食品上市以来营收增减情况
破圈公式=蛰伏布局+创新模式
打造产业链系统平台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惠发食品“有规律性”的业绩跳水,属于一种战略性亏损。
梳理惠发食品年报发现,每一次亏损的年份,都是惠发食品在蛰伏布局之时,而在其新的创新模式战略落地实施后,又能成功扭亏为盈,完成一次盈亏轮回。
以2019年、2021-2022年业绩下降或亏钱最明显的年份为例。2019年惠发食品大力投资打造供应链模式,这种模式下,所有配送的各类食材和产品均坚持公司的研发标准和质量标准以保证食材质量安全、口味和消费要求。该模式主要针对酒店、团餐、校餐、连锁餐饮等群体,产品包括蔬菜、面食、调味品、水产、常温或冷冻食品等各类食材。
2021年是其战略转型逐步落地的重要年份,这一年,惠发食品加大了预制菜品研产销和健康食材供应链服务方面的投入,销售规模实现了稳步增长。
2022年,惠发食品实行全渠道销售策略,在巩固提升传统经营渠道的同时,实现渠道下沉。同时加大区县客户的开发,加强终端用户的服务力度,建立面向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的食材一站式体系;加大市场投入,完善北方市场布局,深度开发南方市场,拓展适合南方市场团餐、新零售等渠道;加大商超、团餐、校餐、连锁餐饮、直播、电商、社区等销售渠道的开发力度。也是在这一年,惠发食品在京东、天猫、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通过旗舰店自营+经销商+达人带货的方式进行深耕,不断增强其C端品牌影响力。
惠发食品董事长惠增玉曾表示,经营预制菜,一方面需要企业有强大的精深加工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供应链体系能力,即既要有产品加工,又要有销售平台,而系统性的销售平台最终是给消费者做一站式的健康饮食管理服务。
通过以上战略布局实施,惠发食品围绕整个产业链做起了一个大的系统平台,搭建起包括供应O2O展销、数字化的S2B或S2C的销售产品矩阵,打通了直接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以及稳定的销售市场产业链。
惠发食品围绕整个产业链做起了一个大的系统平台
逐渐从投资期步入发展期
怪圈齿轮或不再转动
过去两次的周期都恰好是三年,如今,按照三年一轮回的“惯性”,惠发食品“三年怪圈”的齿轮会再次转动吗?
业内人士分析,餐饮行业是农业下游具有五万亿规模的大市场,随着大众餐饮消费时代的到来,需求侧新客群蓬勃兴起,供给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源头整合供应链+冷链运输+中央厨房建设+资本投入”将重塑餐饮行业格局。
以当前阶段来看,经历多年发展,惠发食品整体产业链运营框架已渐趋稳定。从这个角度分析,如今的惠发食品似乎已经度过了投资期,将陆续步入发展期,排除其他客观因素,后续大起大落的波动发生可能性非常小。
另一方面,目前,预制菜产业正蓬勃发展,作为“领跑者”的山东,正在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山东模式”,集中力量发展本土预制菜产业,计划到2025年全省预制菜全产业链产值超万亿元。惠发食品是山东预制菜龙头之一,“背靠大树好乘凉”,拥有绝对的地缘、资源等产业发展优势。
根据官网资料,惠发食品成立于2005年2月,是一家集预制菜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提供健康食材供应链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企业。目前,惠发食品已自主研发预制菜品2000余款,菜品服务于多个餐饮渠道,孵化出多个餐饮品牌,创建出“惠发”“泽众”“惠发鲜厨”“爱沙一品”“涮帮主”等产品品牌,和“润农供应链”“惠发小厨”“惠发云厨”“惠发美厨”“伊兰小甸”“米洛可”等服务品牌。
2023年预制菜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20%。惠发食品利用自主研发的千余款预制菜产品,大力突破销售渠道,加强对学校、企事业单位、军供等单位食材供应链服务的市场开拓力度,创新升级“中央厨房+智慧餐饮”模式,其中经销商模式实现营收12.89亿元,同比增长24.44%;终端直销模式营收同比增幅达47.67%;供应链业务模式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长27.08%。
惠发·蜜糖鸡
惠发·金汤酸菜鱼
惠发·锅包肉
【记者】杨玲
【来源】南方农村报 预制菜宝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