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落成了历险?广州公交车站倍受电动车困扰

南方探针
+订阅

“自从广州划设非机动车道以来,乘坐公交车上落就成了一场历险!”近期,南方+记者收到广州市民投诉,反映公交车站台被电动自行车抢道的问题,希望在道路设计上更多体现行人与公交优先原则。

公交上落险象环生

不久前,广州天河岑村路段28路公交车在岑村小学公交站正常上下客时,一辆电动自行车突然从公交车右侧方快速经过,将一名刚下车的学生撞倒,该名电动车车主还想逃离现场,但被公交车司机阻拦。在司机和街坊的帮助下,肇事司机被警方控制。

大量市民反映,自从去年10月广州开始给非机动车划设专门车道后,这种电动车抢道公交站台的现象屡有发生。

29日,记者先后走访了中山大道、天府路、黄埔大道等路段,发现公交车停靠确实险象环生。

乘客在公交车站上落时,电动车并未让行。南方+记者 项仙君 摄

乘客在公交车站上落时,电动车并未让行。南方+记者 项仙君 摄

中山大道是最早试行为非机动车划设专门车道的路段。由于公交车基本是走BRT,即使每天还是有不少电动车违法抢道,行人上下车也不受影响。但在没有BRT的路段,公交车停靠就十分不容易,记者在天府路天河公园站看到,在大批乘客上下车时,由于公交车只能停在非机动车道的实线外,来往的电动车却并未停留,照样从人群中飞驰而过。在黄埔大道华侨医院门口的公交站,除了有社会车辆占道外,电动车左右“夹击”公交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广州一汽巴士二分公司497路公交车长张国辉告诉记者,目前的风险是不小的。一是在乘客安全方面,公交车正常进站上下客时,电动自行车车速过快或不文明礼让,很容易导致下车的乘客被撞倒受伤;二是在交通安全方面,部分电动自行车随意变向、变道,容易导致其与机动车接触;三是部分公交车道或站台被电动自行车违停占道,导致公交车无法正常靠边停站,增加事故风险;四是在营运秩序方面,有些路段,例如隧道内路面的长实线不能变道,电动自行车驶进公交车道或隧道,而其车速较慢,导致公交车只能在后慢驶跟随

在华景新城公交总站,一位司机介绍说,自公交车不能靠边停车,停车就变成了个“危险的活”。司机在站台停靠时,即使在车辆内外都开启广播,提醒乘客小心电动车,还常常要大声呼喊,因为“只要乘客一只脚还在车上,公交车就要负责”。

众声喧哗下的困境

有车辆逆行,占用机动车道。南方+记者 项仙君 摄

有车辆逆行,占用机动车道。南方+记者 项仙君 摄

近年来,对电动车的讨论一直未停。

记者注意到,在投诉电动车在公交车站抢道撞人的社交平台上,也有电动车车主表示,现在的困难是,在公交车到站乘客上下车时,不是没有选择减速或停下等待的人,可背后的电动自行车不断开上来,还会按喇叭催促,如果后面催促的人又多,就要绕到机动车道继续前进,这样做也十分危险。

张国辉车长希望相关部门能完善交通法规细则,明确公交车辆和电动自行车各自在公交专用道和公交站的路权,并加大电动自行车通行规范的宣教力度,如电动自行车途经公交站点时应当减速或停车让乘客上下公交车,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现象的查纠教育,在公交站点附近的非机动车道增加明显的安全标识等。也希望在有条件的站台,将非机动车道设置在车站后方(人行道旁),逐步消除机动车与电动自行车的通行风险。

许多路段公交车因为实线不能靠边。南方+记者 项仙君 摄

许多路段公交车因为实线不能靠边。南方+记者 项仙君 摄

记者采访了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多个骑手平台,他们介绍,平台一直在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加强安全培训、优化管理流程、创新技术手段等多项举措,努力提升配送的交通安全水平。如在交警的指导下,平台积极推进警企合作,对骑手进行教育和管理,全面保障骑手交通安全、行驶规范,通过目前的数据显示,骑手的交通违规率也正在呈下降趋势。2022年11月,广州交警与平台警企共管的“灯塔计划”正式启动,涵盖了多项保障骑手行驶合规安全的举措,这也是平台与交警合作的全国性骑手交通安全保障专项计划。通过与交警对接骑手数据来识别违章,采取教育警告、安全培训等措施,降低骑手交通违章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州交警已在多个公交站点设了非机动车减速让行标线,提醒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骑行人要注意减速,避让行人。也有将公交车停靠点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的设计,使用隔离桩实现物理隔离,防止非机动车开进公交停靠点。在这样的设计下,乘客上下车位置充足,也不会到非机动车道上排队等候。

“目前的交通困境主要是由于有限的道路资源与不断扩张的车辆的矛盾。”一位交通部门的专家认为,应该避免电动车的泛滥,贯彻公交与行人优先的道路原则,在公交站台缩减非机动车道宽度,普及使用隔离桩,实现公交车与非机动车道的物理隔离。

南方+记者 项仙君

编辑 朱丹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