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同育人新样态,罗湖承办深圳市第三届家庭教育巡礼活动

南方+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5月27日,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罗湖区教育局承办的“深圳市第三届家庭教育巡礼暨罗湖区第二届校家社共育节”在布心中学举行,活动的主题聚焦“齐聚共研  构建协同育人新样态”。

8

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杨平,罗湖区委常委、副区长冯健,深圳市妇联副主席彭迎九等出席活动,近900人齐赴这场校家社协同育人经验交流盛会。

活动在罗湖区家庭成长剧《爱的平衡》中拉开序幕。会上,冯健代表罗湖区委区政府发表致辞,相关部门、学校、家长等代表从不同维度集中展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经验和智慧。

其中,罗湖区十年磨一剑,构建“校家社政”协同共育模式,推动罗湖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获全国双减优秀案例;福田区长期打造“春晖”家长学校品牌,获评“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先进区、示范区;光明区荣获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8

罗湖区翠北实验小学、百仕达小学家长代表、大望社区代表分享了校家社协同育人案例,展现了罗湖家庭教育工作新样貌。

在观摩校家社协同共育新样态后,彭迎九分享了妇联在协同育人的有效做法;杨平介绍了市局的品牌项目和工作举措。

8

自2019年起,深圳市教育局每月举办一期“家庭教育大讲坛”,截至目前,共计举办50期,平均每期观看达200万人次,累计观看量超1亿人次。活动多次列入深圳市重大民生实事,被评为“感动深圳之十佳创意项目”,获评广东省校家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

8

深圳还建立了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编撰家庭教育手册,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开发家庭教育课程,3个课程体系16个专题共收录课程1200余节,覆盖中小幼全学段。深圳教育官方公众号开辟“家长慧”专栏,共推送60余期,总阅读量达200万人次。

8

近3年,深圳市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升全员培训超180万人次,全面提升全市一线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配足家庭教育管理人员,配齐家庭教育专干,配强家庭教育教研员,努力打造高素质家庭教育专业队伍。经市教育局评选和推荐,全市19个案例获评省级校家社协同育人优秀典型案例,全省排名第一。

8

为营造社会共育环境,深圳市教育局积极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协同育人。市妇联联合市教育局连续两年组织“领航计划”家庭教育培训班;与市委网信办、市民政局、市关工委、市科协等相关部门密切联动,全方位育人。

深圳市第三届家庭教育巡礼活动的顺利启动,呈现了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态,未来,深圳各区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切实有效的协同育人新路径;精心打造一系列体现深圳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工作品牌,为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8

延伸阅读:

罗湖:十年磨一剑,构建“校家社政”四轮驱动协同育人模式

罗湖区委区政府历来把家庭教育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新质教育生态的重要一环,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校家社政”四轮驱动的协同育人模式,获得教育部认可,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8

首先,罗湖区通过深化顶层设计,持续做好统筹和规划。2015年,罗湖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区级中小学家委联合会;2021年,罗湖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2022年成立罗湖区李巍家庭教育督导创新工作室;2023年聘请国家、省、市知名教授、专家成立罗湖区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今年,罗湖教育围绕“14104”工作思路,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纳入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签约首都师范大学和人民德育,力争创建国家级校家社协同育人示范区。

在加强专业引领方面,罗湖区充分发挥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大专业指引力度,研发家庭教育贯通课程,原创《0--18岁好父母必备手册》和《1-9年级家长会指引手册》,为教师和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方法和指导;开发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课程和资源600多个,访问量超25万人次。同时发挥家庭教育督导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建立家庭教育督导评价体系,“一校一策”进行评估,精准“把脉”“问诊”家庭教育问题,学校家庭教育的工作步入精细化和专业化新阶段。发挥区家委联合会的作用,加强家委会引领辐射作用,近两年常态化开设家庭教育大讲堂45期,家庭教育沙龙53期。

聚焦学校主导,罗湖区以赋能增效提升学校家庭教育质量。其中包括全面落实家长学校建设,出台家长学校指导意见,对家长学校挂牌、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开展形式及集团统筹做了明确规定,近两年共评选出20个校家社协同共育示范校(园),12个校家社协同共育示范项目,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家访工作,出台教师家访工作指导意见,落实全员家访和“五类学生”上门家访两个100%任务,深入家庭,共商育人策略;加强学校家庭教育讲师梯队建设,提升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育一支由200多名校(园)长、班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20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聚焦家庭主责,罗湖区以观念转变增强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以问题为导向,为家长提全学段家长课程资源,既有通识教育,也有主题课程,既有的亲子沟通技巧,还有“遛娃指南”,引导家长学习成长;以需求为出发点,既提供线下讲座和工作坊,开设父母夜校,也提供线上课程,创造时时处处可学习的环境;以自驱成长为目标,培养“种子家长”,带动和辐射更多家庭,现有家长讲师200余名,翠北微光家长讲师团、红桂家长互助会已从班级走向深圳乃至全国做经验分享。“卷孩子不如卷自己”成为罗湖家长新风尚。

聚焦社会参与,罗湖区以携手共进扩大协同育人“朋友圈”。注重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倡导八方联动,开放办学。其中包括以“1+N”基地建设推动协同育人走深走实,以翠湖文体公园研学实践基地为中心,以区域自然科普、环境保护、爱国主义等10个类别100多个教育公共资源为外延,丰富共育资源,强化城市协同育人功能;以部门联动推动协同育人有声有色,与深圳市少儿图书馆签订合作协议,深化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建设,与区水务局共建两个自然教育基地,与区城管局联合培养“蒲公英教师”“小小自然导赏员”,与区妇联共同开展“懿家慧读”系列活动,区科创局把院士请进课堂,东湖、南湖、东晓等街道推出了“民生微实事”家庭教育项目,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利家利校利社会。

近两年,罗湖区还构建了家庭教育荣誉体系,面向社会表彰一批优秀家庭、先进单位和突出个人,鼓励更多热心人士参与到罗湖校家社共育的合力中来。

【撰文】叶淑萍

【通讯员】邹国梁

编辑 栾艺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