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大号地铁”,驶出一条怎样的新路?

南方评论
+订阅

文丨陆 夷

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这两条城际铁路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实现贯通,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一条呈东西走向、全长258公里的交通大动脉。当日这条“湾区大号地铁”即发送旅客超6.7万人次,足见人气之旺、活力之足。

5月26日,广佛南环正式开通运营,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城际张槎站首发第一班车。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5月26日,广佛南环正式开通运营,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城际张槎站首发第一班车。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这是“轨道上的大湾区”进一步加密成型的生动缩影。作为大湾区最长的城际铁路,“湾区大号地铁”自东向西连接起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将肇庆、惠州纳入广州“一小时通勤圈”范围内,意味着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内联外通的进一步完善,对于五城之间的人员流动、经济往来以及文化融合具有深远影响,也必将为整个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注入新动能。

不同于传统城际铁路,该线路使用地铁化运营模式。今年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曾透露,随着我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不断发展,对轨道交通“四网融合”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需要地铁和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城际铁路能够被称为“地铁”,其互联互通性、易接入性、经济性更加凸显。对于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而言,相关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规划引领。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其中就包括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加快城际铁路建设。2020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加大城际铁路建设力度,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为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强化了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

标准打通。由于地铁和铁路在车辆制式、供电方式、信号制式和运输组织等方面标准各不相同,造成以往轨道交通融合发展中存在衔接不畅、换乘时间长等卡点堵点问题,制约着资源要素顺畅流动。从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的公交化运营模式,到采用“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湾区大号地铁”助力旅客搭乘城际铁路与地铁一样便捷高效,实现“无缝衔接”,可大幅降低时间和成本。这不仅是大湾区推进多城跨区域融合和多网跨制式融合的实践探索,也具有样本意义。

加强协同。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的底层逻辑是打破壁垒,强化协调。从2010年广佛地铁开始运营,成为中国大陆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的地铁线路;到此次“湾区大号地铁”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由省调整至都市圈实施,正是体制机制上的突破性改革,各地各部门的协同联动,助力都市圈不断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道路通,百业兴。要素在“轨道上的湾区”加速流动,信心在协同发展中不断增强。当前,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已经开始全线铺轨,汕头海湾隧道掘进加速推进……随着越来越多“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图景照进现实,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也将按下“加速键”,“北上”“南下”的双向奔赴又将续写很多新的故事。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