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串
拎得起、捎得远的
“广东风味”吗?
那么,这款粤博珍宝
广宁玉雕鸡系列文创新品
将为你提供新选择
摆件
香薰蜡烛
挂件盲盒
冰箱贴
▲广东省博物馆珍藏品“广宁玉雕鸡”系列文创新品
文冠利喙,爪尖翼丰
极尽飞禽形致
皮孔泛晶,通体澄透
辉映巧玉灵蕴
生灵的活态
未因构件材质的变化
而有所减损
反倒在玉光宝气中
大绽异彩
▲广东省博物馆藏珍品“广宁玉雕鸡”
用玉雕镂“白切鸡”
是顺时应俗的新鲜
但以生肖入玉
却早已寻常可见
在广宁
玉雕技艺传承发展
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广宁玉雕”工艺
由原始简单的琢磨
演变至精雕细刻
已形成了相当成熟的
玉雕技艺体系
广宁玉雕之珍
先在其玉材之稀
广宁玉,又称广绿玉、广东绿
产自肇庆市广宁县
“中国五大名石”之一是一种蚀变绢云母岩质玉石由花岗质岩石在构造作用下遭受浅层热水溶液蚀变和强烈的水化作用形成
石质“质地细腻、晶莹剔透”
以鲜艳的翠绿色著称
是“中国五大名石”中的佼佼者
广宁是目前国内
发现广绿玉矿源的
唯一产地
国家质检总局认定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的
广绿玉产地保护范围是
广宁县木格镇、洲仔镇
共2个乡镇所管辖的行政区域
广宁玉雕之珍
还在其工艺之精
广宁玉雕造型多样玉质光芒圆融柔和其作品具有
明显地域特色的
原生态审美取向
蕴含传统吉祥文化的
美学意蕴
工艺大师们根据
玉石原材料的颜色纹理等特质
从生活中撷取题材,俏色巧用
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
最常见的如动植物入画
龙飞凤舞、瑞兽灵禽
家豢天养、嘉木良卉
▲《王者》叶杏全
广宁匠人们
千磨万琢,运思幻化
将生活体悟和时代趣味
融入到玉雕创作过程中
通过玉这种珍罕的天然材质
创造出种类繁多、意趣盎然的
动植物题材玉器
为玉石材料注入了
温暖灵动的生命活力
▲《今非昔比》叶杏全
▲《高瞻远瞩》董健章
▲《回首•珍惜》董健章
▲《寻梦》董健章
▲《对话》董剑勇
山水画屏,流云入景
也是广宁玉雕的常用题材
雕日月云天,琢山石草木
錾房舍亭台,刻人物斜径
皮色浓淡,厚薄不一
皮色沁入,亦深亦浅
玉的油糯、温润、凝脂
赋予了日月光泽
缀生了水天灵韵
刻绘了山石奇崛
广宁匠人们
将山水文化与玉器雕刻相结合
创造出文化寓意深厚的
山水风景类玉雕作品
▲《晨曦》董健章
《大山老井》
借深山老屋门前
蜿蜒曲折的石阶小路
通向山下的一口老井
传达出浓厚的家乡情怀
与饮水思源的深刻情感
▲《大山老井》董健章
《月光下的凤尾竹》
选用一块黑白绿三种颜色
层次分明的广绿玉
结合石材的色彩结构
设计了凤尾竹林
傣家楼阁等细节景致
构造出竹楼吟曲
月下相会的动人场景
呈现了少年男女间
纯洁美好的情愫
▲《月光下的凤尾竹》董健章
当代的一些广宁玉雕匠人
还结合新时期精神风尚
融入时下潮流文化元素
创作出一批具有
新精神文化特质的
玉器作品
▲《春之使者》黄学鸿
▲《温暖》黄学鸿
▲《珠光宝气》黄学鸿
传承数百年
“广宁玉雕”工艺日臻完善
很多作品获得
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
中国工艺百花奖
广东省玉魂奖等
国家级、省级殊荣
成为收藏界中一朵瑰丽的
“南国工艺奇葩”
▲《蜕变》董健章作品 2019年获广东省玉雕作品玉魂奖银奖
▲《呦呦鹿鸣》董健章作品 获广东省玉雕作品玉魂奖金奖
▲《那年榕树下》董健章作品 获广东省玉雕作品玉魂奖金奖、中国玉石雕作品天工奖银奖
刀石碰撞,乾坤徐展
合掌相观,山河隽永
在流光溢彩的
广宁玉雕世界里
我们“玉”见生机
“玉”见乡愁
更“玉”见
精妙神微的
地方文化风候
编辑:冯婉滢
一审:梁 靖
二审:苏荣昌
三审:骆翠云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凭实力圈粉!广宁这些“宝贝”精彩亮相第二十届文博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