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时评|平台、政策再升级,翠亨新区提速融入湾区创新圈

南方+ 记者

文|雷海泉

回顾近一周,中山翠亨新区有两个事件值得关注。

——5月23日,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挂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大湾区国创中心”)分中心(筹),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第5个分中心。

——5月25日,翠亨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坊在中山翠亨新区“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启动,同日,《中山翠亨新区深化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

上述两个事件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创新。培育建设“国字号”创新平台大湾区国创中心分中心,出台扶持政策,面向港澳大力引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翠亨新区对外释放清晰信号: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造立体化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快融入大湾区“创新圈”。

深中通道。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环顾“黄金内湾”,创新平台林立。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到中国散裂中子源,再到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佛山季华实验室,一批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纷纷落地,形成集群之势。翠亨新区地处大湾区科创产业带上,是中山科创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被中山赋予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使命。融入湾区“创新圈”,需先提升自身科创能级,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是应有之义,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分中心正当其时。

大湾区国创中心是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此前,大湾区国创中心已依托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了4家分中心。加入大湾区国创中心的“大家庭”,翠亨新区将获得更多科创资源支持。以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培育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分中心为入口,翠亨新区有望享受国家创新政策红利,接入大湾区以及全国创新网络,参与到更高能级和更大范围的创新合作分工中。

创新发展,关键在人才。作为中山的创新高地,翠亨新区在人才工作上一直走在前列。中山支持翠亨新区在马鞍岛建设中山国际人才岛,并给予了系列专属支持政策。而这些年来,翠亨新区先后出台“翠亨人才16条”“海外人才引进奖励办法”等政策,布局了全省首个地级市国际人才港,引进了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端人才平台。截至目前,翠亨新区已引进2名院士、140多名博士及正高人才、46个领军人才团队,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翠亨新区马鞍岛。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迈进大湾区时代,翠亨新区引才的范围不断拓展。此次翠亨新区计划出台《中山翠亨新区深化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拟通过支持企业招募实习生、发放聘用奖励、创业资助、提供创业基金、见习留用补贴等举措,吸引更多港澳人才到新区创新创业。

目前,中山正谋划在翠亨新区打造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构建“香港科创+中山制造”“香港青年+中山创业”“香港人才+中山生活”的合作新模式。在政策和平台的推动下,翠亨新区与港澳的创新联动将进一步加深,翠亨新区融入湾区“创新圈”也将更有底气。

编辑 王浩宇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