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茂名的工业,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南方油城”。近年来,茂名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澎湃发展。
近日,由茂名市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百千万工程’茂名行——2024年网络媒体(大V)茂名采风活动”,走进“华南钛谷”项目和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平台,感受高新产业发展新变化和畅想茂名新城建设方向。
“五链共建”新质产业链
采风团走进“华南钛谷”项目,展示厅右侧土地平整,建设即将开工。“我们第一阶段占地1421亩,约122.57亿元的投资正在推进,设计、施工单位已经入场。”粤桥新材副总经理王祥丁说。
“这个钛合金的钢板好轻”“工艺品好看又耐菌”“没想到新材料用途这么广”……采风团众人纷纷发出感叹。
采风团成员单手提起钛合金自行车。
钛锆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材料,在航海、航空、航天、建筑、石油化工、核能等行业均有广泛应用,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发展新材料。
2023年5月,茂名高新区打造一个千亿级的钛锆新材料产业园,培育壮大钛锆新材料产业,通过“华南钛谷”项目广东粤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带动钛锆新材料下游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延链补链,逐步形成一个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临港钛锆新材料全产业链基地。
“华南钛谷”壮链,茂名还依托“茂名石化”升链、“零碳产业园”建链、“欣旺达电白基地”延链、“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拓链。“五链共建”形成丰富的产业链企业集群,推动为茂名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内生动能。
采风团打卡“华南钛谷”项目。
5月21日,茂名滨海新区东华能源T1000万吨级碳纤维项目开工建设,茂名依托零碳产业园建链“再下一城”。项目形成系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应用基地,将形成百亿级乃至千亿级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茂名版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也是茂名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缩影。2024年,茂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制造业“四大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完善“3336”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百千万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机遇”,用好对口帮扶资源,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区域协同促产业提质
“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现有工业企业13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向采风团介绍。
2023年,茂名市将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整体划入茂名市承接佛山市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茂名主平台成为省重点支持建设主平台。借着产业转移这股强劲的东风,高州产业发展正处在风口上。
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向采风团介绍产业平台发展情况。
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是佛山、茂名两地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佛茂联动发展的主战场。茂名市更着眼于更高层次的区域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佛茂产业园建设,实现与大湾区产业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产城融合发展。通过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驱动等核心区以及多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茂名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据统计,2023年,茂名主平台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974.38亿元,为全省4个产值超千亿的主平台。4个投资超百亿项目相继落户茂名主平台,主平台承接转移项目45个,总投资约246亿元。
5月7日,佛山南海(茂名电白)产业转移合作园正式挂牌,推动茂名电白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投身“百千万工程”,加速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
茂名与佛山将加强协同发展,启动新一轮招商攻势,抢抓机遇,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提高产业转移效率,推动粤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组团式发展茂名新城力量
“茂名新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次的‘百千万工程’茂名行没有选择这里,下次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地方。”茂名市委网信办网络传播管理科科长刘培森说。
“一个以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茂东片区为核心区,北组团南拓、中南组团北融双向奔赴的城市新形态——‘茂名新城’崭露头角、跃然纸上!”采风团前往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平台看不同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组团,茂名还绘就了一张更大的组团式发展蓝图。
1月12日,茂名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会报告在总结过去一年城市组团融合发展态势时,作出一个重要判断:已经搭建起茂名新城主骨架,带来了新气度。
这是“茂名新城”一词首次出现在茂名市委全会的报告上,不只是产业延链补链、协调发展,更是发展演变的阶段性成果,是组团式城市进化的新起点,是谋茂名长远发展的决策。
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示意图。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建设茂名新城有产业支持,有道路通达,有配套设施,筑巢引凤,才有人才汇聚,才有城市的品质和规模。
茂名新城总体谋划建设项目88项,启动18个先导性、功能性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谋划多条大道提质改造,新建高铁公园、医院、中学、文化设施综合体等。还重点推进市属企业总部及金融机构总部等重点项目落地。
按照“第一圈层先行,分步逐年推进,组团联动协同,城乡一体融合”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茂名新城更加宜居宜业,交通阡陌纵横,功能紧密协同,要素自由流动,城市能级跃升,更加精明紧凑。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中学效果图。
以茂名新城发展辐射“两轴—两个圈层”空间,未来,随着产业导入和“第二圈层”的发展,水东湾新城和博贺湾新城建设也将加快推进。
在高铁片区,广湛高铁茂名南站正在建设。广湛高铁通车后,从茂名到广州的出行时间仅需70分钟,人们将对“1小时生活圈”习以为常。在共青河片区,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中学项目计划8月投入使用,9月正式开学,高质量教育在新城开花。
2026年第十七届广东省运动会在茂名举办。茂名新城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建设正酣,房地产销售持续升温,茂名新城发展势头正盛。
茂名新城奥体中心效果图。
采风团有成员畅想,在“华南钛谷”项目工作,驱车在改造化大道往返,生活在茂名新城,相约2026年省运会,孩子在省实茂名学校读书……
【撰文】颜志雄 通讯员 刘培森 江芷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