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拥抱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如何破局突围?

南方+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联通产学研各个领域,设置主题演讲、专题对谈等环节,来自高等院校、智库机构、出版企业、数字技术企业的知名专家与学者,围绕“荟萃出版英才,共建出版强国”主题展开探讨。

各方嘉宾建言献策,频频碰撞出思维火花,一条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培养建设新路径逐渐显现。

技术革新浪潮,出版行业“老树发新芽”

论坛上,多位专家关注到,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对出版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科大讯飞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认为,进入数字出版智能时代,内容创意与创作呈现出了“从1到N”的爆发式变革,分发传播策划、日常工作效能也在实现跨越式进阶。

聂小林以长篇历史小说《薛涛》为例进行了介绍。近期,76岁的四川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周啸天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用AI还原盛唐四川场景,引起广泛热议。

当前,以ChatGPT、Sora应用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驱动数字内容创新的新引擎。在分发传播领域,大模型的出现,不仅显著提升生产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如今,大模型已经能够基于内容平台和用户需求,在不改变原文核心内容信息量的基础上,适配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不同平台的风格与规则,进行自动改写。

技术浪潮滚滚袭来,出版行业又应如何守正创新?

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

作为企业代表,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认为,技术革新引领出版形态不断发展,但无论出版的载体和方式如何改变,“文化”仍然是出版最根本的属性和功能。以影视领域为例,腾讯推出的《人世间》《繁花》等作品,将家国情怀、时代脉搏深度融入大众文化,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

“出版强国以文载道,文化强国以文载舟。”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表示,出版肩负着传继历史、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传授知识、传扬科技、传递信息的“六传”使命。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但发展的规律依旧可循。”杜贤认为,在中国各行各业拥抱新技术、加快高质量发展之时,出版行业同样要不断创新出版业态,从而推动内容与技术、内容与载体实现完美结合。

多元融合发展,出版业态“蝶变转身”

在数字时代,低成本、快节奏的移动阅读、听书成为人们阅读的新选择,这也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突破与创新的机遇。时代变革当下,传统出版如何拥抱数字实现融合共赢,成为现场不少专家关注的重点。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指出,数字技术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传统出版的市场空间,“笔与纸”的传播正在向“数与屏”发展,倒逼出版企业创新求变。

在他看来,出版行业已走向多元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电子书、移动出版等数字阅读消费业态已大大超过实体书规模,各类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网络文学、数字阅读正在改变内容来源方式,出版的传统边界、传统分工已逐渐被打破。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教授付海钲亲眼见证了融合出版如何逐渐成为出版行业的潮流。“我上学时,编辑出版的主流还是纸张印刷,后来有声读物、电子音像出版物慢慢兴起,再到今天融媒体交互出版物成为市场风向标,从新闻传播到数字出版的转型,不单单是‘融合+出版’学科的拓展,更是出版人思维方式的转变。”付海钲说。

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

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还提出了数字时代下出版行业的新方向,他认为,出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工智能时代,以“数据+AI”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正在崛起。积极参与人工智能产业分工,专注于为AI大模型出版数据或将成为出版业的未来重点业务方向。

培育模式进阶,出版人才“群雁齐飞”

现场,多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到,建设一支数字出版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是扩大优质数字内容供给、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提醒,出版编辑人员要有强烈的互联网思维,并体现在出版各主要环节。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表示,新技术在提高数字出版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改变着从业人员既有的思维习惯和培养模式,给出版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建议从培养目标、培养体系、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好整体谋划,加强产学研协同,跨越传统边界,共同培养出优秀出版专业人才。

“出版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付海钲提到,该学院也在积极寻求广泛合作,包括国际出版界、高校及研究机构等,推进了一系列数字出版项目与技术研发,还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建出版智库、学院以及出版学科专业虚拟教研室等平台,打破学界与业界的壁垒,推出了多所高校协同参与的教育出版新模式。

周青介绍了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在实施“扁平化”改革,减少管理层级,提升运行效率着力培养中青年优秀编辑、业务骨干等方面的经验,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聂小林建议,建立“产教产”三方共建协同培养模式,深化数字出版产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打造“产学研用”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实现对复合型、创新型出版人才的培养。

【文字】南方+记者 曾子航 杨溢子 郜小平

【摄影】南方+记者 鲁力 王玮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