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齐观丨植物园

南方评论
+订阅

文丨田东江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园是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不啻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主力军。2022年7月,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成立。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华南植物园跻身“国家队”实至名归。

追溯历史的话,汉朝上林苑、宋朝艮岳都有国家植物园的影子,当然植物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并且性质大别,今天植物园是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而从前只是帝王享乐的场所,与穷奢极欲庶几近之。那些“植物园”虽已荡然无存,但典籍中仍可窥见当年的形态。

上林苑的植物配置,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满是华丽的表达,“卢橘夏熟,黄甘(柑)橙楱;枇杷橪柿,亭(海棠果)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郁李),答沓离支(荔枝)。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又,“沙棠(沙果)栎槠,华枫枰栌;留落(石榴)胥邪(椰子),仁频(槟榔)并闾,欃檀木兰,豫章女贞(冬青)”,果木、树木,撮其要者。刘歆《西京杂记》则比较写实,“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摽奇丽者”,总共有二千余种。他就自己的记忆,列出了若干,“梨十”“枣七”“李十五”云云,即便同一果木,也有不同品种。如枣七,即弱枝枣、玉门枣、棠枣、青华枣、梬枣、赤心枣、西王枣。其他如“白银树十株、黄银树十株、槐六百四十株……蜀漆树十株、栝十株、枞七株、楠四株、楔四株、枫四株”等,这不活脱脱的就是植物园吗?

艮岳的植物体系也相当完整,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无一不备。《汴京遗迹志》引僧祖秀《阳华宫记》云:积土而成的飞来峰上,“髙于雉堞,翻若长鲸,腰径百尺,植梅万本,曰梅岭。接其余冈,种丹杏鸭脚,曰杏岫。又增土叠石,间留隙穴,以栽黄杨,曰黄杨巘。筑修冈以植丁香,积石其间,从而设险,曰丁香嶂。又得頳石,任其自然,增而成山,以椒兰杂植于其下,曰椒崖。接众山之末,增土为大陂,徙东南侧栢,枝干柔密,揉之不断,枝叶纽结为幢,盖鸾鹤蛟龙之状,动以万数,曰龙栢坡。循寿山而西,移竹成林,复开小径至百数步,竹有同本而异干者,不可纪极,皆四方珍贡。又杂以对青竹,十居八九,曰斑竹麓……又于洲上植芳木,以海棠冠之,曰海棠川。寿山之西,别治园囿,曰药寮”。记得华南国家植物园中也分为孑遗植物区、苏铁区、木兰园等,与之一般无二。

《宋史纪事本末》“花石纲之役”条对艮岳有所补充,“大率灵壁、太湖、慈溪、武康诸石”之外,还有“二浙奇竹、异花、海错,福建荔枝、橄榄、龙眼,南海椰实,登、莱文石,湖、湘文竹,四川佳果木,皆越海渡江,毁桥梁,凿城郭而至,植之皆生”。同时也道出了花石汇集过程中的惨状。“凡士庶之家,一石一木稍堪玩者,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指为御前之物,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撤屋抉墙以出。人不幸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惟恐芟夷之不速。民预是役者,中家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并且,“植之皆生”也是在睁眼说瞎话。《清波杂志》“禁苑花竹”条云,“以谐谑被遇”的焦德,一日从幸禁苑,徽宗“指花竹草木以询其名”,他一概答以芭蕉,因为“禁苑花竹,皆取于四方,在涂之远,巴至上林,则已焦矣”。

植物与人的衣食住行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诗》中可窥一斑。有人统计,《诗》三百,有153篇出现植物,占50.2%,超过了一半。其中,既有食用(野菜、蔬菜、农作物、水果)植物(如《周南·关雎》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生长在水塘中,先民以之为蔬菜;《邶风·谷风》之“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为芜菁,菲即萝卜),也有衣用(纤维、染料)植物(如《陈风·东门之池》之“东门之池,可以沤纻”,纻即苎麻;《小雅·采绿》之“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绿、蓝都是染制衣服的草本植物)、器用(建筑、舟车用材)植物(如《鄘风·柏舟》之“泛彼柏舟,在彼中河”,表明柏木是当时造船的材料)、观赏植物,还有象征性植物(如《郑风·溱洧》之“士与女,方秉蕳兮”,蕳,配在身上可辟邪气)……

如果说,《诗》中多数篇章还是以植物来“赋、比、兴”,清朝乾隆间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就是名副其实的纸上“植物园”了。该书共收植物1714种,涵盖全国大部省份,所收植物分为12个类型,即谷类、蔬类、山草、隰草、石草、蔓草、毒草、群芳、果类、木类。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都叙述颇详,并附有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是我国19世纪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植物学专著。而就岭南植物而言,晋稽含《南方草木状》不可忽略。

植物学中蕴含的无穷奥秘,自古及今对人类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编辑 张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