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的魅力与可能 | 文博会观察①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钟颐

这是文化的盛宴,也是创新的舞台。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门迎客,再次走到世界的聚光灯下。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8大展馆,全国超6000家展商争相来赶文化大集,拿出了各自压箱底的“看家本领”,文化产业头部企业的参与度再创新高,可谓“年年办展首创、次次上新出彩”。

展会天然具备“碰撞体质”,文化自带“跨界基因”。更逢高朋满座、“顶流”云集,这样的“文化+”,注定出手不凡。

“文化+创意”,创造无限。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了“文创中国”专题展区,300余件文创产品汇聚一堂,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当千年文明融入现代生活,文化之美嵌入生活之用,人们便得以沐文脉之风、拾艺海之贝,焕发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此外,在国际文化贸易展中,捷克水晶、日本陶瓷等文创产品悉数亮相,在百家争鸣、互通有无之间,尽显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正如有人说,创意的本质,是“旧元素的新组合”。应当看到,“文化+创意”的叠加效应,其实也体现在“文化+非遗”“文化+时尚”等新模式、新业态、新面孔上,且不囿于某一展馆:当深圳原创舞剧《咏春》邂逅具有1700年历史的香云纱,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令人击节;今年首设游戏电竞展区,全球首发中国第一款神话高清游戏,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向高而攀,也着实让人热血沸腾。

“文化+科技”,双向奔赴。二者如何擦出火花,向来是文博会的重头戏。内容创作上,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可能突破原有的叙事框架,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横空出世的Sora就是一个典型;逛展感受上,借助全息投影、AR、VR等硬核科技,沉浸式、多维度的交互体验越来越成为“标配”;产业赋能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

就本届文博会而言,“AI风”无疑是一大亮点。从花样“复活”古代诗人李白,到相框里的梵高动起来,再到“博古通今”的数智化身讲解员……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有了更多的具象表达。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展区还特别设置了“大模型产业应用厅”,集中展示8个特色大模型。满满的科技能见度,正是广东文化产业加“数”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广东既是文化大省,又是数字经济大省,文化产业拾级而上的同时,也为大模型提供了高质量的语料“喂养”、广阔的应用场景,打通“任督二脉”,抢抓新的赛道,可谓优势明显、大有可为。

“文化+旅游”,走向纵深。一个是灵魂,一个是载体,两者本就相互渗透、彼此生发。一部《我的阿勒泰》带火大美新疆,一碗天水麻辣烫盛出“厚道甘肃”,在“旅游者定义旅游业”的时代,“走马观花”正在迈向“深度参与”。做好文旅文章,呼唤更多的“工笔画”、更高的“颗粒度”。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这里专门设置了“文旅产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展区,可见各地深耕自身资源、创新消费场景的积极探索。广东有着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文旅“家底”丰富多样,找准更多契合点、联结点,文旅深融春山可望。

事实上,文博会本身就是一个示范。不仅参展商“有赚头”,市民更“有看头”“有乐头”“有玩头”。有人这样形容:“不用东奔西走,一日尽览中国。”“太好逛了”“被这届文博会硬控住了”等话题,也在社交网络引发共鸣。就在文博会开幕当天,有“中华战舞”之称的潮汕英歌舞高燃亮相,还有一侧的“机器人英歌队”翩翩起舞。不时上演的“梦幻同框”,像极了“文化+”的样子:陈丽君李云霄合体演绎《梁祝》,贡献了文博会的精彩一瞬;跨越2400年的“钟琴和鸣”上演,被网友们浪漫地称为“一见钟琴”。

00:09

陈丽君李云霄《梁祝》惊艳文博会!网友:音乐一响,DNA动了

以展带商,以文兴业。透过“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这一平台,古今交融、新旧激荡、中外对话之间,照见着文化传承的弦歌不辍,谱写着文化产业的崭新篇章,传递着文化强国建设的铿锵回响。

编辑 朱琦 刘婷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