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醉龙舞: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南方+ 记者 苑世敏 叶志文 2024-05-24 06:31

2024年5月15日,值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自黄氏大宗祠起步,长洲醉龙队、长洲北堡醉龙队两支队伍从分两个方向开始游行。同一天,“鱼行醉龙节”祭祀祈福仪式在澳门举行。

今年农历四月初八,长洲社区举行醉龙巡游表演现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是中山长洲海外乡亲共同的乡愁,这是同属于粤澳的民俗盛事。在中山和澳门,醉龙舞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两地的醉龙舞,都源自中山长洲。

“澳门鱼行醉龙节与长洲醉龙舞同宗同源。”醉龙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金渐介绍。

史料记载,醉龙是古代香山民间特有的一种舞蹈,它起源于宋,盛于明清。澳门原属香山县,随着清代以来的移民潮,不少中山人到澳门做鱼类买卖,为续思乡之情,便将舞醉龙的习俗带到澳门。如今,澳门鲜鱼行总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如期举行“鱼行醉龙节”,与中山长洲醉龙舞跨越时空共舞。

不仅有时空的交错,更有两地文化的交流。黄金渐说,中山长洲与澳门的醉龙舞交流已经持续多年,经常联袂演出。走进黄金渐的凉茶铺,还可看到一组镀金的龙头、龙尾,这是由澳门中山西区联谊会于2015年赠予中山长洲醉龙队的礼物。

香港中山侨商会顾问、长洲北堡醉龙队副会长、中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长洲扒仙艇传承人黄仲钧,是长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动者。1979年,黄仲钧离开长洲前往香港、澳门谋生,2016年回到家乡,投身在长洲北堡醉龙醒狮武术训练基地建设。今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上,78岁的黄仲钧老人再次出现在醉龙舞巡游队伍,将“步醉心不醉”的舞姿演绎得淋漓尽致。

同黄仲钧一样关注家乡文化发展的华侨华人、港澳人士不在少数。长洲籍澳门人士黄德九,也经常到长洲北堡醉龙醒狮武术训练基地授课,传授醉龙醒狮文化。他们不仅提供捐赠,更言传身教,延续文脉。

时至今日,如何走出中山、走向国际,仍旧是醉龙舞传承人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黄金渐带领长洲醉龙队先后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中山文化旅游推介澳门站活动等大型展演活动,一步步打响了中山醉龙舞的知名度。

今年9月,以黄金渐为首的长洲醉龙队还将走出国门,受邀到海外表演。走向国际舞台,醉龙舞将链接起更为广泛的侨心、侨力。

【足迹】

长洲社区华侨和港澳同胞约2千人,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秘鲁、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相关阅读:

《南方+视频|醉龙出长洲,非遗联乡谊》

《长洲社区:醉龙系侨心  烟雨续新图|中山侨村行③》

《张应龙:打好“非遗”牌,塑造金名片》

【采写】南方+记者 苑世敏 通讯员 董菁菁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